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甜品店,越“夜”越赚钱

时间:2022-06-02 02:08:11

定位:甜品店,越“夜”越赚钱

在广州有家不足40平方米的甜品店,因为满足“夜食族”这个消费群体的需求,创造出年纯收入60多万元的业绩。

生意概述:为“夜食族”定食谱

店主蓝先生说,他把在夜间有饮食需求、特别是偏好甜品的消费人群叫做“夜食族”。具体包括四类:一、夜班族,以经常上夜班或加班的职场人群及打工族为主,占全部顾客的约50%;二、夜读族,如研究生、大学生以及其他有在夜间学习习惯的人群,约占总数的25%;三、夜玩族,即有在夜间娱乐习惯的人群,占总数的约15%;四、其他有夜间饮食需求的散客,约占总数的10%。根据多年餐饮从业经验,蓝先生总结出这四个人群在消费上的特点是,首先,在晚间工作、学习的人群数量基数较大,他曾粗略统计,他店面所在的约仅五万人的区域(含社区、写字楼)内,就有近约5%,即2000多人有晚间进食的需求;其次,2000人之中,在夜间有进食甜品习惯的又占约40%;第三,晚间10点到凌晨2点之间这个时段内,相关产品的供应即使在甜品比较普遍的广东也极为稀少,称得上供不应求。

为满足上述人群的饮食需求,蓝先生专门推出相关产品。具体分为三个大类,约30个品种。其特色为:

一、甜品突出多。

甜品约占全部产品的50%,价格区间为10.9—19.9元。又细分为:1.豆腐花系列(包括水果豆腐花,红豆沙豆腐花,绿豆沙豆腐花),占这部分总数的35%;2.凉粉系列(包括龟苓膏水果捞,红豆沙凉粉,绿豆沙凉粉),约占30%;3.茶点系列(包括水果蛋挞,马蹄糕,香芋西米,番薯),约占20%;4.鲜果冰系列(包括芒果冰、木瓜冰、蜜瓜冰、西瓜冰),约占15%。之所以设置这么多品种,是因为该部分产品需求量大、口味多样,产品丰富可满足多种需求。

二、饮品追求简。

饮品约占全部产品的35%,价格区间:9.9—15.9元。也可细分为:1.汤品(包括水果甜汤,蔬菜鲜汤,香肉汤,海鲜汤),约占50%; 2.粥类(包括水果粥,蔬菜粥,香肉粥,海鲜粥)40% 3.糖水,约占该产品总数的10%。相比甜品,饮品可谓很简单。因为有三:第一,“夜食族”注重晚间饮食以进补为主,喜欢清淡、简单的饮品——也包括点餐环节的“简单”,“太繁复会招人烦”;第二,对蓝先生而言,可批量制作,省事省时省工。

三、其他主攻中高端。

其他产品约占全部产品总数的5%左右,具体包括:1.咖啡(包括甜咖,苦咖,混合咖);2.炖品(包括木瓜炖雪蛤,鲜奶蛋白炖雪蛤),各占该部分产品总数的约50%。价格区间:15.9—17.9元。该部分产品主要是满足那些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比如咖啡,很受有品质追求的人群青睐,而相对于汤品和粥类,炖品显然更能满足进补的需求。蓝先生介绍,这部分产品制作起来并不复杂,但价格及利润整体而言较高。

生意经:“卡准”时间,一订餐、二外卖、三接散

蓝先生的店面是从每天上午10点至次日凌晨2—3点营业,根据经验,又可分为两个时段,一是“白天”时段,即从早10点—晚22点,跟绝大多数甜品店一样,以接待零散顾客为主,因为人流量一般,所以重点工作是准备和制作晚间销售的产品;二是“夜晚”时段,即从每晚22点至次日凌晨2—3点,尽管只有四五个小时,这部分时间的收入却是“白天”时段的约1.5到两倍。原因是除了抓住“夜食族”的基本需求外,蓝先生还有几个特别的手段。

第一,首开甜品店订餐、定桌先例。

针对夜班族集体加班、集体宵夜的“习俗”,蓝先生最早推出晚间10点以后可接受订餐、订桌的业务。凡订餐、订桌的顾客,可享受八五折到九五折的优惠,条件是只可提前半小时预订,且最多只接受15人以内的订餐业务。

“订餐、订桌,在甜品消费的范围内,好处一是消费额大,二是利润高,三是场面红火。目前已经占我在夜间收入的约50%。具体地说,打折优惠是为‘照顾’就餐的顾客。出于各种原因,他们不希望在晚间到餐厅、酒店去高消费,而甜品店的人均消费一般不超过25元,非常适合他们的消费能力。而店里只有不到10张桌子,同时可接待四十几个人,订餐太多,影响桌台的重复使用。”蓝先生说,“最主要的是,甜品店不同于餐厅,顾客就餐消费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一张桌台每晚可利用四到五次,限定提前半小时订餐既能显得店里很有人气,同时也可控制在我的接待能力内。”

第二,外卖带来高人气。

外卖并不是蓝先生的首创,但在夜间做甜品外卖业务,他可称第一人,而这也给他带来“夜晚”时段总收入中约30%的收益。

“外卖业务,主要是照顾不愿外出的夜班族和夜读族,这部分人的消费特点,一是消费品种、数额等相对固定,二是特别容易造成有口碑效应,吸引更多人订餐。比如夜玩族人群就是因为听周围的人说我这里有外卖,才会在泡吧或唱K时玩饿了的时候叫些甜品吃。”

蓝先生透露,为把外卖业务做好,他首先是请了几个熟悉本地环境的外卖工人,根据白天和夜晚两个时段分成两组,各司其“时”。其次是,因为一些网吧、歌厅等不允许客人自带食物,蓝先生偷偷“买通”了其中的网管、服务生,如果他们帮助客人叫甜品,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回扣”。

第三,热闹带来“固定”散客。

散客本来是零散的,不固定的,但在蓝先生的店里,每到夜间,一些客人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光临。据其中一些熟客介绍,他们最早是订餐、订桌或叫外卖的顾客,或者只是因为看到这家店“越到晚上越热闹”,到这里消费过几次后感觉还不错,就慢慢养成了定点消费的习惯。

“越到晚上越热闹”的确成了蓝先生店面的特色,同类店面打算关门休息的时候,却是他生意红火之时。靠着服务“夜食族”,也靠着定时营业、订桌、订餐、外卖加接待散客等手段,他的店面曾创造出一晚上卖出汤品400份、粥类200份、其他饮品150份、总计750份的纪录,达到同类店面全天业务总量的3倍多。

上一篇:购物中心商铺“钱景”凸显,二三线城市机会更多 下一篇:追着展会走,彩绘胶贴店月赚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