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中篇小说《树王》节选批读

时间:2022-06-01 01:05:50

阿城中篇小说《树王》节选批读

作者介绍: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生于北京。1984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棋王》,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他陆续发表了《树王》《孩子王》,前者写尽了“”期间人与天争、肆掠自然的暴行,后者则见证了教育沦落、百废待兴的艰难。阿城的小说寄寓了自己对自然、宇宙、生命,以及生存方式的思索,被视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透露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作品导读:

《树王》描述了“”期间,一群知青到边陲农场砍树烧山的故事。小说场面宏大,人物鲜明,主题深刻。以李立为代表的知青们,抱着人定胜天的思想砍倒了树王。在与这群愚昧的人的矛盾冲突中,护林员肖疙瘩——真正的“树王”,深感个人的力量无法对抗那个疯狂的时代,最后在郁郁中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树王”的消逝寓意深远。小说刻画了那个特定时代中许多心灵扭曲的人,作者用犀利的文字碰触人与自然的深刻主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选段精批:

队长宣布要烧山了,嘱咐大家严密注意着,不要让自己的草房生出意外。

太阳将要落山,大家都出来站在草房前。队长和几个老职工点了火把,沿山脚跑动着,隔一丈点一下。不一刻,山脚就连成一条火线,劈劈啪啪的声音传过来。忽然风起了,我扭头一望,太阳沉下山峰,只留亮亮的天际。风一起,山脚的火便振奋起来,急急地向山上跑。山下的火越大,山头便愈黑。树都静静立着,让人替它们着急。

火越来越大,开始有巨大的爆裂声,热气腾升上去,山颤动起来。烟开始逃离火,火星追着烟,上去十多丈,散散乱乱。队长和几个人围山跑了一圈回来,喘着气站下看火。火更大了,轰轰的,地皮抖起来,草房上的草刷刷地响。突然一声巨响,随着嘶嘶的哨音,火扭作一团,又猛地散开。大家看时,火中一棵大树腾空而起,飞到半空,带起万千火星,折一个筋斗,又落下来,溅起无数火把,大一些的落下来,小一些的仍旧上升,百十丈处,翻腾良久,缓缓飘下。火已烧到接近山顶,七八里长的山顶一线,映得如同白昼。

我忽然心中一动,回头向肖疙瘩的草房望去,远远见到肖疙瘩一家人蹲在房前。我想了想,就向肖疙瘩的草房走去。场上此时也映得如同白昼,红红的令人疑心烫脚。我慢慢走到肖疙瘩一家人面前,他们谁也不看我,都静静地望着山上。我止住步,仰头望望天空。天空已成红紫,火星如流星般穿梭着。

忽然六爪尖声叫起来:“呀!麂子!麂子!”我急忙向火中用眼搜寻,便见如同白昼的山顶,极小的一只麂子箭一般冲来冲去,时时腾跃起来,在半空中划一道弧,刚一落地,又扭身箭一样地跑。队上的人这时都发现了这只麂子,发出一片喊声,与热气一道升上去散开。火将山顶渐渐围满,麂子终于不动了,慢慢跪了前腿,头垂下去。大家屏住气,最后看一眼那麂子。不料那生灵突然将身耸起,头昂得与脖子成一竖直线,又慢慢将前腿抬起,后腿支在地上,还没待大家明白,便箭一样向大火冲去,蹚起一串火星,又高高地一跃,侧身掉进火里,不再出现。大火霎时封了山顶,两边的火撞在一起,腾起几百丈高,须仰视才能看得全貌。那火的顶端,舔着通红的天底。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

山上是彻底地沸腾了。数万棵大树在火焰中离开大地,升向天空。正以为它们要飞去,却又缓缓飘下来,在空中互相撞击着,断裂开,于是再升起来,升得更高,再飘下来,再升上去,升上去,升上去。热气四面逼来,我的头发忽地一下立起,却不敢用手扶它们,生怕它们脆而且碎掉,散到空中去。山如烫伤一般,发出各种怪叫,一个宇宙都惊慌起来。

忽然,震耳的轰鸣中,我分明听见有人的话语:“冷。冷啊。回去吧。”看时,六爪的母亲慢慢扶着肖疙瘩,肖疙瘩一只手扶着六爪,三个人缓缓向自己的草房里去了。我急忙也过去搀扶肖疙瘩。手摸上去,肖疙瘩的肋下急急地抖着,硬硬软软,似千斤重,忽又轻不及两,令人恍惚。

肖疙瘩在搀扶下,进到屋里,慢慢躺到床上。外面大火的红光透过竹笆的缝隙,抖动着在肖疙瘩的身上爬来爬去。我将肖疙瘩的手放上床,打得碎石头的手掌散着指头,粉一样无力,烫烫的如一段热炭。

这之后,肖疙瘩便一病不起。我每日去看他,日见其枯缩。原来十分强悍而沉默的一个汉子,现在沉默依旧,强悍却渐渐消失。我连连劝他不要因为一棵树而想不开。他慢慢地点头,一双失了焦点的眼睛对着草顶,不知究竟在想什么。六爪不再顽皮,终日帮母亲做事,闲了,便默默地翻看残破了的宋江杀惜的书,来来回回地看,极其认真,或者默默地站在父亲身边,呆呆地看着父亲。肖疙瘩只有在儿子面前,才渗出一些笑容,但无话,只静静地躺着。

