关于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管理思考

时间:2022-06-02 11:20:13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管理思考

摘 要:学前教育教师的发展是幼儿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关系到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60-01

我国农村人口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教育发展中,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人的因素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学前教育能否发展,学校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师资力量的发展更为重要。

一、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不足,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低

从总体上看,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前教育师资分布不均衡。由于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差的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相对缺乏。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流失。由于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是临时聘任,大部分村级幼师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投入,他们收入低且不稳定,这样严重影响着幼儿教师从教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乡村幼儿教师过低的经济收入,没有保障的身份地位以及单调与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抑制了学历和专业合格的年轻幼儿教师向农村流动,虽然每年都在招聘,但是调到交通、经济条件好的区域很多。这也导致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整体专业素质偏低,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学历参差不齐。多数为高中以下学历,根本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二是师资整体素质偏低。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幼儿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使是学历合格的教师中也有相当比例的属于二次进修或培训获得的学历,其教育教学业务知识和能力还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政府管理乏力,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使农民群众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农村学前教育具有教育和福利双重属性,其重要地位决定了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政府的职责。但是当前不少地方的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性、福利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政府管理乏力,没有办法按照国家相应的政策要求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也没有把学前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致使关系学前教育的各项工作无法落实,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政策上缺少了必要的政府支持。另一方面,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在数量上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比其他层次的师资少,在管理方面尚未引起各地的充分重视,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备的管理体系,因而管理松散无序,师资管理缺乏针对性,培养培训制度、合理流动制度等尚未完备,致使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补充和调整的随意度较大;激励和制约机制未形成,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评估体系尚未建立,从而导致教师的积极性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执行不到位,幼儿教师待遇偏低

我国有关法法律和政策明确规定,幼儿教师享有应有的地位和合法权益。可是当前幼儿教师待遇普遍较低,尤其是学前教育意识淡薄的农村地区,相应的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幼儿教师待遇不够好。相比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又处于更低的位置。绝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在最低工资标准之下,仅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多一点。由于私立幼儿园存在,工资发放极不稳定,个别园还存在缓发、扣发的现象,就更加谈不上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了。较低的工资待遇不仅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也降低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魅力,这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严重不符。

四、幼儿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和整体专业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个体专业成长和整体专业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满足,影响了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师资队伍不稳定,一方面无法招聘到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另一方面也使大多数教师没有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缺乏接受继续教育和自我完善的动力。二是专业化程度不够,即正规的幼师生不多。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幼儿教师大多数由小学教师转化而来,或中师所学为其他专业,并且未接受后续的幼师专业课程培训。三是“教育教学教研”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存在偏差、教学组织方法陈旧、教研活动开展不充分等。幼儿园青年教师是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力军,是幼儿园保持活力、创新学习的希望。他们的精神面貌、综合业务素质、能力结构状况等直接关系到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发展水平,是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幼儿园的青年教师是推动幼儿园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幼儿园青年教师综合素的培养,以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于促进幼儿早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农村学前教育更加的重视。

上一篇:如何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下一篇: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是门综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