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职场规则的人

时间:2022-06-02 04:03:10

打破职场规则的人

这一代人,仅仅在迈入职场的门槛时会“乖乖”地遵守游戏规则。一旦进入,他们立刻换上最自我的生存内容,并试图修改老规矩。

对他们来说,玩转职场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做一个―

年年都是媒体笔下的“史上最难就业年”,今年面临就业难局的,是包括陈楠在内的765万人高校应届毕业生大军。

她念的是材料制造专业,用人单位会对女生有一定歧视,但因为她所读的是“985+211”的重庆大学,在面试了十几个单位后,终于在今年4月落实了工作。接过《家人》杂志外景主持人的话筒,这个清秀的女生露出由衷的微笑,“我很开心,专业和这份工作是对口的。”

但他们的梦想和未来,却不一定能和工作无缝连接。

四年前,第一批用着火星文、身上贴满标签的“非主流”新人昂首阔步进入社会,成为70后与80后们“不按套路出牌”的新同事。四年里,他们不只刷新了资深职场人的三观,更用其不容置喙的生活标准一点点颠覆着职场的规则。

这是一场新与旧的较量,从薪酬到工作时间最后到价值观念、思维习惯。

“当我们在评论这群新人的进入到底改变了什么时,我们已经在感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人力资源顾问桑琴说。

我最在乎的不是钱

陈楠的理想薪酬是税后5 000元。在《家人》杂志的调查中,这个数字是今年大学毕业生们的理想工资。

但从前年开始,理想工资基本就停留在了理想线上。2016年,半数本科毕业生将3 000元列为薪酬起步价,而希望落入现实后,这一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只有2 443元/月。

形势越是艰难,新人们就越会务实。这个观点在腾讯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得到体现:参与调查的本科生中,68%把“钱景”与“前景”并列,认为“好的发展平台一定有与之配套的报酬”。

然而当记者走进6月的一场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后,发现钱景和前景并不是新人们最看重的东西。重庆邮电大学应届毕业生鲁鲁学的是目前的大热专业之电子信息工程,因为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也多,竞争压力并不小,直到6月中旬他仍没定下签约公司。

鲁鲁并不着急,因为在钱景和前景面前,还有他们更在乎的东西:自由。他5月才回到学校,“之前出去玩了大半年,现在玩够了就来找找工作。”

自由是只要不违法、不损害他人利益,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怎么舒适就怎么来。譬如在鲁鲁的班级里,一位男生同时收到了一家国企和一家外企的录取通知,但他放弃了薪酬福利更可观的后者,选择了更容易“混”的国企。

“谁不在乎钱呢,可在外企拿高薪就意味着付出十倍于薪酬的辛苦,我不想过劳死。”同学的话得到鲁鲁的赞同。

网上有一句流行语最能概括他们的心态:别跟我谈理想,我上班是为了挣钱,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鲁鲁在这场招聘会里依然无功而返,他其实看中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最后因为诚实表达出“不太愿加班”的想法,被对方婉拒。

为什么不先顺着对方,签约了再说呢?记者“提醒”他。这个还带着一分稚气的男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如果是这样,最多待两个月我就会走,何必浪费大家的时间。”

你的梦想不是我的梦想

“不要和我谈理想”这句话,在90后新人中得到高度认可,也让职场老鸟们开始头痛。

按照过去的面试经验,不谈理想直接谈薪酬,是大多数中小型公司都做不到也不想做的事。而80后与90后对理想的不同理解,是两代人最大的区别之一。

生于1986年的王鑫在一家影视公司做后期工作,此次他以兼职HR身份参加了这场招聘会。在面试了几个男生后,他听到围观者中有人嗤笑:“一个小公司,谈什么电影梦。”

王鑫很尴尬,做影视工作很苦,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上,没有梦想的确很难坚持下去。当年他被招聘进来时,老板就是这样告诉他的。但如今再如法炮制,发现后辈们不太吃这一套。

对80后而言,梦想是别人把自己的愿望具象化的蓝图;对即将迈入社会的新鲜人来说,梦想早已在他们脑中影像化,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否选择一家公司,关键看对方能否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契合。他们并不打算为了别人的梦想而做好奉献的准备。

按照马斯洛需求论,梦想是实现了生理、安全、归属、尊重之后的最高层次需求。这一代社会新鲜人的父母,多是被称为“红利一代”的60后,他们的子女普遍生而便拥有比前辈们更好的成长经历和物质条件,以及父母较开放的教育观念。对孩子,他们舍得在各方面投入,包括支持孩子的各种梦想。于是对这一代新鲜人而言,不差钱,差的是人生经验,既然可以相对不计成本地去进行梦想试错,自然就可以追求“要钱更要闲”的生活。

在王鑫隔壁的是一家英语教育培训机构,招聘负责人主动与记者闲聊起这两年的招聘感受。“来一周甚至待一天就走了的,大有人在。”她脸上满是不赞同,“甚至招呼都不打一声,第二天就消失了,打电话也不接。”而礼貌一点的,会在微信或者QQ上留言说“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所以不来了”,她反问:“几天时间,甚至连自己的工作内容都不熟悉,怎么就知道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呢?”

