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屑成就大环保

时间:2022-05-31 06:30:40

小竹屑成就大环保

安徽广德是“竹子之乡”,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竹制品出口加工基地,每年产生的竹屑有100多万吨。过去这种废弃物令当地人十分头疼,只能做焚烧处理,既污染空气又容易引发火灾。有位能人别出心裁,将其变成环保新材料,不仅用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场馆设施的建设中,还吸引了来自日本、德国、加拿大等数十个国家的客商,年销售额达到3亿多元。

从竹子废弃物中嗅到商机

唐道远1974年出生在安徽省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这里属于皖南山区,层峦叠嶂,沟壑幽深,青竹遍布。广德县竹林面积100多万亩,毛竹蓄积量1.4亿株,居安徽省第一、全国第六。唐道远的父亲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经营竹扇厂,订单多的时候年销售额能达到2000多万元,是当地有名的大老板。唐道远是家中唯一的儿子,父亲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能接自己的班,把竹扇厂做大。

2006年负责管理竹扇厂后,唐道远发现一个问题:竹扇要经过60多道工序,由此产生的竹屑非常多。这些废料没什么用处,平时就把它们堆在一旁,没想到后来越积越多竟堆得像小山似的。过去人们都将其焚烧处理,不仅污染空气环境,有几次还差点酿成重大火灾事故。

广德是我国著名的竹制工艺品出口加工基地,全县有相关企业600多家。每一件竹制品经过造型、打磨等工序,都会产生大量竹屑。唐道远了解到,很多老板和自己一样,对这些废弃物头疼不已。内行都知道,一根完整的竹子从砍伐到最后能做成产品,大概只有60%被有效利用,剩下的40%就成了毫无用处的垃圾。唐道远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这些废弃物利用起来,做成什么东西?

唐道远从网上看到,日本人是研究“废物利用”的高手。由于日本国土面积比较小,各种资源相对匮乏,他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非常注重对现有资源的保护。比如日本的竹林面积并不小,但是因为不能随意砍伐竹子,所有竹制品都是从国外买。采购竹床、竹篮、竹扇、竹筷等生活用品很正常,有趣的是,就连竹子的废料也要进口。看到这个消息,唐道远敏感地意识到,这些废料到他们手里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巧的是,不久之后。一位日本客商委托唐道远帮忙收购一些竹屑。因为平时有贸易往来,两人很熟。唐道远十分好奇地追问收购竹子废料的用途,对方却笑而不答。

日本客商走后,那个神秘的笑容总是浮现在唐道远的脑海。在网上,同济大学的一位教授告诉他,据说有的西方公司能把竹屑加工成环保新材料,不仅利润丰厚,而且这种产品在欧美市场很抢手。听到这个消息,唐道远惊喜异常,因为仅广德县每年产生的竹屑就有100多万吨,而且邻县和江西等地竹子太多了,原料不成问题。

管理着父亲的竹扇厂,唐道远一直觉得传统竹制品行业竞争激烈,已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转行做环保新材料,也许能打破企业发展瓶颈,开拓出一条利用废物赚大钱的新路来。

2006年12月底,唐道远不顾父亲的反对到日本考察,想看看对方到底采用了何种技术,用竹屑做出了什么产品。“让竹子废料变黄金”,这在唐道远的父亲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做竹扇几十年了,十分清楚一根竹子能够利用的经济价值。对于儿子去日本取经的这个荒唐决定,老人不以为然并骂他“瞎折腾”。

变废为宝,“竹塑”卖到奥运会

2007年2月,唐道远从日本回来以后,变得和那个日本客商一样奇怪――他到处收集竹子的废料,还说不再继承竹扇厂,要用那些废料开创更大的新潮事业。当时不但父亲反对,几个妹妹和妹夫也都不看好。公司发展还比较平稳,他们认为没必要冒险。

尽管没人看好,可是唐道远决定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他坚信:“环保新材料市场巨大,如果能把它做起来的话,利润会远远超过传统的竹扇产品。”

拗不过唐道远的倔犟,父亲只好答应借厂房给他,同时提出亏损的底线是100万元。

从此,只要看到竹制品加工厂剩下的竹屑,唐道远就想尽办法买回去。他如此看重竹屑,让一辈子靠竹子吃饭的村民们觉得很稀奇一一只见过往外扔竹子废料的,没见过花钱大规模收购的。更让人好奇的是,唐道远在收购时很神秘,从不提它们的用途,这让当地人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短短几个月时间,唐道远几乎把全县的竹屑都收完了,竹屑的收购价格也由最初的每吨100元上涨到300多元。

唐道远仍觉得“不过瘾”,又把附近甚至江西的竹屑都一卡车一卡车地拉了过来。扔出的钱有好几百万,不仅吓坏了家人,就连最好的朋友都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你这个公司怎么成了专职收破烂的?”唐道远却乐呵呵地说,竹屑是宝贝,他搞出来的东西绝对是俏货。

他去日本考察的时候得知人家进口竹子废料是要做塑木,塑木主要用于地板的制作及一些公共设施和工程上。除竹屑外,还掺有废旧塑料,至于这些材料如何配比制成塑木,属于商业机密,对方死活不肯透露。要买实用专利,需要掏一笔巨款。

