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艺术中艺术形态

时间:2022-06-02 05:31:44

浅谈民间艺术中艺术形态

摘要:中国民间艺术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出不同的类型和模式。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记载和阐释着各民族最具特征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以民间艺术中泥泥狗的艺术形态角度研究民间艺术的造型特征、图案纹样。

关键词:民间艺术 文化遗产 艺术形态 泥泥狗

一、 民间艺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在中国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自己形态各一的灿烂文化,人们习惯于把表现各种文化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民间工艺”或“民间艺术”。从字面上看,“民间”二字具有平民百姓、乡土基层和通俗普及的意思。而民间艺术在历史上与宫廷士大夫有着不同的文化性质;在当代艺术中,则于美术创作者的艺术品有着不同的意义。

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提炼精华,它与老百姓的生活,习俗、创造是密不可分的,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创造者用来美化生活、表达精神思想、美化物品的。以简洁、完美的造型功能满足了劳动者精神上和物质上多层次的要求和通俗的形式获得老百姓的欢迎,并将其掌握和发展。民间艺术史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涵着各民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其质朴的审美观念。民间艺术创作用料不一定贵重,有时制作也比较粗简,但它所体现的设计意匠和美的造型,却与老百姓的生活和心灵息息相通,表现出一个民族的创造性。

对于民间艺术的分类,学者们曾从造型艺术、生产工艺和功能用途等不同角度,作为一些比较具体的阐述。其中玩具的造型和装饰充分体现了制作者与欣赏者的审美心态和情感因素,具有深厚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 蟾蜍、晰蜴、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泥泥狗”因其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民俗信仰中的民间艺术

从来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创造了一个虚幻的鬼神世界。人们相信鬼神所给予的慰藉,所以便通过各种祭祀活动想冥冥之中的鬼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虔诚。这种以神鬼为对象的祭祀方式,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奇迹。

当我们看到这些半人半猿、同体,长着九个头的鸟等等怪异、奇特的禽兽造型;面对这些超自然的怪异形体;和那些令人费解的点线符号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混沌初开的旷古时代。那时;人类的意识中还不具备从自然的客体中完全分离开的能力。自身的脆弱与主存的欲望,使他们把保护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些在他们看来具有很大威慑力的禽兽身上;并把它们“神格化”,视为有灵魂的载体,于是产生了对自然界各种动、植物的精灵、魔力的“图腾”崇拜。而这些具有原始宗教文化特征的精灵“图腾”历经数千年,伴随着古老的宗教祭祀、民俗活动而遗存下来,成为史前“图腾文化”的子遗。就是这种造型古拙、荒诞的泥塑玩具,被当地人称作“泥泥狗”。它出现在河南周口淮阳,祭祀人祖伏羲、女娲的庙会中,成为斋公、香客们避灾、求福,争相购买的“神圣之物”。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始阶段,各民族都有开天辟地地神话传说。中国民间的神仙思想与原始信仰、远古神话有着血缘关系。它体现的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反映出先民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恐惧与探索。把自然界中的物体赋予神话,并赋予它们以人格化的“灵性”。上古神话中的神侬、黄帝、炎帝、女娲、伏羲等多半是人与动物神灵的组合体。

三、分析泥泥狗的形成背景和艺术形态

“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出售的泥玩具总称。又称“陵狗”或“灵狗”,是一种黑色泥塑玩具,黑色上再施以红、黄、青、白色,色彩对比强烈,而又不失和谐。中国各地的泥玩具中白底色玩具极普遍,黑底色玩具较少。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飞禽,地下走兽,造型虚幻、神秘。各种奇形异兽、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面对这些古拙、怪诞超现实的形体,我们似乎很难把它和“玩具”直接联系在一起。那么,“泥泥狗”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泥泥狗”以黑为基调,再饰以红、青、黄、白,统称“五色”。红、青色艳丽,白为明色,黄则为中和色(现多用广告色、加品红),在黑色的包容中通体鲜艳夺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五色”则源于中华民族的“五色观”,由来已久。中国色彩学中的“五色观”源于周易的“五行说”。“五行”是指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尚书・洪范》解释为: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伏羲氏“以龙纪宫”,就有春宫青龙氏,夏宫赤龙氏,秋宫白龙氏,冬宫黑龙氏,中宫黄龙氏,乃“五色”之源。《淮南子・天文训》中说的“四方星座”也由五色组成,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中央土地其兽黄“五行”属于物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与周易的“阴阳观”,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对双胞胎,属于朴素主义的思维方式,并不神秘,具有原始的科学性。由“五行”而派生出“五性”“五色”“五味”“五官”“五脏”“五毒”乃至宣扬封建伦理的“三纲五常”以及进入佛门的“五戒”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内涵。其中“五色观”是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沿袭数千年,至今仍在中国的传统绘画、彩塑、木版年画以及各类民间玩具中广泛运用。淮阳泥泥狗的塑造与绘制跟祭祖、娱神、祈子的目的相联系。它的纹饰图样实质上都是一些生殖符号,是由生殖器官抽象变形而来的一些近似于符号样的花纹。这种形式的出现其实是对其内容的一种反映,繁衍生息就是泥泥狗内涵的核心。淮阳泥泥狗绘制这样的符号正是为了体现对生殖崇拜的一种强烈愿望。它的纹饰种类很多,归纳为类绳纹、类篮纹、折纹、三角纹等等。

对于“泥泥狗”还有一些较为普遍的说法,就是“能治病”。据说来自山南海北的香客们把“泥泥狗”带回自己的家乡,除送给儿孙和亲友外,还要把一些泥泥狗扔到井里,说是喝了井里的水,可以“清心明目,医治百病”。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你从“泥泥狗”身上扣下一点点泥土泡茶喝,就可以治水土不服或“思乡病”。无怪乎来淮阳朝祖进香的海外赤子和港、澳、台同胞临行前,都极虔诚地从太昊陵带走一手巾兜黄泥土回去;也是为了治愈思乡之情。

淮阳泥泥狗的每种形式都有它的神话来源,都不是民间艺人为了哗众取宠而故意捏造出来的。淮阳泥泥狗的形式感之所以如此富有魅力,就在于它是形式为内容服务而被艺人创造出来的。它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得十分完美,包含着本来就离奇的神话传说,又充满着强烈的现代色彩。其创造能力可谓是高级的,是当代从事艺术事业的人应该大胆借鉴的。吸取民间艺术的形式构成可以开发个人的创作空间,增强艺术家们的民族观念。不止是淮阳泥玩具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去研究,我国的一切民间艺术品都值得人们从开放创新式的观念中去吸收借鉴的。这不仅能丰富现代人的文化底蕴,还能将其融入自己所创造的新形象中。泥泥狗作为远古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其实质上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的延续和拓展,给人以永恒的生命印象。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罕见的艺术瑰宝,而且真实地记录了史前人类生殖文化的种种轨迹,折射出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血缘关系。同时,也向世人证实了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之间同构互渗的历史事实。

四、总结

劳动者在创造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在功能和审美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地完善民间美术的功能和形式。每当人们的一种要求被满足了,同时又产生了更高级的要求。生活中劳动者通过对物体不断地改变和更新,给历史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形式,同时又产生了更高级的要求。中国民间艺术作为历代劳动人民艺术创作的结晶,永远给人以迷一般的诱惑和不尽的深沉启示。

参考文献:

[1]孙建君 .中国民间美术[M].天津人民出版社

[2]张道一.中国民间工艺[M] .南方日报出版社,1981

[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上一篇:论高薪未必养廉 下一篇:浅谈中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及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