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浅谈

时间:2022-05-31 01:01:13

“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浅谈

【摘要】《煤矿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对地质类专业和非地质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煤矿地质学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P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71-01

前言

《煤矿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和非地质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集理论、生产实践和地质研究于一体的的实用地质学教程。它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普通地质学的内容,又重点阐述了影响煤矿建设中的地质因素,专业性突出[1-3]。开设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弄清煤矿中出现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解决煤矿建设、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地质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用性和方法性。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4],要靠老师的正确引导:首先,要摒除学生单科单教材的思想,上课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学以致用,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从多角度有目的去解决问题。对于一群刚过20岁的学生来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往往缺少的是耐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猎奇心,使师生间能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

2.注重灵活的教学方法

2.1将理论融入到课堂实验

在《煤矿地质学》教学中,安排有矿物、三大岩石的课堂实验,很多时候学生是基于看热闹的心态去看待实验,往往不能将课堂讲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起来,好奇心过后就觉得枯燥无味。如何扭转这种现象,将课堂教学与实体融为一体,让学生能从实验课中对岩石、矿物特征有所认识,就需老师加以正确引导。在学生观察矿物标本时,要给他们详细讲解矿物的性质,特征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如在研究煤层顶底板岩性时,要注意岩石的岩性、还要注意岩石中是否含有高岭石、蒙脱石等矿物,这些是水敏性矿物,遇水会膨胀,出现底鼓现象,影响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破坏巷道,给运输来带困难;当煤层顶板为页岩、泥岩等致密岩石,对煤层瓦斯的封盖非常有利,当煤层顶板为粗砂岩、砾岩时,对瓦斯的封盖效果差,有利于瓦斯的逸散。因此,结合岩石、矿物标本向学生进行感性知识的传授,让他们有目的的去学习,这既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起到巩固原先学到的理论知识。

2.2从野外实践中将理论升华

《煤矿地质学》中的的野外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野外认识实习,不仅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学校所选的实习地点嵩山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称,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期间更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等,构造特征显著,在这个地区的实习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这些野外地质构造现象,同时要求他们能绘制嵩山大背斜要示意图,含煤地层的剖面图等,这些野外实习可以综合考察他们对地质信息的获取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能将平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品质。

2.3将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

将煤矿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地质构造问题作为案例对进行详尽讲解,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能够和生产现场紧密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6]。瓦斯爆炸、矿井突水,对煤矿来说是最大的两大隐形杀手,在煤矿事故中占了80%以上。让学生把历年来发生的煤矿事故进行统计,找出事故的原因,死难人数,发生比例,用数据敲响警钟,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激起他们的学习斗志,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他们明白,学习这门课这些不仅是应尽的义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3.注重教改进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现在是高校最常用的授课方式[7], 它具有携带信息、量大、传授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传递大量的教学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瓦斯爆炸和矿井水防治章节中,可以用播放短片的方式让学生看到瓦斯爆炸、矿井突水发生的瞬间性和危害性,从视觉上对他们起到震撼作用,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与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指出,如师生间的交流明显减少,学生只满足于多媒体带来的视观感应,忽略了自身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时间久了就会降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情况在传统教学上是不会出现的。因此,针对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缺点,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互补,实现教学效果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昌荣, 赵福祯, 刘坚.地质学基础[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2]杨盂达, 刘新华, 王瑛等.煤矿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0.

[3]车树成,张荣伟. 煤矿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

[4]许福美,吴超凡,吴志杰.《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2):105-108.

[5]王文峰,曾勇, 郭英海等.实用型“煤矿地质学课程建设[J]. 中国地质教育,2007,(4):135-137.

[6]曾勇, 郭英海, 朱炎铭等.“煤矿地质学” 课程内容的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5,(2):16-18.

[7]童柳华.“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37.

上一篇: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刍议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式方法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