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时间:2022-05-31 10:27:14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民族民族院校现行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常规模式入手,提出在民族院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构建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良性机制,使其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法;学校社会工作

目前,我国高校已初步建立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依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个体恶性事件在媒体上的持续发酵折射出社会对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的担忧,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既是现代大学强化育人功能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应社会大众吁请的情势所需。反观现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我们发现,其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防护技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在预防、干预和处置个体心理危机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效用和价值遭遇实践困境。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及其实践困境

从全国高校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的。2000年,国家教育部党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此为起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普及并不断向纵深发展。[1]《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3]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文件中首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同列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手段。[4]在国家相关部门指导下,我国各级各类高校立足各自实际,构建起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并逐渐完善,民族院校和全国其他高校并无二致。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一般模式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有两大模块:心理健康教育(即心理健康通识教育)和心理咨询(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笔者检索分析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院等10所民族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发现,现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格局和工作模式基本一致,主要包含内容:

1.组织管理。以学校党委(行政)名义出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方案、规定或指导意见,从制度层面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组建专项任务领导小组或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指导)委员会指导相关工作及检查、督查工作活动落实情况。

2.结构设置。学校设立专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名称各不相同,职能基本一致),一般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处)、思政教育部门或设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医学类等专业的二级院系。学校按照“校级有教育和咨询中心、二级学院有心理辅导员、班级有心理委员”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组建专兼职工作队伍。

3.活动内容。主要活动包括:为入学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问卷等形式进行心理测评;开设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专兼职人员在工作日开展坐班式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开通专门网站提供网络匿名咨询服务;学校党群系统学工部、宣传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及相关大学生社团(如心理学社、社会工作专业社团)等联合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心理咨询游戏和“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等各类活动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从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整体运作来看,其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评估、学生心理调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实践来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工作主导价值理念的先天缺陷在面对复杂“社会情境”[6]时自然暴露出来,导致其实践功效未能达到制度设计的预想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主动性。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普遍采取‘被动等待’的工作形式,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然而,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独立性和闭锁性是青年大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由于闭锁性心理特征的存在及对心理咨询的认识的偏差,许多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心理困惑和烦恼,往往选择向朋友倾诉而不愿意到心理咨询部门寻求老师的帮助”。[7](p74)一些学生在遇到诸如两性、家庭矛盾等私密性问题的心理困惑时,很少主动向本校“坐班式”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一部分高校开展的网络咨询可缓解此矛盾,但是一旦学生选择沉默,网络咨询模式同样形同虚设。

2.重咨询而轻介入。各高校咨询服务中,一般由专业或兼职咨询人员采取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方式,通过聆听、引导和启发的方式,结合来访者心理特点同其交流,促使其摆脱不良心理、情绪等。一般来说,此种方式是为寻求咨询学生提供有效服务的不二之选,但是各高校咨询人员轮流排班的工作模式使得此项工作预期成效大打折扣。咨询教师只负责其值班日的咨询任务,对一些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来可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但此种模式面对对一些心理重度和极度不适的个案时收效甚微。

1.缺乏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构建完备的学生心理健康和咨询机制,实现对在校学生的全覆盖服务,需搭建统一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现有模式下,“班主任、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三支队伍分别承担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部分职能,班主任、辅导员负责对单位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的动态观察监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兼职人员利用专业知识为求助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以化解心理危机。但实际上,各民族高校尚未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沟通平台,彼此无法共享各自掌握的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预警性、动态性信息,因此导致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一些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而出现心理健康状况恶化(重度抑郁症、精神错乱等精神类疾病)的情况,甚者出现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恶性事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摆脱消极心理情绪为主要目的,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对心理不适学生的辅导治疗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天然缺乏“介入性和干预性”的价值取向,有加其呆板的科层化运作方式,致使其功能有效性衰减。学校社会工作独有的理念和价值恰能弥补传统心理教育咨询工作的上述缺陷。

二、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亲和性和差别

“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性的服务,协助学校改善学习环境,解决教育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完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正常成长;帮助学生发掘潜在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和挖掘潜能”。[8](p195)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具体操作手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的亲和性和互补性为其合作提供了基础。

(一)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亲和性

1.两者理论基础的一致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该学科从产生之初就确立了为人类心理健康为目标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同时心理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和心理咨询、治疗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尤为重要的是,“认知发展、学习理论等心理学知识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心理学的发展(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技术。心理学是微观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心理学、变异心理学、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理论都指导了社会工作实务”。 [9](p228) 同样,心理学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性理论来源。

2.两者功能目标一致。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建设者和可靠社会主义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其旨为学生养成健康心理意志品质和良好个提供专业支持。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致力于改善学校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以克服其成长中的困难,实现个人社会化和学校教育的目标。[10]二者均着眼于服务学校育人工作,功能目标取向总体一致。

