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体育教学

时间:2022-06-01 12:29:53

探析小学体育教学

【摘 要】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是成正比的,教师要根据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力,创造各种练习方式,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本文中笔者就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简单初探。

【关键词】小学抑郁 兴趣 效果

体育兴趣影响着学生体育活动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大量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是成正比的。教师要根据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力,创造各种练习方式,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平时多把培养学生兴趣当作重点,但常忽视了学生兴趣差异,教学中“一刀切”要求全体学生,致使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差异是难免的。教师应把握学生体育兴趣差异,有所侧重地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法,更多地满足每一个学生体育发展的需要。笔者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自主选择,兴趣分组,适应学生兴趣差异

美国的中小学教师正在努力创设一种“新体育课”,“新体育课”看重的不是竞争,而是在乎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从体育课开设的多样项目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乐意自觉地动起来。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少有活动的余地和自主支配的时间,更缺少选择。这样,学生的体育兴趣会逐渐失去。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大,年级越高,学生的兴趣差异表现也越明显,“齐步走”的教学难使每一位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取消了对教学内容的统一具体规定,新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为让更多学生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对器材配备也进行了改革。如中小学可依情况自选篮框高度,排球改为软式排球,小足球可进课堂等等,且很多器材具多种功能。这都使得体育新课程的教学有了更大的个性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器材与场地,自主使用器材,也可选择规定范围内的体育项目。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爱好把相同项目的学生编组,组员由学生自主组合,教师灵活限制。这也正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的表现。体育课应尽量开设多样项目,让学生自选。有些项目有不同的角色位置。如一支足球队要有前锋、前卫、后卫、守门员等,让学生自选,位尽其兴,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有些供选项目仍有少数学生不喜欢,教师也要尽可能安排同样可实现教学目标的类似内容。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性别造成的兴趣差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和能表现灵活、敏捷、竞赛性强的活动,如跳高、跳远、球类等。而女生多喜爱健美操、舞蹈等姿势优美、韵律感强的活动。在教学中应增加相应活动,适应学生因性别产生的兴趣差异。体育器材可让学生想像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同一器材也有多样“玩法”,学生可自选。如沙包这一器材,可设置为抛沙包、传沙包、抬沙包、挑沙包、举沙包、运沙包、击打沙包等丰富多样的游戏。就"抛沙包"来说,可给小沙包系上彩带,学生在抛时就出现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这样既能纠正投掷角度,又可激发其对创新小器材的兴趣。也可猜拳抛小沙包,两人一组猜拳,胜者将沙包向前(也可选向后或向侧)抛,最后看谁先抛到终点。还可两人一组看谁抛得高,或若干人一组抛后各组同学成绩相加比抛远……在各种沙包游戏中,若对游戏重量、行进距离、人员组合再进行适当变化,再加上学生自己的创造,那“玩法”就更多了,既适应学生不同的兴趣,也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育素质。

二、创设情境,善用游戏,迎合学生兴趣

兴趣分组所供选择性内容毕竟有限,改革组织教法,迎合学生兴趣,则是无限的小学生自制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不够稳定,他们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而教材是按学科知识体系编写的,虽也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但很少顾及学生需要。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练过程的成功和快乐。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很能迎合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兴趣。游戏是体育运动的本源,体育教学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着力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适当使用体育游戏,努力多用运动技术游戏化,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乐于展示表现自己,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在教学中应将教材内容改造得富有趣味,调动一切手段,让学生在兴趣中练,在练中产生兴趣。

三、因人而异,相对评价,维护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成功体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添加剂,为维护不同学生的兴趣,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用相对评价来辅助体育教学评价,让每一位学生均能获得成功体验。学练内容和动作难度要求因人而异,对学习效果评价也要区别对待,同时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选择规定范围内的测评内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努力都能在运动技能、身体健康方面达到合格以上甚至优秀成绩,从而树立体育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耐久跑评价,我尝试了三种方法:一是分水平评价,水平一至六分别设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等六级。让学生自主选择过级,学生对此法甚感兴趣,整个评价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测试,而是一场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赛的游戏。

三是自主选择评价,可让学生选用计时跑、变速跑、越野跑、领先跑等。还可以带着器材跑,根据自己兴趣自选排球、篮球、羽毛球、接力棍等器材跑完规定距离。在评价时,教师还可综合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积极因素,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情况,特别是阶段进步幅度等再评出些参与奖、进步奖、拼博奖、文明奖等等。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各说所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体育。多给学生自,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兴趣,自选学练或测评内容、方式,利于其个性在“相对独立或自主”的行为中展示出来。但自选并不是放任,尊重个性也是相对的。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还应努力将学生的兴趣从运动项目中引导出来,并通过及时、适当的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兴趣、增强兴趣。这也是终身体育思想所推崇的。而学生有了广泛的体育兴趣后,应着重发展其重点兴趣,促使兴趣转化成志趣,培养其体育特长。这样既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也利于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上一篇:试论小学美术课堂中老师要不要范画 下一篇: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