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再远,工会也是你的娘家人

时间:2022-05-31 09:01:04

相隔再远,工会也是你的娘家人

【编辑留言】“放心去闯,家里有我”。这是亲人给远方游子最贴心,最妥帖的承诺。如今,辽河油田公司工会也给企业的7000名职工,送上了这样的妥帖,做出了一份温暖的承诺。

照顾7000名在外部市场打拼的职工,还有他们的家人,工会的价值,在这份承诺中熠熠生辉。

那天,在“辽河油田外部市场家庭迎新春座谈会”上,所有人都落泪了。

“爸,我希望你能回来,我们一起过个年。你已经5年没在家过年了……”当孩子张芮佳站在会场上,朗读她写给在外部市场工作的爸爸的信时,谁又能忍住自己的泪水。参加座谈会的辽河油田公司领导一字一句地说:“外闯市场的职工,确实不容易。”

这是一场特殊的座谈会,近几年,受油价低迷影响,辽河油田经营形势异常严峻,为扭转困难局面,油田公司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共有7000多名职工响应号召,组成外部市场队伍,奔向大江南北承接各类国家级重点工程,他们西进新疆、南征滇缅、东携浙江、北上陕京,甚至搭船出海,在各种艰苦条件下作业施工,为辽油创收输血。这场座谈会,是专为这些不能回家过年的职工和他们的家属们举办的。

座谈会由辽河油田工会组织,参加者有20多位回家过年的职工、100多位外部市场职工家属代表。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书记任芳祥、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罗颖川、副总经理杨立强等公司领导也悉数到场。

西部油田项目管理部的许德禹在会上代表外部市场职工向家属致敬。2016年,他在新疆工作了245天,他说:“我不是时间最长的,副总地质师杨辉达到311天。在大沙漠的烈日和风沙里工作,累了裹一条毛毡睡一会儿,起来继续干,类似的岁月,每个外闯市场的人都曾有过,这些不算什么,对家的愧疚才是我们心头永远的痛,老人生病住院、孩子升学考试,我们无法陪在身边,这是我们永远无法弥补的亏欠。”

职工家属们的发言是辛酸里带着柔情,职工家属高丽说:“孩子小的时候,她爸每次回来想要抱抱她,孩子都躲在我的身后不敢出来。好不容易熟悉了,她爸又该走了……每每看到别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手拉手一起走,女儿就不错眼珠地盯着人家看……”

还有的职工家属在会上真诚地感谢工会,“……婆婆患急性心梗住院,我和大姑姐不知所措。多亏单位工会的大姐,知道我爱人不能赶回来,帮着我忙前忙后……两级公司工会组织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关爱,家里有大事小事时,都会有人来帮助我们。我在此代表我们外部市场职工的妻子们向你们表示感谢……”

这是一次温馨感人的座谈,辽河油田工会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常年在外奔波的外部市场职工,能和他们的家属有一次真情流露的机会。

不仅如此,在会场上,辽河油田公司工会常务副主席郑贺新宣读了《辽河油田公司工会支持外闯市场职工“四个三”服务》,向7000多名外部市场职工承诺――放心,无论是远方的你,还是你在家乡的亲人,都有工会在照应。

辽河油田公司工会副主席王迎旭介绍:其实在辽河油田,外部市场的队伍一直都有,近几年由于油价低迷,为了扭转困局,大量职工投身到外部市场。人员激增到数以千计、项目遍布天南海北。野外施工条件的艰苦、撇家舍业带淼闹疃辔侍猓引起辽河油田工会的关注。在2016年,辽河油田公司领导班子以及工会工作人员全体上阵,对东北、新疆、西南、华东、华北等五大区域外部市场职工进行了全覆盖式的慰问。

“走到一线,了解到有些地方的条件还行,有些地方的条件确实艰苦。”王迎旭说,在大沙漠40多摄氏度的高温里,职工住的是彩钢板搭的宿舍,供电不足、淡水奇缺,每个职工的床边还都放着木棍――防备戈壁滩上可能出现的野兽或其他突况。

另一位走访一线慰问的工会干部描述:“输油管线的建设横穿无人区,每天早上,卡车行驶几十公里后,放下一组工人和焊接设备,留下午饭,再开几十公里,放下另一组人……直到天快黑了,卡车再逐个接他们回来。”

工会的慰问并非走形式,而是每到一处解决一处问题。有的地方职工不能按时吃上热乎饭,工会就出资解决炊具设备;有的地方职工累了一天却找不到洗澡的地方,工会就协调地方水源,投资建淋浴房。

“保障职工的健康、让职工体面劳动是我们工会的责任。有些是当地甲方单位该提供的,我们就去督促,有些是甲方做不到的,我们工会就出钱解决。”王迎旭说,工会在2016年对外部市场职工提供的各项支持资金,折合到每位职工身上达600元。有一次为应对突然的寒潮,工会紧急配送了几万副热贴,让职工免于冻伤。