队上的人都有些异样,只有李立等几个人仍旧说笑,渐渐有些发颠。队长也常常去看肖疙瘩,却默默无言,之后慢慢离去。队上的老职工常常派了女人与孩子送些食物,也时时自己去,说几句话,再默默离去。大火烧失了大家的精神,大家又似乎觉得要有个结果,才得寄托。

半月后,一天,我因病未去出工,身子渐渐有些发冷,便拿了一截木头坐在草房外面晒太阳。十点钟的太阳就开始烫人,晒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回去的好。正转身要进门里,就听见六爪的声音:“叔叔,我爹叫你去。”回头一看,六爪用异指勾弄着衣角站在场中。我随了六爪到他家,一进门,见肖疙瘩斜起上身靠在床上,不觉心中一喜,说:“呀!老肖,好多了吗?”肖疙瘩扬起手指,示意我坐在床边。我坐下了,看着肖疙瘩。肖疙瘩仍旧枯缩,极慢地说,没有喉音:“我求你一件事,你必要答应我。”我赶紧点头。肖疙瘩停一停,又说:“我有一个战友,现在四川,在部队上残废了,回家生活苦得很,这自然是我对不住他。我每月寄十五元给他,月月不敢怠慢。现在我不行了——”我心下明白,急忙说:“老肖,你不要着急,我有钱,先寄给他——”肖疙瘩不动,半天才有力气再说:“不是要你寄钱。我的女人与娃儿不识字,我不行了,要写一封书信给他,说我最后还是对不起他,请他原谅我先走了——”我呆了,心紧紧一缩,说不出话。肖疙瘩叫六爪过来,让他从箱里取出一个信封,黄皮纸,中间一个红框格,上面有四川的地址。我仔细收好,点点头,说:“老肖,你放心,我误不了事。”转头一看,不禁惊得发不出声来。

肖疙瘩头歪向一边,静静地斜垂着,上唇平平的,下唇掉下来,露出几点牙齿。我慌了,去扶,手是冰凉的。我刚要去叫六爪的母亲,想想不行,便将身体挡住肖疙瘩,叫六爪去喊他的母亲。

六爪和他的母亲很快便来了。肖疙瘩的老婆并不十分惊慌,长长叹一口气,与我将肖疙瘩摆平。死去的肖疙瘩显得极沉,险些使我跌一下。之后,这女人便在床边静静地立着。六爪并不哭,紧随母亲立着,并且摸一摸父亲的手。我一时竟疑惑起来,搞不清这母子俩是不是明白肖疙瘩已经死去,何无忧伤,何无悲泣?

六爪立了一会儿,跌跌地转身去小草棚里拿来那本残书,翻开,拣出两张残破的糖纸,之后轻轻地将糖纸放在父亲的手中,一边一张。阳光透过草顶的些微细隙,射到床上,圆圆的一粒一粒。其中极亮的一粒,稳稳地横移着,极慢地检阅着肖疙瘩的脸。那圆点移到哪里,哪里的肉便如活起来,幽幽地闪光,之后又慢慢熄灭下去。

写作借鉴:

1. 大背景、大主题下的小故事反映深刻主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劳动再教育,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背景。在这段历史中演绎了许许多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小说正是基于这样的历背景下发生的故事。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是小说探讨的重大且深刻的主题。

2. 点面结合,详略得当。写大火烧山,选取了树王、麂子这些典型例子,以点代面,从植物到动物,都没能逃脱这场灾难;写烧山给人带来的灾难,又以点代面,用肖疙瘩走向人生的终点,来暗示导致的悲剧。这样写既省去了许多笔墨,又达到了鲜明、深刻、精简的效果。

3. 细节描写,精彩动人。写火烧树王,细致入微;写肖疙瘩临终之托,生动感人;尤其是火烧麂子这一段,给人深刻的印象,“冲来冲去,时时腾跃起来,在半空中划一道弧,刚一落地,又扭身箭一样地跑”,把麂子痛苦挣扎的情形刻画得惟妙惟肖,“跪了前腿,头垂下去”,让人心如刀割,“箭一样向大火冲去,蹚起一串火星,又高高地一跃,侧身掉进火里,不再出现”,突出了场景的惨烈,这只温驯的麂子死得何其悲壮!

4. 句式灵活,修辞生动。作者在长句、短句,整句与散句的运用上得心应手,恰当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凸显了小说的主旨,如选文的第六段就格外典型突出。修辞的运用也很精当,选文多用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打得碎石头的手掌散着指头,粉一样无力,烫烫的如一段热炭”,比喻的运用活化了肖疙瘩在这场劫难的打击下从肉体到精神彻底崩溃的情形。此外,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很有功力。如“肖疙瘩只有在儿子面前,才渗出一些笑容”,这个“渗”字,化虚为实,形象生动,写出了肖疙瘩的欣慰是发自内心,又夹杂着无限的苦涩与艰辛。

(作者均系江西省南康中学教师;谭新阳,高级教师)

上一篇:外婆的信仰 下一篇:放眼看“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