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澄:寻租是独董不独的极端体现

时间:2022-06-01 11:20:05

有的大学教授,明确对任职高管的硕士生博士生说,你到我这里读书,我必须做你公司的独立董事,你毕业后我就不当了:除了说明每年须给多少独董费,还许诺帮助解决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中钢期货公司、京都期货公司独董刘澄看来,这是权力寻租行为,是独董不独立的极端体现。他表示,整体来看目前中国公司独董缺乏三方面的独立性:选聘、报酬、行权。

人情独董

不少中国公司的选聘理念、方法导致独董从一开始就不独立,甚至一些涉及权力寻租。

刘澄认为,能够符合独董任职条件的人选很多,但很多公司董事会筛选独董的圈子非常狭窄,选拔程序非常随意,大部分由大股东或者由董事长决定,中小股东在独董的选拔上基本没有发言权,这种由董事长请来的“人情董事”,自然缺乏独立性,往往谁提名独董,该独董就偏向谁的利益,董事会内斗时体现得明显。

选聘独董时,一些大股东、董事长,愿意找自己熟悉的人,认为这样利于合作、可以避免独董找麻烦――一些人并不愿意独董很好地发挥作用、不认可独董的价值。于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出任独董的不少。刘澄提及,一些大学老师,出任学生任高管的公司独董,每年津贴总共能拿几百万元――有时是学生想通过此举送给老师一点钱,有时候则是裸的寻租,包括公开跟学生说你们为什么不请我当独董?

权力寻租,首先是官员、退休官员出任独董。近年来官员独董现象普遍。刘澄直言这就是利益输送。弊病丛现后,监管从严,官员独董的现象开始得到遏制。中央组织部去年10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至2014年7月,全国共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0700多人次,其中省部级干部229人次。大学老师,则可以用招收硕士博士等权力来寻租做独董,一如本文开头。刘澄称,很多人出任独董是“运作”来的。

一股独大、专制思维之下,独董难以很好发挥作用,刘澄提及,当年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家央企上市公司当独董,敢于直言,结果被公司“撵走”了。他认为,在股权比较分散、独董又比较愿意付出的上市公司,独董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包括能出任董事长。

不是圣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做独董,一大动力是拿报酬。刘澄表示,“很多人说独董要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说的太高大上了。让独董像圣人一样维护和他不着边际的利益,不现实。怎么把股东、独董履职结合起来?现实的就是报酬。”实践中,报酬问题损害了独董的独立性。

刘澄表示,独董的报酬无明确标准,名义上由股东大会确定,实际上往往是由董事长决定,独董的决策如果违背董事长意志,在一个任期结束后,基本就不会续聘,在此背景下,受制于报酬的制约,独董容易变成公司高管的附庸,丧失独立人格,沦为一种福利待遇,而大部分独董也安心享受这份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高福利。他希望独董报酬有明确、规范化的标准。

一些独董认为,独董难以很好履职的重要原因是报酬过低,动力不足。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携手《董事会》举办的独立董事后续培训活动上,一些独董抱怨报酬低,希望提高报酬。在刘澄看来,很多独董提出报酬问题,说明他们比较在乎报酬,实践中就难以很好起到制衡作用。

“大家说独董不履职,很多独董对此是愤愤不平的,说关键是缺少履职条件。有人说,不给你创造条件,那你为什么不辞职?”刘澄表示,“重要的原因还是钱。第一个是当独董的报酬。第二,其他的利益。以律师、会计师为例,他们和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当独董的过程中和企业翻脸了,其他的赚钱机会可能也没有了,就是没法做个中立、独立的第三方进行抗争,达不到维护全体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初衷。”一些学者把当独董作为额外的收入来源,深入参与公司事务意在别的利益诉求比如提供咨询服务,刘澄表示,“正因为我没有别的利益要求,所以没有深入参与”。

签字工具

这些年来,独董制度问题不少,颇受诟病,花瓶独董指责声不断。认为不少独董确实像花瓶的同时,刘澄表示,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独董在行权上不独立,在一些公司,独董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行权支持。他强调,独董发挥作用跟个人的能力、积极性有关,更多的跟任职公司有关。

首先是观念上,不少大股东、公司并不认可独董的作用、不愿意独董发挥作用,一些公司甚至觉得独董参与的越少越好,对独董制度存在某种程度的抗拒心理,一些董事长习惯搞一言堂。刘澄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央企上市公司做独董,开董事会之外,时不时去公司走动、希望更多了解公司事务、调查,结果热脸贴冷屁股。他有一个熟人在某地方国企做独董,跟董事长说自己可以多去公司,希望多了解情况,董事长的回答是,你比较忙、你们独董来了我不是很方便。便作罢了。对独董的不认可也体现在报酬。刘澄的几个朋友在民营企业当独董,报酬被公司赖着,一赖2、3年不给。

实践中也缺乏支撑。重大决策方面,国企的人事任免,独董几乎完全扮演签字的角色。决策机制方面,刘澄提到,现在很多公司开董事会非常多的采取通讯表决的方式,事实上是限制了独董发挥作用――通讯表决,独董容易沦为签字工具。刘澄举例说,“通讯表决,比如,公司派个小姑娘拿文件给你签字,人家领导都签了,你不签,不是折腾小姑娘吗?”此外,独董调研之类的也往往缺乏保障:刘澄表示,多开展调研,独董在董事会上才更有发言权。甚至一些基本的信息,一些公司也不愿意独董知道。他称,“这样一来,做独董,会感觉不是一家人。”

履职独董,刘澄自己的实践是,“开董事会时,我都是力所能及的对业务做判断。对人事问题,因为是国企,一般不发表言论。战略、经营方面,站在独立角度提意见。”他也会建议任职公司多为独董履职创造条件。做独董、国企外部董事,刘澄没有投过反对票、弃权票。他认为,现实中,独董能够对一些重大问题表表态、提点不同意见,就已经很到位了。

“独董制度在中国,现在是先开了个头吧。能起多大作用,有待观察。”刘澄对《董事会》表示,“作为独董,我们希望各方为独董履职创造更好的平台、机会,保障独董能独立、理直气壮地履职。”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下一篇:分娩镇痛在产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