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时间:2022-06-01 12:43:08

小议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良种场 164100)玉米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对畜牧业、加工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发展玉米生产有着许多优势:一是玉米光合效率高.光呼吸低,在生产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二是玉米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对光、热、水、肥资源的利用比较充分,在中低产地块种植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玉米用途广泛,是优质的饲料和工业原料,需求量不断加大。一、选地整地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肥地、瘦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故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旱地(田)或缓坡地,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播种前要精细耕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开沟起畦播种。二、种子处理及播种方法1 精选种:把小粒种子和颜色淡的种子选出,减少弱苗。2 浸种:用植物抗逆剂(抗寒剂)100倍液温水浸种24~36小时,可增强抗寒力。能显著提高作物的抗寒力,使其安全越冬,避免'倒春寒'和秋季早霜的危害。3 催芽:把浸好的种子捞出,放在25~28度温度下催芽。4 挑芽播种:播种时按芽大小分地块播,每埯播3粒种子,籽粒大小要均匀,种芽与化肥相隔离。5 播种方法:面积小的可采用人工开沟或人工刨埯坐水种,按照技术要求等距播种,面积大的可采用“气吸式播[种机”播种,株距均匀,不伤芽。三、田间管理1 间苗、定苗。3叶期抓紧间苗,5叶期及时定苗至适宜密度。间苗要做到“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去杂留纯”。玉米幼苗期丰产长相是:叶片宽大,叶色浓绿,根多根深,茎基粗扁,生长敦实。2 及时补肥 要想达到吨粮田,必须以肥保密,以密夺高产,因此,除施足底肥外,幼苗长到6~7叶时追第一次肥,亩施混合肥10公斤(即:尿素50%、磷肥30%、硫酸钾20%)。第二次追肥结合最后一次中耕追肥,亩施混合肥15公斤。也可在玉米5叶期和9叶期各喷一次富脉霖等喷肥,每亩每次100毫升,喷1~2次基本可代替化肥追肥(即:结合最后一次中耕追肥)。3 化学除草 如果种植面积大,劳力少,可采取本方法,使用40%草杀特油进行苗前处理,特别是玉米和大豆间作田,使用效果极佳。每亩用药0.5公斤,可有效的防除玉米、大豆田一年生单子叶及双子叶杂草4 控制株高,改善株型在雄穗抽雄前7~10天,也就是玉米大喇叭口后期喷施一次“玉米壮丰灵”,可使玉米提早成熟5~7天。每瓶可琐3亩地。5 在高寒山区或早霜年份,在玉米生长期或下霜前10天喷施1~2次“植物抗寒剂”可早熟3~10天,并可避免霜冻之灾6 收获该品种活杆成熟,尽量早种晚收,增加粒重,充分利用后期有效时间,促进玉米增重,提高产量和质量。四、病虫害防治1 玉米小斑病 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在病株率70%、病叶率20%时,若遇见中到大雨后,15天左右暴发。当病株率100%、病叶率30%时,又遇连阴雨天气,就要进行防治。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等。2 玉米大斑病 选择当地主栽品种和长势好的玉米田取样,并检查每点的病株数、单株叶片数和严重度。一般病株率达100%、病叶率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喷洒12%绿乳铜进行防治。3 玉米圆斑病 选择感病品种,采取五点取样,每点查10株,检查病株率和单株病叶数。一般在抽果穗吐丝盛期喷药防治,用25%粉锈宁500~800倍液。4 玉米病毒病 有玉米粗缩和矮花叶病,该病毒是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的,而田间的灰飞虱、蚜虫的多少与田间杂草的多少密切相关,而灰飞虱、蚜虫带毒的多少又与小麦丛矮病发生轻重有相关关系,所以可依据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来判断玉米病毒病的发生程度。在防治上主要是消灭杂草和防虫来预防玉米病毒病的严重发生。5 玉米螟 注意田间卵孵化进度和幼虫危害情况,并抓住关键时期,对第一代玉米螟进行撒颗粒剂防治。可用Bt乳剂制成颗粒剂或用白僵菌颗粒剂等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内,杀死初孵幼虫。6 玉米灯蛾 危害玉米田的主要有红缘灯蛾。在7月下旬开始调查100株上的卵数和幼虫数量,当发现500株玉米有2块卵,或被咬粒的果穗达15%以上时,立即进行防治。灯蛾初孵幼虫有集中危害的习性,在玉米吐丝后幼虫较多,可组织人工捉虫,或喷药防治。

上一篇:拖拉机常见故障的检查与排除 下一篇:玉米140cm大垄双行通透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