不仅仅是物质的慰问,工会还通过EAP(员工帮助计划),带着心理咨询师远赴一线,为广大职工解决常年离家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教他们如何身在外地处理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如何面对各类挑战。

在职工的家乡盘锦,工会也行动起来,外部市场职工的家庭遇到任何困难,工会都挺身而出,帮助家属们解决各类难题,让职工们没有后顾之忧。

通过一年慰问走访,辽河油田工会在充分了解一线情况后,推出了《辽河油田公司工会支持外闯市场职工“四个三”服务内容》,并在辽河油田外部市场家庭迎新春座谈会上,对所有外部职工、职工家属们作出承诺。

翻开“四个三”服务的具体内容,里面涉及的不仅仅是改善条件、帮扶解困那么简单,其细致程度令人深感暖心。

首先,在了解职工状况方面需要做到的“三个清楚”中,不仅要求油田公司各级工会要对在外职工人数、年龄结构、身心健康状况了解清楚,还要对在外职工生产条件、地理环境及住宿、用餐等生活情况了解清楚;而第三个“清楚”,则是要求各级工会对在外职工婚姻、配偶、父母健康、子女教育等情况也掌握清楚。这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以目前辽油外部市场7000多名职工计算,意味着要统计近3万名家属的基本情况,这对辽油公司各级工会意味着非常庞大的工作量,也只有这样,工会才能知道职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了解清楚情况,才能做精准服务。而“三种服务”是重中之重。一是服务好现场生产,对外部市场开展的劳动竞赛、群众性技术创新等,工会在激励政策方面予以倾斜;二是服务好驻地生活,确保在外职工不吃凉饭、有热水、能洗澡、能洗衣、有电视、能上网;三是服务好心理健康。运用辽河油田工会强大的EAP员工帮助计划推进各种辅导方案,例如环境适应、家庭建设、亲子关系等,通过工会微信公众号开展网上咨询服务,缓解孤独感受,密切家庭联系,当好单身红娘。

辽河油田工会办公室主任李云峰介绍,前两种服务是依靠工会建立完善机制、专项资金实现,而第三种心理健康服务,则是依靠辽油工会强大的EAP员工帮助计划。所谓EAP,是企业组织为职工提供系统的、长期的心理援助。通过具有国家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人士对职工进行诊断和建议,帮职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目前辽河油田已经在内部职工中培养了超过600名国家二级以上心理咨询师,是国内企业中EAP实力最强的一家。而这种心理支持,对于长期两地分居的外部市场职工和家属显得尤为重要。

在开展三种服务的同时,2016年开展的全覆盖式慰问形式得到保持,慰问过程中为在外职工采购所需食品、生活用品,用协调、直接投资等方式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在2017年,工会还将对在外职工的家庭开展专门慰问,今后每年对在外职工家庭组织一次走访慰问,关注在外职工家中的大事小情,切实体现职工之家温暖;后续还将适时开展送文化活动。

为了体现对外部职工的关怀承诺,辽河油田工会还提出“三个必到”承诺:一是如果有新增的外部市场生产现场,工会工作人员必须到场,查看职工驻地生活条件,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如果在外职工或家庭成员因病住院,工会工作人员必到现场探视,帮助解决住院、陪护等应急困难;三是在外职工家庭成员有特殊需求,工工作人员必到。辽河油田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会将组织“志愿爱心帮扶组”, 为有困难的在外职工家庭提供米面代买、清洁打扫等服务。对在外职工家庭提出的工会能力范围内的需求,基层工会要积极帮助解决。

“说实话,工会做的这些,连我的亲戚都做不到。这让我们这些在外的人心里踏实不少。”辽河油田的一位外部市场职工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这位职工在云南生产一线坚守,春节不能回家,工会节前对他家进行走访探望,解决实际问题,妻子专门给他打电话,告诉他安心工作即可,这一度让他热泪盈眶。

“实际上,我们工会能做的还不止于‘四个三’承诺。”王迎旭说,工会还将协调企业内相关部门助推外部市场职工的个人发展,让外部市场成为辽河油田培养人才的摇篮。“另外,像‘职工家属座谈会’这种形式我们后续还会坚持,让家属们感觉自己并不孤单,是一个整体,凝聚力量。”王迎旭说。

辽河油田公司工会针对外部市场职工的关怀、支持,不仅仅体现了企业和工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更通过“四个三”的承诺方式,将这种关怀和支持制度化,使其成为可持续操作的流程,这或许是很多企业都曾有过心愿但未能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以及下属工会,能够将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形成一种理念和系统的操作方式,工会在职工心目中的分量,将不仅仅是“娘家人”。

上一篇:PPP模式让百姓享多样化公共服务 下一篇:改革单片机课程教学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