“这些‘小朋友’有点贪图享乐,不想多干活又想要不低的薪水,哪有那么好的事?”因为有招生和策划活动一类的KPI考核,公司的新人流失率非常大。如今经济不太景气的大背景下,她带着几分气性地笃定:“如果有这样的工作,谁不想去,凭什么就轮到你?”

如果梦想还没确定……

对工作的敬畏心,在年代的更迭中一点点褪去。60后毕业生,分配在哪里就扎根在哪里;70后80后会谨慎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像选择结婚对象;1996年生的魏远,则相信上届学长的一句话:“工作只会越跳越好。”

一份调查显示,90后在一份工作上待的平均时间是18.5个月,而工作第一年就跳槽两三次的社会新人也占到调查人数的23.4%。除了觉得一份工作干一辈子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年轻人的轻易离职还有一个更光明正大的理由:我都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下一份工作不是自己真正的梦想?

魏远毕业于一所传媒学院,毕业后先在北京的一家营销公司做策划,后来去了4A广告公司做文案,又去影视公司当过临时编剧。后来在一次聚会上,一名二线明星在席上表达了想招一名新助理的意愿,“当时我就像微信扫二维码一样,脑海中迅速对这个职位进行了几分钟的扫描,就决定应聘上岗。”

与跳槽的激情相匹配的,是新人们层出不穷的辞职信创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情怀版,还有“天太冷起不了床”“公司食堂饭不好”“前台长得不好看”“空调不能调到24℃”等各种让HR们哭笑不得的理由。

按照北京大学精神卫生汪冰博士的说法,这四年里,一届届新人们抱着被全世界点赞的心态进入职场,尽管每个人都说“我要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但大多数新人并不明了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何在,“70后身上还保留着追求‘我们’一致性的特征,80后开始考虑‘我’,90后从进入职场开始,就把‘自我’放在第一位,不管他们是心如明镜、目标明确还是混混沌沌、经历了无数次摔倒爬起的过程。”汪冰总结。

但梦想一旦确定,他们的选择也非常直接,甚至会因为想要的东西与世俗的成功定义相左而干脆拒绝“成功”。

霍莹学的是装饰设计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家装公司,专业对口,待遇优厚,升职机会就在眼前。但工作几个月后,她发现内心更喜欢绘画和书法,辞去月薪6 000元的工作,去了一家大型民营教育机构担任讲师,月薪4 000元。父母的反对并没有让霍莹停下“追梦”的脚步。两个月后她发现这也不是理想中的工作,再次辞职,入职了现在的私人画室。弹性工作制,还拥有极大的创作自由,尽管月薪只有3 000元,她也决定“至少几年内都不走了”。这让父母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但在她的同龄人看来,是非常令人羡慕的机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顾怡分析道:对自我的高度肯定,让90后一代人表现出非常叛逆的性格特点,如果对一件事情不如意,他们很快就会做出另外一种选择。也正是因为这种自我,他们的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对待工作他们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态。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出生的这代人,一出生就赶上了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追求个性的他们更想要不断尝试新的东西,来慢慢达到比较稳定的自我认知状态。

谁说我不在乎我的权益

也许对于选择工作的态度,这四年里,新人们的思想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但他们对于自我权益却是有着“坚如磐石”的维护意识。

职场最典型的“加班文化”,其实每一代人的内心都是拒绝的。但是70、80后大都默守“勤加班,保升职”的职场潜规则,“我们当年哪有八小时的工作制,领导叫留下来干活,底下的员工都是说一不二”,可到了这一代新人身上,却义正词严地集体抗拒:让我加班?Excuse me?

