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欧配额取消:利好?利空?

时间:2022-06-02 05:31:28

曾经有人说,配额就是最大的腐败和不公平。按照自由贸易原则来说,配额就是限制自由贸易。

不管如何,配额伴随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自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被动配额全部取消,全球纺织品贸易文现一体化。在欢呼雀跃和“自由出口”了几个月后,刚刚进入无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又开始新配额时代;由于出口量的激增,欧美纷纷举起特保大棒要求重新设定配额限制。几经挣扎利谈判,最终还是中方妥协,欧盟和美国重新获得了配额限制权利。

2005年6月,中国与欧盟签订备忘录,从2005年6月开始到2007年年底,实施《中欧纺织品贸易协定》,规定欧盟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套头衫、裤子、女式衬衫、床单、女连衣裙、胸衣、桌布、亚麻纱等十类纺织品按照每年8%~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中美纺织品协议》也于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协议规定,从生效之日起到2008年年底,美国对中国对其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个类别产品实施数量管理,包括11个类别服装产品和10个类别纺织产品,2006年出口增长率为10%~15%,2007年增长率为12.5%~16%,2008年增长率在15%~17%,2006年基数基本上是2005在有关产品美国从中国实际进口量,2007年和2008年基数均为上一年度全年协议量。

目前,欧盟委员会决定,2008年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不再设配额限制。从2005年6月开始的《中欧纺织品贸易协定》也将于今年底到期,届时欧盟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将会放开,包括T恤衫在内的10种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将被取消。此前根据预期,依据特别纺织品保护条款第一条,此类配额能延长一年。然而,欧盟委员会拒绝了欧洲纺织品和服装工业关于配额延长一年的要求。

终于彻底取了。无疑这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尤其是对于一些以前得不到配额又买不起配额的中小企业来说。那么他们会欢欣鼓舞吗?存记者的采访了解中,情形恰恰相反,很多企业对这一事件表现出的平淡和担心远远出乎记者的预料。这是为了什么呢?

他们在担心什么?

“再像当年那样,说不定比配额更厉害的招还在后面,而且人家为了出口比谁价格低,根本不会有什么利润”。广州新塘盈基服装公司的老板陈久红说,她的厂子主要生产出口欧盟的牛仔裤,去年以来牛仔裤坯布价格的大涨、购买配额、出口退税下调让她头痛不已,企业在损边缘挣扎,她说之所以要苦苦撑下来,一是因为老客户还不错,已经有多年的合作关系,二是期待好的政策和贸易环境的到来。但是,如今对于欧盟取消配额的消息,她并没有表现出喜悦,反而担心更多一些。

江苏天阔印染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印染布,同时也生产庆上用品,对欧洲出口桌布和床单等。该公司一位技术人员表示,6月份实施的REACH法规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出口,他说“规定的标准很高很难达到,而且即使技术上能过关、检测、培训等成本算上云,要赚钱很难”。他认为,仅仅取消配额而在其他方面出台严格措施,出口企业照样“得不到好处”。

山东一家棉纺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心情很不好,他的企业本来配额就够用不用买,甚至还能卖,所以取消配额对他来说“不是好消息”。但是令他不开心的不是配额的取不取消,而是客户因为印度企业能提供更低的价格而在印度下单了。“我们企业连个会说英语的也没有,这也成了他们挑剔的理由!以前也没提这个,反正现在生意难做”,满口山东普通话的老板气恼的说。

而对于专门生产T恤衫的企业小老板郑先生来说,他的工厂原来没有出口过,欧盟取消配额对他来说仍然“没有影响”,他在广交会的时候和一些欧洲的客人接触过,他说他报的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对方仍然要求降价,考虑再三,当得知还要购买配额出口时,他还是决定了不接单。“就是不用买配额我也觉得没钱赚,人工啊、布料啊,买什么用什么都在涨价,还是让有实力的厂家去出口吧。”,他说。

可见,由于国内生产环境的变化和认识的提高,对于欧盟取消配额限制,企业已经不再盲目乐观。对于出口剧增、技术贸易贸易壁垒、他国取代等担忧使中国生产企业难以轻松。事实也证明,他们这些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有的甚至已经成为现实。出于对配额取消后可能出现的新状况的担心,在很多企业眼里,“利好”正在成为“利空”。并且他们相信如果出现不好的新状况,那将比现状更难对付。

不能再走老路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当年配额取消后几个月欧美单方面恢复配额管制,导致大量中国货压在进口国港口,出口商欲哭无泪的情形还让许多人唏嘘不已。和当年欣喜若狂的状态相比,如今的企业对于“利好”消息已经不再盲目乐观了。

事实上,所谓的“利好”也并不能让人高枕无忧。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欧盟对中国纺织品配额制可能将被“监控制”取代,即便2008年放弃配额限制,欧盟也不会向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完全敞开大门。为确保平稳过渡,欧盟正寻求与中国联合监控对欧纺织品出口,但相关谈判才刚刚起步。曼德尔森表示,如果不能买现中欧双重监控,欧盟也会单方面密切监控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能进口变化。欧盟主张双重监控意在对中欧纺织品进出口数据实行复核,同时希望中万能够及早主动采取预防措施。纽曼说,如果监控数据表明,中国对欧纺织品出口再次出现激增的局面,欧盟仍会动用特殊保障措施。那将重归2005年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解决前的情形。

听这口气,这配额取消得一点也不会轻松。但是配额取消,出口剧增,进而形成低价竞争,这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更不是什么好事。

东华大学纺织经济研究所所长顾庆良认为,我国纺织品企业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不要一味以“跑量”为主。他建议企业应该努力提高广品质量、改善服务,同时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免“重蹈覆辙”――出现2005年量增价减的混乱局面,从而“授人以柄”,导致其他贸易保护措施的出现。

“政府部门也应在欧美设限地区纺织品出口等方面做好引导工作,以避免再有2005年那种出口无序的现蒙发生。”而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

“现在人工那么贵,如果价格低我们不会再寻求出口。但是国外的消费水平应该比国内高,所以我们生产更好、更贵的产品老外肯定也欢迎”,绍兴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板说。

其实,事物的好坏原本就是可以转换的。比如说配额,确实阻碍的自由贸易,配额的买卖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是配额同时又在客观上起着提升产品的作用。以浙江绍兴市为例,由于配额的倒逼,迫使绍兴纺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2007年1~6月绍兴市对欧盟设限纺织品出口达4284万美元,同比增长67.4%,出口企业223家,比2004年增加63家。企业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越便宜越好出口,而是产品越好、越独特越好出口。

同样,欧盟取消配额的“利好”还是“利空”,也是可以转换的。如果一取消就无序出口,必将招致更难招架的手段,成为利空。如果能够有序出口,又注重产品档次的提升,这就成为实实在在的利好。

通过几年的磨砺,企业已经不是简单的将取消配额看作天大的利好,而是有了冷静思考,表现出对低质低价、靠跑量挣薄利的出口模式的抛弃,认识到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性,这种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利好。

上一篇:思考:在阵痛中转型 下一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