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易成本看余额宝的竞争优势

时间:2022-06-02 04:11:42

从交易成本看余额宝的竞争优势

摘 要:余额宝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深受投资者追捧,仅一年多时间就拥有了上亿用户和近六千亿元资金规模。即便当前受银行和市场双面冲击仍呈现出增长态势,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此来说明余额宝竞争优势所在。

关键词:余额宝;交易成本;货币基金

一、余额宝的发展历程及当前状况

自2013年6月13日推出以来,由于其较高的年化收益率、快捷的申购赎回制度等,余额宝发展速度迅猛。据增利宝货币基金2014年第二季度公开财务报表显示,截止2014年6月30日余额宝用户已突破一亿,资金规模已达5741.6亿元,占整个货币基金规模的(14400亿元)36.34%。

进一步看,自余额宝推出到2014年第一季度,由于遭遇钱荒余额宝协议存款也水涨船高,最高时其七日年化收益率曾突破7%,投资者趋之若鹜。而今年3月以来,工行、农行等通过拒绝与余额宝签署协议存款、限制快捷支付金额与时间等措施卡住余额宝命脉,再加上之前从紧货币政策又开始微宽松,余额宝收益率不断下降,由之前的7%下降到了如今4.17%。即便如此整个第二季度余额宝的用户数还增加了1000多万,资金规模也增加300多亿。

二、余额宝现象的分析

仅一年多时间,余额宝为何能集聚如此高的人气和资本且在遭受银行和市场挤压下依然继续发展的情况上,众多学者观点主要集中在收益率和制度创新方面。而笔者认为上述观点不能充分了解余额宝真实优势。以收益率看余额宝收益率的确要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收益率,但同类似货币基金相比较反而偏低(表1)。至于制度创新是有一点积极影响但大多缺乏依据难有说服力。综合两方面,笔者发现两者在交易成本上有诸多共通之处,且收益率与交易成本相抵所得净收益才符合投资者趋利心理,因此本文从交易成本角度研究余额宝竞争优势。

三、余额宝竞争优势在交易成本上的体现

1.交易成本定义及分类

交易成本是指完成一笔交易后双方愿为此付出的资金和时间。由于交易过程中产生有关成本很难进行明确界定,需将其分类加以识别。考虑到余额宝实际情况本文参照威廉姆森的定义将交易成本划分为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六类。

2.余额宝各主要交易成本竞争优势分析

(1)搜寻成本与信息成本

该成本指的是交易对象信息搜集、取得以及交换所需成本。余额宝建立在淘宝这一巨大电商平台上,与余额宝有关交易信息和数据只需通过淘宝平台就能获得;投资者还可通过平台对余额宝有关问题提问,客服会在短时间内予以答复。

(2)议价成本

该成本为即针对契约、价格和品质等讨价还价的成本。余额宝议价成本主要体现其进准入门槛和到账制度两方面。就准入门槛而言,余额宝最小单位是1元,虽同很多货币基金门槛相同,但相比一般以5万元为基准的银行理财更适合大众投资者。就到账制度而言,传统的货币基金往往是“T+1”制度,即申购份额在两个交易日后方能赎回;即便一些货币基金推出“T+0”制度,申购份额也在一个交易日后方能赎回;而余额宝却创造性实现“T+0”即时到账制度,它充分利用支付宝这一第三方支付平台日均300多亿元的沉淀资金,通过当日赎回份额由支付宝垫付,货币市场收市后再与支付宝结算的制度,提高双方资金利用效率和收益率,降低议价成本。

(3)决策成本

该成本为进行相关决策与契约签订所需要的内部成本。支付宝与天弘基金率先通过直销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面对投资者。这不需申购和赎回费用,还降低管理经营费用。据天弘基金增利宝公开数据,其费率如下:销售服务费0.25%、管理费0.3%和托管费0.08%。而其余通过银行销售货币基金仅销售服务费一般就在1%左右,再加上申购赎回费率,根本无法比拟余额宝。

(4)监督成本

该成本指的是监督交易对象是否按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余额宝通过网上公开交易信息,努力做到投资者与管理者信息上对称。通过将管理的巨额资产委托给具有托管资格的银行进行资产托管并将账户设立和运作严格区分给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以确保资产安全与独立同时,增利宝和余额宝还在网上公开财务报表供投资者查阅监督。

(5)违约成本

该成本指违约时所需要支付的事后成本。余额宝除利用淘宝极高信誉和资金实力作出全赔承诺外,还率先同众安保险合作利用大数据开发支付宝账户安全险,仅支付0.88元就能够得到100万元的再保障额度。这种双重保险用很小的成本就使广大投资者不用担心违问题。

综上,由于在这些交易成本当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余额宝不论是相较于银行相关产品还是类似的货币基金产品都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样的竞争优势仍将持续。

参考文献:

[1]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4).

[2]谢平,邹传传.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杨佳绮.浅析余额宝对银行的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8).

作者简介:袁帅,硕士,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胡文雄,硕士,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

上一篇:基于企业成长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研究 下一篇:浅谈余额宝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