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新闻实践调查研究思想探析

时间:2022-06-02 06:16:47

穆青新闻实践调查研究思想探析

中国一代名记者,在新华社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在新华社领导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后期十年多担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在其5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一直身体力行调查研究,并对新闻实践中的调查研究深有感悟、极力倡导、颇多论述。他的与新闻实践密切联系的调查研究思想,既丰富,又深刻,是留给新闻工作者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穆青新闻实践调查研究思想进行研究,对当下的新闻实践、对新闻工作者的成长,不无裨益。

在调查研究与新闻实践关系研究上,人们较多的是从方法论角度探讨调查研究对于新闻实践的价值和意义。穆青则进而言之,阐发了调查研究对于新闻实践者主体的价值和意义,并从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态度来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的新闻实践调查研究思想可以梳理为以下三个重要观点。

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形式与目的的不同,所从事的调查研究会表现出不同的功能。调查研究总的功能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调查研究是认识调查对象的根本方法。从认识的角度看,人们只能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反复地调查研究,才能逐渐接近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二方面,调查研究是建立正确理论的中介、关键。比如通过调查研究,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第三方面,调查研究是制定和检验认识、理论及决策、决定的有效方法。正确的决策、决定都不是拍拍脑瓜子就想得出来的,都源于调查研究,而且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调查研究不断进行修订与完善。

穆青对调查研究之于新闻实践及新闻工作者的功能的认识更为深入。他认为,新闻工作者可以说是调查研究的专业人员,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新闻工作的根本要求。他的这一认识,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中央的要求,自觉的责任

一次,中央领导批给新华社德州地区又种棉花又种粮食的经验材料,中央领导要求《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用一两年的时间,拿出充分可靠的典型材料进行教育。穆青就中央领导的这一批示,对新闻调查作了一番阐述。他说,我们记者是搞什么的?记者就是要拿出事实来,以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人家去了解,让那些思想不通的人,思想能够通;思想通的,给他鼓干劲,支持他放心去干。我们作贡献,既不能生产小麦,又不能生产棉花,我们就作这个贡献。他批评有些人,明明对现实问题有许多不同看法,但拿不出实打实的材料,却偏偏要“务虚”。

他对新华社工作的总结评价也是着重在这方面职责履行情况考量的。在一次讲话中,他说,这几年,我们做得好的是调查报告。这是新华社交出的出色答卷,中央很满意,一再提出表扬。搞好调查报告,有利于中央考虑一些问题,有利于推进实际工作。

进入新时期,穆青提出衡量新华社的改革对与不对的标志之一,就看其是否有利于加强调查研究,开拓新闻报道面,提高新闻质量。即能否为党中央和广大干部提供更准确、更翔实、更丰富的调查材料,能否为国内报刊、广播、电视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以满足国内新闻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实践的体验,成效的确认

穆青是提倡经常深入去搞调查研究的。每逢重大的历史关头,穆青总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他写的人物典型,写一个,活一个,响一个,成为激励几代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深入调查研究,心里总是想着人民。他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四去宁陵、八进辉县、两上红旗渠。穆青来自群众,不忘群众;来自农村,不忘农民。不管职位多高,名气多大,始终是一个朴朴实实、实事求是的人。穆青是河南人,他把河南作为自己的采访基地,经常关注那里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新经验,对那里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满腔的热情、细心的关怀。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仅为读者推出工人的旗帜赵占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植树劳动模范潘从正等一系列光彩夺目的人物典型;而且推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优秀人物群像:从勇敢机智抗击日寇的冀中游击健儿雁翎队,到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的社会主义新农民,无不充满生活气息,动人心魄。他的作品里,有群众的思想、情感,有群众的语言,有泥土味,有地方色彩。这一切,是他始终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坚持人民群众是新闻报道的主角;坚持记者要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血肉相连的结果。

历史的经验,深情的嘱托

1993年,在新华社国内工作会议上,穆青讲了饱含深情的话。其时,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让穆青退出第一线,由郭超人担任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此时此刻,到穆青为止,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已全部从新华社社级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在新华社的历史掀开新的一页的时候,穆青要“说几句心里话”。在这个“心里话”里,穆青把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新华社的宣传报道和各项工作之中,作为他的一个希望提了出来。穆青强调说,这是新华社几代人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根本经验之一。

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工作方法。、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论述。1930年5月,正是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实践中,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一文。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把调查研究同思想路线、思想方法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那以后,“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进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语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1941年3月运动前夕,将自己在中央苏区时期撰写的11篇调查报告收集、整理为《农村调查》一书出版。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

