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环境设计教育

时间:2022-06-01 01:38:32

本科高校环境设计教育

在全国各大高校的艺术学科中,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布点广、规模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常规并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成为近年来该专业教师面对的重点课题。

一、固有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纷纷转变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在这样的趋势下,独立学院在创办之初由于办学历史短、师资体系不完整、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模式大多是从上级院校或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借鉴发展而来的,教学的不足逐渐凸显。首先,教师体系“两多一少”,即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多,而应起着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数量较少。老年教师常年执教精力有限,知识更新较慢;青年教师缺少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和时间,在教学中显得底气不足。这样的教师体系无法满足转型后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所强调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其次,国内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学校形式,其办学模式也在摸索中前进。作为热门专业的环境设计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其教学模式大多根据其他本科高校的相关专业借鉴甚至衍生而来,尚未形成独具自身特色和需要的、成熟且完整的教学体系。

二、“开放性教学模式”探索

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开放性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招生率所带来的教学负荷和学生就业等现实问题所进行的特色研究。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应该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出发,多角度、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并将教学和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创新,并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向社会输送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1.教学模式的作用

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学习以“被设计的资源”为主,进入学习中期,应以“被利用的资源”作为学习的主导资源。“被利用的资源”指利用一切能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如实际的项目案例、行业最新信息、各种设计竞赛、项目负责人讲座等。在环境设计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收集、分析、整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设计竞赛、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实际项目等,从各种途径汲取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信息。要解放思想,让学生敢于走出去,扩大视野和接触面,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十分有益。

2.教学模式的意义

与社会需求接轨,进一步明确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定位和自身优势,对于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将改革成果与同类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推广到其他院校的教学中。

3.教学模式的特色、创新点

(1)特色实践创新:不拘泥于课堂教学,以教师工作室为依托,聘请优秀设计师、工程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提供假期实习机会,与社会需求充分接轨。应用创新:明确主干系列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在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的前提下,有机地将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到相关的课程教学中。

(2)创新点以实际项目为学生的课题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建课题库、试题库,方便教师相互交流。

4.教学模式的操作原则

其一,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解决一对一讲解的教学方法中师资不足的问题,通过课程商业伙伴、学校跨学科伙伴等模式对教师体系进行补充。如,邀请项目设计师、工程师等社会从业人员对课程项目(任务书)进行讲解,并分析学生的设计作业。其二,对教师工作室加以利用,使优秀学生在工作室通过分工分组、模拟实际项目、商业伙伴对话等方式,将实战引入课程作业,增加实践感。其三,对课题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进行改革,让学生参与编制环节,获取实际项目进行真题真做,解决设计任务书单一、不真实带来的学生设计成果不切实际的弊端。其四,在课程任务书的编制中还可以利用各种设计竞赛资源,如利用网络平台组建竞赛群,在网上及时各类竞赛信息,指导学生参与和实际课程相关的竞赛,也可以按照课程进度进行安排,以达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其五,在课程设计中,单人作业与分组作业并行。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两份任务书,有注重团队合作的分组作业,也有注重个人特色的单人作业。在课堂上,既尊重个人的个性发挥,也尊重集体方案制作的团队合作精神。其六,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感。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将优秀作业展示出来,加强学生的荣誉感,并亲自感受课程带来的乐趣。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艺术与技术的联系,也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逐渐转换成用户、设计管理者、设计师的角色。其七,建立完备的多媒体课件库、讲义库、课题库及试题库,避免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使教师与学生资源共享,从中获益。

三、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

通过环境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明确专业学科优势,增强教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环境设计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口径;最终提升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婕 张鹏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字体设计课程教学 下一篇: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