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研究

时间:2022-06-02 04:30:44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研究

【摘要】樟子松为欧洲赤松的地理变种,自然分布于我国内蒙西部及黑龙江大兴安岭300-900米海拔地区沙地有樟子松林,分布呈岛状,也有分布在小兴安岭。该树种适应性强,喜欢阳光,抗旱能力强,耐寒性高,幼苗不耐荫。根系深厚,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沼泽地,不适宜积水地生。喜酸性土壤。在“三北”地区均有分布樟子松人工林,特别在沙区长势非常好。本主主要从圃地选择、做床到播种、田间管理、防寒等技术环节进行阐述樟子松育苗技术。

【关键词】种植培育技术;樟子松;研究

1 圃地选择与做床

圃地应选择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地势平整、易于排泄,而且通风良好,豆科作物做前茬最好,风沙大的地区周围应该建有防风林。

2.播种前的准备

2.1种子催芽:培育樟子松移植苗一般下种量在14-16kg亩,要在播种前5天开始曲种子处理。第一,清洗准备好的种子,再用高锰酸钾溶液0.5%消毒2小时。清洗好后,30-48小时浸泡种子。浸好后,在席子(细筛)上均匀摊放种子,在室内催芽,厚度10cm,对种子湿度注意保持。发芽势力高的种子一般在48小时后开始裂嘴,播种的时候在有1/3种子裂嘴。

2.2其他准备工作:(1)3捆/20m2(捆茎30-40cm)遮阴稻草.(2)25%除草醚4-5g/m2.(3)草绳42m/20m2,(4)覆种细沙0。1m/20m2.(5)6-8个/20m2木钩,用于在床面上勾住草绳。(6)4个/20m2木桩,用于固定草绳,一般粗4cm,长30cm。

3播种

一般在5月初播种。首先,按床的数量将种子分成等份,在床面上将分好的种子均匀播种,播后镇压,然后覆沙(厚度0.5cm),注意沙子均匀一致,从而能整齐出苗。而后喷洒25%除草醚乳液,为20倍液浓度,药液15kg可喷洒180m2苗床。在床上将稻草(保湿、防风)均匀地覆盖,在床上钉上木桩,将草绳系在木桩上拢稻草。最后,用木钩勾住草绳插在床面上,播种结束。(用喷灌、喷壶均可)浇两次水,大约7-10天即可出齐苗。

4.田间管理

4.1病害防治 :常见的樟子松育苗病害主要是一年生苗立枯病,主要在6-8月份发病期。防病原则是防重于治。在撤草第二天开始,45%敌克松可湿粉剂第七天喷洒一次,连续3次,为15kg/360m2施药量,30倍液浓度。以后,浓度为60倍液,每7-10天喷洒一次甲基拖布津粉剂,药量同上,到了9月初,对病害发生便已得到有效控制。

4.2施肥:6月中旬左右,已长出一级侧根的小苗,需要施肥吕种为硫酸铵(可降低基质ph)值),为2500g/108m2施肥量,具体为:用喷雾器喷施硫酸铵溶于水(1:6)的溶液,喷后立即浇透水洗苗,7-10天一次视天气情况,停止追肥到8月上旬,全年4-5次。记住:(1)追肥前保持床面干燥,一天不能浇水。(2)追肥后立即把水浇透,不然造成“烧苗”。(3)8月份以后停止追肥,不然小苗木质化程度低,造成小苗徒长,无法越冬。

5 越冬防寒

北方地区由于早春容易造成生理干旱,防寒工作必须进行。时间在大地封冻前10月末到11月初。首先越冬水要灌透,将苗木用土盖上,在10cm左右厚度,拍实四边即可,不能将苗木在外。

6.精细栽植

6.1整地规范:因为车辆辗压和人流践踏的原因,栽植区域土壤一般通透性较差,缺少营养物质个腐殖质土层。所以,栽植前的整地工作必须做好。

6.2保护苗木:必须认真细心进行适时栽植在苗木搬运、集散、入穴等环节,避免土球松散,并应防止中心干顶受损伤和捆绑侧枝折裂。同时,使用多项措施,对苗木体内水分减少损失。最后,适时定植的原则还应坚持。如果在非适宜季节栽植,则应切实保护苗木、加大土球直径、栽后浇水次数增加。

6.3认真栽植:在栽植过程中加强管理,对苗木直立稳定应保证,做好树盘,填实土壤,足量及时浇水,大规格苗木还应立支柱。然后,再浇两次水。如果秋季植苗,则应封冻水浇了以后,堆成30厘米高的土堆在苗木干基,对保护根系、防风、保墒非常有利。最后,尽量使用同规格苗木,补植工作及时做好。

7.养护管理

对树体防止人、畜、机械、车辆的损伤,及时支撑扶正车辆撞斜的苗木;喷水除尘;及时扶正大雪后雪压枝条,采用其他有效措施或振落积雪防止雪害;及时扶正大风大雨后歪斜的苗木,适量对苗干基部培土,及时修剪风折枝条

以上是种植培育樟子松的具体技术,实际在操作时,因为其他条件和气候、土壤的差异,会有所不同培育方法,这需要具体对待具体情况。总之,种植培育樟子松是个较细致的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油松、赤松、班克松、黑松也适用此方法。

参考文献

[1]姬君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规划.东北林大学报[J]..2008.(28).

[2]殷传杰.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J].中国林业.2009.9.

[3]黄桂平,李素若.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工作思路[J].北京林大学报.2009,45(6).

[4]阮彩霞.试论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J].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1年10.

[5] 刘显忠.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08期

作者简介:王桂海,男,(1974-),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苇子沟经营所营林试验技师,研究方向:营林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苇子沟经营所)

上一篇:略谈土木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下一篇:杨树的栽植技术要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