但这并没有难倒唐道远,拿着一些塑木板回到广德以后,他就决定立刻上马这个项目。当时中国市场还没有塑木的规模化生产,正处于摸索阶段。塑木的两种主要原材料,竹子废料和废旧塑料在国内都很容易买到,而且成本比日本低得多,他决定抢占市场先机。2008年2月,经过向国内一些新材料专家请教和反复试验,唐道远的公司终于研究出了有关配方和其中的关键生产技术。

接着唐道远马上用100万元从国外引进两条生产线,开始日夜不停地生产。可是产品出来后,却让父亲大失所望。原来被儿子夸得很神奇的“洋玩意”就是一块很普通的板子,毫无特殊之处。

当唐道远想把这些塑木产品卖到日本市场时,却发现根本没人愿意接受――他们担心中国货的质量无法达到日本客户的要求。唐道远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但是产品已大批生产出来,一下投进去好几百万,卖不出去会倾家荡产的。到底可以卖给谁呢?

正当唐道远焦虑不堪时,忽然在电视里看到北京正忙于修建奥运会场馆的新闻,他顿时兴奋起来:何不到那里试试?

因为塑木的原材料取自废料,环保节能,与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的口号十分契合,有关负责人对此很感兴趣,后经专家多次检测,发现这种“竹塑”中不含普通压缩板里常见的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强度也非常好,各种技术指标完全符合要求。最后,唐道远的塑木被奥组委选中作为户外地板铺设在鸟巢的人工湖边。

唐道远很兴奋,不仅因为做成了一笔大生意,更因为他生产的绿色环保新材料用在奥运工程的建设中,这本身就是对自己产品质量最有权威的肯定,比做什么广告都有说服力。

年销3亿,小竹屑做成大产业

奥运会过后,不少客户找上门来,仅来自国外的订单就达2600万美元。2008年年底,唐道远研制的“户外用竹塑复合型材(WPC)”产品荣获“安徽科学技术研

究成果”和“安徽高新技术产品”称号,可谓双喜临门。更令唐道远高兴的是,他申请的有关发明专利,也于2009年12月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2010年,唐道远又成为上海世博会户外绿地的材料供应商。在黄浦江边和世博公园主题馆一带铺设的塑木地板,全部都是他的产品。听说这些地板都是用竹子废弃物做成的,很多西方记者非常惊奇,他们找到世博会户外绿地工程项目负责人朱跃斌。

朱跃斌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介绍说:“这种塑木集合了植物纤维和塑料的优点,可以依据需要做成各种形状。它不怕日晒雨淋,耐腐蚀,比较适合在室外使用,是一种防腐木的理想替代品,性能完全可与高档实木相媲美。相信这种绿色环保新材料,以后在各种大型场馆建设及百姓居家生活当中,都会大量应用。”其间,一些欧美客商专门赶到唐道远的生产车间考察,有人直截了当地问:“用你的板材做出的东西结实吗?”为打消客人对塑木强度的疑虑,唐道远当场做了个很有趣的实验。他指挥工人迅速架好龙骨,然后把两块板子铺在龙骨上。让叉车从上面碾过去,希望以此证明用废料生产的板子能抗压。当时很多人都为他捏把汗,像普通的泡桐、柳木、松木等制成的这种薄板,4.3吨重的叉车碾过后很容易破裂。然而,尽管重重的叉车来回反复碾压,下面的塑木板却纹丝不动,别说断裂、破损或变形,甚至连一点弯曲都没有。

唐道远还告诉客商们,这些产品经过10年的风吹雨淋日晒以后,如果发生破损想更换,可以回炉再造,循环利用。其实方法很简单,回收后将其进行破碎,重新添加配方,这些废料就又变成了新材料。

原来只愿委托唐道远收购竹子废料而不愿进口塑木成品的日本客商,这次反而抢在其他商人前面,第一个下了大订单。欧洲客商更看重这种能有效节省森林资源的实木替代品。在西方,凡是能贴上“环保”标签的产品,即使价格稍高一些,在市场上也很容易受到消费者追捧。

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来自国外的订单雪花般飞来,唐道远的森泰集团也在新材料行业中声名鹊起。2011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塑木地板,供货相当紧张。唐道远几年的竹屑库存几乎全部用光,他不得不派出多路人马,远赴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大量收购。

现在,唐道远的塑木生产线已由最初的两条发展到57条,产品远销欧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的销售额高达3亿多元。

除竹子废料外,现在唐道远还能用木屑、稻壳、棉花茎秆等植物纤维加废旧塑料生产另一种塑木新材料,经权威部门测试,质量与“竹塑”不相上下。

如今唐道远的森泰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塑木生产厂家,昔日生产竹制品的同行有的倒闭,有的还在为每年一两百万的利润沾沾自喜时,他收获的利润已高达1亿元。

而唐道远看重的并不止这些,这位环保发烧友说:如果全国的竹木屑、稻壳和植物秸秆都得到有效利用,节约的木材,就相当于每年为国家造一座100多万亩的大森林!

上一篇:全国首例汽车“整车更换”案追踪 下一篇:创业失败的五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