在《家人》记者的校园采访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毕业生表示:“偶尔加班我可以配合,但如果合同里明确写明每天八小时工作,那我就每天贡献出八小时给公司,我已经尽到义务。八小时之内团队无法完成工作,那说明公司的人事体制有问题,如果合同里写明‘无固定工时’,那平时加班我愿意接受,周末的时间还是我自己的。”

除了对加班的明确规定,按时发放工资、有五险一金,都在他们认为的公司标准配置里。应届生小周从年前就开始找工作,到目前为止没有与任何一家单位签约,与她的“苛刻要求”有关。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她深谙职工维权之道:“我要求不加班、不轮班,必须有‘五险一金’。”这些都是基本保障,求职者不应放弃自己的权利。

除了这些硬福利,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上的软福利也更受新人们的看重:弹性工作时间、额外带薪年假、配备固定班车等,对企业的印象都会大幅加分。

对于这种现象,山东财经大学就业指导处处长苏洪志认为,这是社会的共同进步。“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能够提供哪些待遇,都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这是一种诚信的回归。”

自己当老板最简单

父母和老师在这一代人找工作的问题上,能够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

麦可思数据显示,被调查的这一届毕业生中,80%把“个人知识和能力”看做找到一份理想工作最关键要素,只有43%的毕业生会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家庭背景和人脉”。他们一方面会尊重父母的意见――64%的毕业生会考虑来自父母和亲戚的就业建议;但另一方面,最后如父母所愿的人,只占不到一半的比例。

“我也想过创业,我们学校在大学期间就创业的学生其实不少。”鲁鲁告诉记者。随性的工作态度和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并不是90后群体独有的特点,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当老板”的宏图伟志。只是当90后发现现实中的工作岗位与理想中的工作状态相去甚远时,他们比起前几代人更渴望靠自己的能力去打破不合情理的规则。

中国科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官方调查数据,在中国高校,74.3%的在校大学生身边有朋友或同学已经开始创业行动,67.1%的认为所在学校已有创业氛围。

这与国内有意营造出的“你就是下一个马云”的创业气氛是分不开的:政府下达一系列关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文件,创业前景一片大好;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亦是如此,我们每天都能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媒体平台上看到Apple、Google、阿里巴巴、Facebook、腾讯、百度、小米、 Uber、滴滴快车的各种新闻资讯,不是推出新产品、收购,就是融资、上市,给我们的错觉就是互联网创业前途光明,整个经济环境欣欣向荣。

这样的错觉让大部分有创业热情却没有做好周全准备的年轻人趋之如鹜。而大部分90后创业者的钱大多来源于父母支持,《2015年90后创业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创业基金依靠父母资助的占比高达58.1%,父母成为年轻创业者背后最大的股东。

“我们说不过孩子,而且感觉创业是一件好事,说明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考虑,有奋斗的意愿。”在合肥市中科大附近的一处互联网创业孵化园里,一对父母正陪着即将毕业的儿子看“未来的办公环境”。父母是上海人,对“互联网+”的概念有所耳闻,但儿子具体要做什么,他们并不清楚,可这并不妨碍父母慷慨解囊。“说心里话,我们宁可他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踏实一些,可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不一样了。”

这一代人是听着成功学长大的。90后的创业偶像已经不是马云、刘东强,而是自己。马佳佳的,陈安妮过1%的生活,余佳文的一亿红包……关于成功的例子我们听了太多,这让无数创业者认为从潘磕嫦成高富帅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

25岁的孙宇晨是90后创业者中的风云人物,既光芒万丈,又饱受争议。他所领导的移动社交应用“陪我”曾是中国语音移动社交的领导者,被称为“90后移动社交第三极”。他这样分析这一代人对创业的执着:“对80后来说,控制、垄断和中心化是安全感的来源,比如说要进大国企、央企,要当一个每天什么都不做却拿很高薪水的寄生虫,这给他带来很强安全感。但对90后来说,竞争、自由和个性化才是安全感的来源。我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取报酬,依靠自己的能力建立的一套价值观,才给他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没有人相信自己会成为那失败的99%。麦可思研究院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有半数以上者会在3年后退出创业。即使在浙江等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仅有5%。

熊超是失败者之一。2013年,他便和同伴成功研发了一款打车软件,却因为资金上的短缺让推广计划受阻。之后因为身体透支,导致第一次创业失败。几个月后,他开始新的项目,结果因为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被合伙人踢出了管理团队。

善于打破规则是90后的长处,但不顾一些规则,甚至毫无节制的张狂和破坏并不是真正的创业。李开复建议每一个想要创业的90后学做一个农民:“在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的萌芽阶段,先富起来的很可能是农民,有点夸张,不过至少农民种庄稼,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办企业要非常务实,少些浮躁。甚至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想想以前在企业做marketing的时候,方案虽然漂亮,但是否真的有效?至少我没有做过销售,去一线品尝一下建立关系的艰难,就不能形成对客户真实的体验,再漂亮的方案恐怕也经不起推敲。

被修改的职场规则

不想上班就去创业,创业失败就回去上班或者啃一会儿老,新人们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并不恐慌。他们多数只会在刚进入职场时遵循一下老规矩,更多时候,在企业管理者看来这一代新人都是规矩的破坏者:挑剔,自我,任性,没有基本的职场礼仪,吃不了苦却索要超出自己付出的回报。