穆青用新闻职业语言,论述了调查研究之于新闻实践的重要。他说:调查研究不仅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功、我们的好传统,而且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是整个新闻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凡是认真调查研究就能够少犯或避免犯错误,报道就比较实在。如果离开了调查研究,背弃了这一好传统,无产阶级新闻就有偏离正确方向的危险。离开了调查研究,新闻就会失去光彩,就会出这样那样的偏差,就没有了生命力。新闻的指导性、思想性、战斗性也会丧失。他反复强调,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生命线,是指保证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穆青用这一比喻,强调了调查研究与新闻实践的关系,调查研究对于新闻实践的重要。细细体味,这里的强调程度,已无以复加。

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成长的必由之路

穆青的这一观点,既是经过深入思考的结果,更是以他几十年的新闻实践经验作为支撑的结论。调查研究之所以是新闻工作者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因为调查研究关系到一个新闻工作者态度、作风和能力等方面的修养和表现。

调查研究关乎新闻工作者的从业、敬业的态度和作风

这里的态度,就是对职业的态度、对工作对象的态度。有年轻人问怎么才能成才,穆青说没有什么秘诀,也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老老实实,好好学习,多到群众里边去,扎下根去,培养感情,拜群众为师,向实际工作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在生活中刻苦锤炼,默默奉献,就可成才。不要不切实际,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光靠书本知识不行,特别是当记者,生活积累越多,经验越丰富越好。所以要抓紧一切时间到第一线,到基层去,到群众中间去,不要安于浮在表面,要吸取更多的实践营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搞调查研究,要有当小学生的态度和精神。首先,要有满腔的热情,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抱着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同群众打成一片,关心和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其次,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如果以无冕之王自居,居高临下,没有放下架子的精神,是一辈子也不会了解实情、真情、内情的。有些新闻记者下去调查采访,盛气凌人,官腔套话满口,自以为是,这不顺眼,那也指责,被采访对象只会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压根儿不愿理睬你。只有眼睛向下,平等待人,才能知道许多闻所未闻的东西。

最后,还必须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抱着寻求真相、真情、真理的强烈愿望,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采访对象的意见,恭恭敬敬地、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地发展变化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因此,调查研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要搜集大量材料与数据,要反复思考与分析,不花气力,不动脑筋是得不到真理的。

调查研究关乎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提高

生活、实践是一本无字的书,而这一本书比那有字的书要丰富得多、有益得多。要下决心去读好这本无字的书,锤炼思想,积累知识,总结经验,这对新闻记者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穆青还现身说法。他说,在自己的记者生涯中,有一段时间很苦闷,有困惑。那是在上海分社,干记者工作已有十几年了,30岁多一点,老觉得业务上没大长进,提高不了,甚至怀疑还能不能干新闻工作,想干脆转业去搞创作。但当时的社长吴冷西不批准,只得继续干下去,终于以顽强的毅力把这一段困惑时期突破了。用的是什么办法?就是学习、调研,跟大家一起研究,一起议论稿子,一起修改稿子,慢慢地,也就上来了。这其中,调查研究起了较大的作用。

调查研究之所以是新闻工作者成长必由之路的深层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既是我们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泉,又是检验我们新闻报道的客观标准。穆青说,新华社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之所以享有很高的声誉,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的记者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正是由于新华社的宣传报道体现了时代精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和呼声,因此,深入群众、深入调研,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搞好宣传报道、加强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不言而喻,调查研究也是新闻工作者成长的必由之路。

毋庸讳言,近几年,在新闻工作者队伍中,深入调查研究的风气有些淡薄,有的人甚至把跑机关、泡会议、抄材料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段。这是相当危险的。当然,领导机关要跑,必要的会议要参加,有些现成材料也可以为报道所用,但是这不能代替记者深入调查研究。穆青语重心长地劝大家,从事实出发,抓那些生动活泼的典型事实。不要一考虑报道,还没有深入采访,先在主题上打圈子。穆青强调说,现在我仍然这样认为,离开了调查研究、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写不出好的报道;离开了调查研究、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培养不出优秀的记者。

参考文献:

1.穆青:《穆青论新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2.徐人仲、李年贵:《穆青新闻作品研讨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3.郑德金、穆晓枫:《难忘穆青》,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4.穆青:《穆青通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编校:施宇

上一篇:高校学报编辑信息化管理探讨 下一篇:桥梁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