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转杯”:竹溪茶俗拾趣

时间:2022-05-31 07:12:39

在竹溪。斟茶、献茶、喝茶都很讲究,尤其在农村。客人来,大都是晚辈斟水,女人不露面。熟识后,女人若倒茶,要先递给自家男人,再转给客人。喝茶则按长幼顺序一个喝完递给下一个,当地称为“喝转杯”。

敬茶有讲究

客来敬茶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据史料记载,早在晋代的南京一带就有了客来敬茶的习俗,可见在我国,客来敬茶这一风俗历史悠久。而竹溪人也同样具有客来敬茶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其待客形式也别具一格。“喜鹊叫,客人到”。在竹溪农村,正在地里劳作的人们若是听到喜鹊喳喳叫,便认为马上会有客人来,于是急忙赶回家,洗锅烧水,涮杯取茶,为即将上门的客人作好泡茶的准备。一旦客人来了,主人则立即为客人泡上一杯清香扑鼻的茶叶。并按照长幼顺序,依次热情地为客人敬上茶。在过去经济贫困时期,很多农户家只有一个搪瓷杯,只有长辈或年纪大的人先喝了,然后用手将杯口一擦,递给下一个人。当地称为“喝转杯”。时过境迁,现在的竹溪人家家户户生活都有了较大改善,喝茶不再“喝转杯”,待客都会用专门的茶具。

在竹溪,斟茶献茶也有讲究,尤其在农村。比如客人来了,大都是由晚辈的儿子或者侄儿子斟茶,女人不露面。若是一来再来的客人,日久熟识了。女人便不再回避,但也只是立在门口,她若倒茶,要先递给自家男人,再转给客人。这些习惯从侧面可以看出竹溪人传统的一面,也可以间接证明。竹溪饮茶由来已久。因为在敬茶过程中所体现的男女地位问题是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下形成并遗留下来的。

泡茶看人品

竹溪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不仅仅体现在对来自己家的客人。但凡有人从家门口路过歇脚,即使素不相识,主人见了也会热情招呼客人到家里喝茶,“歇一会儿,喝杯茶吧!”真的坐下了,茶也果真端上来了。倘若有过路人在你家门口歇脚。却喝不到茶,人们就会认为你家女主人不懂情理。

在竹溪,人们通常用青茶待客,这里的青茶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茶。通过泡茶也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那些待人热情。出手大方的女主人,给客人泡茶总是芝麻豆子一大把,“上不见水,下不见底”,这叫“舍己”。而那些小气些的,泡出来的茶则是“茶叶二三片,四五瓣,麻子六七粒,一口寡开水”,四邻八乡的都会说她太“精作”。

茶与婚俗

在我国历史上。茶被看作是一种高尚的礼品,纯洁的化身、吉祥的象征物,使茶的内涵上升到精神世界。茶与婚姻的关系就是一例。由于婚姻事关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对大多数男女的父母来说。彩礼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更重视和在乎的还是那些消灾佑福的吉祥之物。茶在我国各族的彩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古人认为,茶树移栽不能成活,故茶树象征着忠贞、纯洁和专一。另外,茶树是一种常青植物,预示爱情长久:茶树又多籽,中国人自古认为多子才会多福。因此,茶从古至今便与婚俗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凡产茶区,茶叶总是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竹溪婚俗中,茶同样是一重要物品。不可或缺。女方出嫁,陪嫁物中,除了木梳、米、花生、核桃、红蛋以外,还有茶叶。这些物品放在一起,是祝愿新娘出嫁以后生活富足,早生贵子。从这里可以看出茶叶在当地已经被提升到与粮食同等重要的地位。茶叶同稻米一同作为陪嫁品,说明女方家人认为只有饭吃不能算幸福,一定要还有茶喝才能算生活富足。另外,在洞房花烛夜,新郎与新娘会喝交杯茶,而非交杯酒,寓意倒是都差不多,都意喻着夫妻双方百年好合,忠贞不渝。其实按照以上古人的说法,茶要比酒更能体现夫妻双方互相真诚,忠于对方的寓意。这也正是茶叶之所以被用于婚礼的原因。另外,在洞房花烛夜,新郎与新娘会喝交杯茶,而非交杯酒,寓意倒是都差不多。都寓意着夫妻双方百年好合,忠贞不渝。

茶与丧俗

竹溪山民活着与茶朝夕相伴,息息相通,死了也相依相随。在这里,若是有人去世,则他的亲人会在去世的人嘴里塞一把茶叶。据说人死后在去往地府的路上有一座奈何桥,桥头有一位老婆婆叫做孟婆,孟婆会给每一位经过奈何桥的人喝一碗汤。叫做孟婆汤。喝过孟婆汤之后,此人就会忘记前世的一切喜怒哀乐,忘记所有的亲人朋友。但若是在人死后其亲人在他口里塞把茶叶,那么,他因为嘴里有茶叶便不觉得口渴。在经过奈何桥时,孟婆问他是否口渴,他定是摇头,如果孟婆要给他灌孟婆汤,也会因为她嘴里有茶叶而灌不进去。这样他就不会忘记前世的亲人朋友。虽然这只是鬼神之说,但是毕竟寄托了亲人朋友对死者的怀念,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不要把家人朋友忘掉。而他们的这种精神寄托是依靠茶叶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可以说茶叶在这里似乎已经带上了某种神圣的色彩。

总之,茶在竹溪人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婚丧嫁娶、建房乔迁、劳作休闲等等。茶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阅读链接 竹溪茶叶-茶乡今朝茶更香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市交界的秦巴山区,西北与川陕接壤,东南与本省竹山县相连,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环境。

竹溪自古盛产茶叶,“贡茶”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竹溪县委县政府把推进茶叶产业化、标准化作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兴茶新“茶道”。

竹溪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回旋的秦巴山区,所产绿茶香气袭人,茶多酚含量高达36.5%,高于其他茶区10多个百分点,已被湖北省政府定为高香绿有机茶重点示范基地县,国家农林部门分别授予竹溪“中国有机绿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称号,湖北龙王垭(集团)茶场被农业部和国家标准化管委会列为竹溪茶叶产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单位。

上一篇:有茶相伴自风流 下一篇:抹不去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