“可我们又需要他们。”一家广告公司的视觉总监向记者诉苦,因为学校专业也在调整,学平面设计的学生越来越少,导致就业市场紧俏。“月薪开到了6 000元,什么手续都给她配备齐全了,不来了。”

相比于他工作的年代里为完成客户需求而拼命加班、轻易不敢请假的情景,基本不会在这一代新人身上出现,“只要请假,我都会批准,不敢不批啊。我觉得工作管理上已经很宽松了。”但这份宽松对90后们而言,不够。

他们要的是近乎颠覆的改变,“得让我感兴趣。”

他们代表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来自天猫数据的统计,今年父亲节,90后的消费占到34%,而这个数字已经连续5年都在上涨。企业对90后们的在乎,也导致了招聘态度的彻底转变。

从第一代走进职场的90后开始,4年时间里,许多企业对这一代人的态度走完了从不解到抗拒再到理解最后是融合的过程,“垮掉的一代”变成了“虽然有些烦,但总体上有个性惹人爱”的群体。

采访中,多家互联网公司高管表示,“今年完成绩效考核的关键就是招到一位90后员工。”新浪微博公关总监表示,面对最近流行的诸如EXO、TFBOYS、吴亦凡等备受90后热捧的明星,即使是部门年纪最小的出生于1987年的员工,也感觉跟不上节奏,“我们必须拥有90后员工,才能更明白90后的用户在想些什么。”

在8月底召开的2014互联网大会上,360董事长周鸿t表达了自己对于90后等新鲜力量的恐惧。“一帮50多岁的CEO领导着40岁的高管,指挥着30岁的员工,给十几岁的孩子做产品,想想也是很可怕的事情,能不恐惧吗?”周鸿t表示,现在互联网的主流人群是90后,他们代表互联网未来的文化、品味与需求,对于这些,上一代的互联网人并不了解。

作为以“忙累”著称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德勤中国人力资源部雇主品牌高级经理高芳向学生讲述了“真实的工作环境”。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很累,员工没有自己的时间”,高芳表示,其实公司也十分关心“work-life balance”(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虽然公司的休假制度历来都有,但之前并未“大张旗鼓”地宣传,然而考虑到现在的“90后”大学生非常重视自我的休闲时间,“我们也积极倡导取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并把它作为公司雇主品牌沟通的一部分进行推广。另外为了鼓励职业发展,公司还额外提供带薪考试假期,同时内部也鼓励弹性工作。”这样的介绍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兴趣。

而媒体的改变是走在前面的。南方日报集团、上海广电集团等,已经习惯用活泼幽默的网络语言加漫画形式,在微信、微博、豆瓣、App软件上招聘实习生。这种有个性又具亲和力的方式很快延展到了线下。

在鲁鲁参与的那场招聘会现场,一家做汽配电商平台的企业,打出“营销、电商来此一游,成为高富帅、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的旗号,引人驻足。

“以前是我们等着他们找我们,我们是需求方;现在,双方关系颠倒过来了。”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中最大的改变者就是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他们变成公司里思想最活跃的人。”

从学校跳入职场,新鲜人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他们需要尽快适应身份的转换、心态的调整以及充电的难题。而作为职场老手来说,贴标签、带有色眼镜等行为也应随之而弱化。每一代人成长的时候,都会有舆论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90后是这样,80后、70后也同样经历过,但实际上哪一代也没垮掉。正如南方翻译学院的唐时顺老师所说:“职场和新鲜人之间都应该相互包容。”

最难就业年?这些数据说,其实没有那么难

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与2014届的92.1%和2013届的91.4%基本持平。其中,本科院校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2%,高职高专为91.2%。 由此推论,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基本在90%左右。

国企和外企不再受新人欢迎?

是的,曾经是金字招牌的国企和外企已不再是毕业生们的首选。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为2015届的59%。而在国有企业、外企就业的比例分别从2013届的22%、11%下降到2015届的18%、9%。新人们要自由,所以不爱规矩森严的老大哥企业了。

不只国企和外企,大企业也不太受欢迎了

2013届到2015届本科毕业生中,在3 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7%下降到25%,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45%上升为50%,中小微企业雇佣了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

创业死得快,但创业潮依旧一浪接一浪

2015届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是3.0%,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为3.9%,高于本科毕业生的2.1%。这意味着至少有20.4万名毕业生选择了创业。而毕业三年内先就业再创业的约占4.7%,至于创业三年后还存活的不到1%。

上一篇:坏老公,好婆婆 下一篇:Angelababy七夕“发狗粮”:结婚以后我会更加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