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题中来 到高考题中去

时间:2022-05-31 02:22:53

从高考题中来 到高考题中去

高考考查的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知识和解题方法,浙江省高考数学卷涉及的知识点一般会占《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数学部分)所列知识点的75%左右,而且不同年份的高考卷考查的知识点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命题者常常会对高考陈题进行改编,使它们“脱胎换骨”,成为新的试题. 主要的改编方式有四种,接下来,我们就逐一进行分析.

改编方式一:改变题干,不改设问

命题者有时会改变一道题的题干——比如设置一个新的函数解析式,但不改变题目的设问.这种改编方式在高考命题中最为常见.

例1 [2010年高考数学湖北卷(文科)第21题] 设函数f(x)=x3-x2+bx+c,其中a>0,曲线y=f(x)在点P(0,f(0))处的切线方程为y=1.(1)确定b,c的值;(2)设曲线y=f(x)在点(x1,f(x1))及(x2,f(x2))处的切线都过点(0,2),证明:当x1≠x2时, f′(x1)≠f′(x2);(3)若过点(0,2)可作曲线y=f(x)的三条不同切线,求a的取值范围.

例2 [2007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第22题] 已知函数f(x)=x3-x.(1)求曲线y=f(x)在点M(t,f(t))处的切线方程;(2)设a>0,如果过点(a,b)可作曲线y=f(x)的三条切线,证明:-a

分析:例1这道高考题的第(3)问其实来自例2的第(2)问,比较可知,例1的第(3)问与例2的第(2)问都提到了过某一点可作曲线的三条不同切线,并要求根据这个条件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其设问方式是一致的.但曲线所对应的函数却不同,例2中的函数是具体函数f(x)=x3-x,例1中的函数则被命题者设置为含参函数f(x)=x3-x2+bx+c.这种改编方式就属于“改变题干,不改设问”.

改编方式二:条件设问,交换位置

交换高考题中的条件和设问的位置,从而构造出一个新的试题,也是命题者常用的改编方式之一.

例3 [2009年高考数学全国大纲卷(理科)第6题] 设a,b,c是单位向量,且a·b=0,则(a-c)·(b-c)的最小值为

(A) -2 (B) -2 (C) -1 (D) 1-

例4 [2008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9题] 已知a,b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c满足(a-c)·(b-c)=0,则c的最大值是

(A) 1 (B) 2 (C) (D)

分析:单位向量、数量积、夹角、模的最值是向量问题永恒的“主题”,以此为背景的高考题层出不穷.原题例4的条件“(a-c)·(b-c)=0”被改编为例3的设问“求(a-c)·(b-c)的最小值”,而例4中要求解答的“c的最大值”则被改编为例3的条件“c为单位向量”. 条件设问一交换,一道崭新的试题由此产生.

改编方式三:转换背景,保留实质

命题者常用的另一种改编方式是转换问题的背景,但不改变其他条件和设问.这种改编方式常见于解析几何问题,命题者把圆改成圆锥曲线,把圆锥曲线改为圆,或者把一种圆锥曲线换成另一种圆锥曲线,就得到了新的命题.

例5 [2009年高考数学辽宁卷(理科)第20题] 如图1所示,椭圆C过点A1,,两个焦点为(-1,0),(1,0).(1)求椭圆C的方程;(2)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例6 [2004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理科)第17题第(2)问] 如图2所示,过抛物线y2=2px (p>0)上一定点P(x0,y0) (y0>0),作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当PA与PB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时,求的值,并证明直线AB的斜率是非零常数.

例7 [2005年高考数学江西卷(文科)第21题第(1)问] 如图3所示,M是抛物线y2=x上的一点,动弦ME,MF分别交x轴于A,B两点,且MA=MB. 若M为定点,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分析: 例5这道高考题的第(2)问同时参考了例6、例7这两道高考题.

和例6相比较,命题者把抛物线背景改成了椭圆,用具体数值代替了字母,其他方面几乎没有作改动.两题的条件都是过圆锥曲线上的定点作两条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且这两条直线的斜率互为相反数.两题的设问都是联结两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要求证明该直线的斜率为非零常数.这两题的解法也是相同的,都要联立圆锥曲线与直线的方程,根据韦达定理求出其中一个交点的坐标,再由两条直线斜率互为相反数求出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最后根据两点的坐标确定所求直线的斜率.

在例7中, 由MA=MB可知AMB (见图3)为等腰三角形,故∠MAB=∠MBA. 又A,B在x轴上,所以∠MAB+∠MBx=π,所以ME与MF的倾斜角互补,斜率互为相反数.比较可知,例6和例7几乎完全一样,其解题思路和方法也基本相同.

改编方式四:穿上“外套”,沿用解法

有些经典的数学问题题目简洁,解法多样,在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命题者会给这类题目穿上各种“外套”,把它转变成新的试题.但层层“剥壳”之后,我们会发现,经典问题的解法就是解决新问题的关键方法.

例8 [2009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20题] 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对任意的n∈N*,点(n,Sn)均在函数y=bx+r (b>0且b≠1,b,r均为常数)的图象上.(1)求r的值;(2)当b=2时,记bn=2(log2 an+1) (n∈N*),证明:对任意的n∈N*,不等式··…·>成立.

例9 [1985年高考数学上海卷(理科)第8题] 求证:(1+1)·1+·1+·…·1+>.

分析: 例8看似是一道创新题,但它的第(2)问其实来自例9. 例9看似平凡却意蕴丰富,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放缩法、构造对偶式、构造数列等方法解决,其实质就是考查通项公式为1+的数列的前n项之积与的大小关系.

对例8的第(1)问,由an=Sn-Sn-1 (n≥2)可得{an}是以b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再由=b解得r=-1,由此可求得an=2n-1,所以bn=2n (n∈N*). 因此,例8的第(2)问就转化为证明··…·>成立,即考查通项公式为1+的数列的前n项之积与的大小关系.

两题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列的通项公式不同,其证明方法是完全一致的.命题者给例9穿上了厚厚的“数列”外套,将它转变成例8,使其看上去复杂了很多.

通过上面的叙述,相信你已经明白了我们的良苦用心. 这些高考题看似不同,其实彼此间存在着很多联系,如果我们能进行对比分析、归类总结,就能举一反三、从容应对. 因此,在高考复习时,除了要重视教材,还应该重视研习历年高考真题,并有意识地注意以下几点:

(1) 在解答高考真题时,不能仅满足于求出问题的答案,而应该关注三个问题:解题思路是怎样获得的?有没有其他解法?哪种解法更简捷?

(2) 当遇到难题时,要问问自己:题目到底难在哪里?它考查了哪些知识点?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可以套用到这道题中吗?

(3) 做完高考真题后,我们要想想:以前做过类似的题目吗?如果能找到和这道高考题类似的题目,就拿来比较一下,找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是条件不同问题相同、条件相同问题不同,还是题目不同解法相似?

(4) 不要孤立地看待一道道高考题.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考查同一个知识点的问题的表述有哪些不同?反过来,不同的表述对应了哪些相同的实质?考查不同知识点的高考题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解题思路有没有可能互相借鉴?

希望同学们能在这样的研习过程中,一点一滴地训练自己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提高数学解题水平.

上一篇:微博时代政府网络形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利安人寿:信息化须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