(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差别

1.问题归因取向不同。学校社会工作将学生心理不适或心理问题归因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结构性压力来源),“坚持社会学取向的科学家认为,在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中,外界环境张的压力源起到了重要的致病作用。也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相关的种种问题,经常使人处于压力状态下,这些压力源极可能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11] “与心理学主要采用疾病和医疗视角不同,社会工作认为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导致了困境”,[12](p35)社会工作认为,常见压力源有: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人际关系的冲突)、社会压力源(生活环境变化较大)、文化性压力源(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改变造成的刺激或情境)等,[13](p261)上述压力源往往交叉叠加作用,而非单一化呈现。“社会学取向强调外在的要求和压力源,心理学强调个体如何评价外在要求”。[14](p59)。

2.作用模式不同。社会工作主张在消除个体面临的结构性压力源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学校、社区及社会资源力量帮助案主形成正确认知,帮助案主提高获取用于自我发展的社会资源的能力,激发发展潜能。“心理学家一般是以个人为工作对象,将与工作对象有相当深入的关系,有时变成了心理治疗员”,[15](p147)其倾向于从主体层面单一着力,强调主体性的自我恢复能力,通过与案主沟通促使心理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而较少触及其面临客观困境。

学校社会工作强调“人在环境”理念和“助人自助”理念,以“自助”能力提升为核心目的,激发学生个体自身发展的潜能和其运用资源的能力。“社会工作者特别感兴趣的是当事人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关系,是运用社会资源化解当事人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学校社会工作强调把社会工作的原则、方法与技术运用到学校环境中,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协调合作,协助学校形成“教”与“学”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习得适应现在与未来的能力。[16](p75)

学校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问题归因和作用路径不同,但其各自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二者可相辅相成,合力发挥作用。张大均教授在分析了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后提出的一个新的专业名词: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即将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全面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思路推进二者结合不无启示意义。

三、民族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在探讨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未来前景时,必须正视的现实是:社会工作尚处在发展阶段,学科体系构建虽已具雏形但其社会影响力有限,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还未能被学术界和决策者所普遍认可和接纳。所以,有学者设想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嵌入”大学生工作体系中,以改造学校学生管理教育生态的尝试尚缺乏实践基础。笔者认为,若要推动学校社会工作融入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必须坚持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主导地位,以此为基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法和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融合模式。

(一)初级模式——将社会工作理念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一要将社会工作理念引入高校学生工作制度的上层设计中,“可以利用社会工作的独特理念原则和方法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中理念和职能的缺失”。[17] 学校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理念强调,无论是对学生心理问题根源分析还是对其介入手段的选择均以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作为切入点,可有效克服传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法的单一性取向。二要将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内容充实进“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额 工干部”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中,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嵌入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不仅能够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健全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还可以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手段”。[18]从一定意义上讲,辅导员“谈心”工作就是在做个案社会工作,在谈话的过程中,辅导员除了坚持一贯的真诚、尊重原则之外,如若将社会工作中的“接纳、案主(学生)自决、个别化、保密”等交流沟通技巧融入其中,更有助于其工作开展。[19]学校社会工作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格局中,可有效弥补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和方法的缺位,这同时也必然要求学生工作者进行角色重塑和高校学生工作功能拓展和延伸。[20]

(二)融合模式——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并行交叉。

沈黎提出,对于学生问题日趋复杂多元、学校原有心理辅导体系功能的有限性,学校社工与心理辅导老师相互配合可发挥巨大功效,学校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预防功能的发挥。[21]学校社会工作要真正发挥作用,需从制度层面确立社会工作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明确地位。笔者认为,需进一步理清学生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和心理咨询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工作职责。在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民族院校引入社会工作模块,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中心)”,充分调动教师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力量常态开展社工服务。高校需构建起以学校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三大功能模块作为构建基本支撑的创新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全面监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预警机制,对心理不适学生提供分层次教育咨询服务和社工干预。

1.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强调其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功能,通过通识教育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位学生掌握心理学常识和心理保健、心理调试的基本方法技能

2.心理咨询模块。此模块强调对心理不适学生的心理疏导功能,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定期为求助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咨询服务,并与各教学单位建立动态联系机制。在咨询服务过程中做好咨询日志撰写和建档工作,为分层次咨询服务提供依据,并与社会工作站(中心)建立全天候合作关系,可将已接受心理咨询但收效不佳的重点学生转送至社会工作站。

3.社会工作模块。此模块强调其在个体“问题”解决中的独特功能,特别是对一些出现心理极度不适的学生提供系统支持,根据差别化原则,采取“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方法提供介入服务,争取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尽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压力源,助其自助。

本文从分析相关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现状为切入点,提出将社会工作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体系,并提出了以“三大功能模块”为构件的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这仅是初步设想,对此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还须深入思考,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以注[2]、[3]及以下等文件为标志,《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党〔2000〕21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3]《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

[4] 同[2].

[5] 此资料从各高校网站提供信息整理而来,机构具体名称和实际可能有差异.

[6] 社会学术语,主要指复杂社会文化因素对制度的反向约制作用,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7]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7(74).

[8] 卢谋华. 中国社会工作[M]. 中国图书出版社, 1991(195).

[9] 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28).

[10] 文军.学校社会工作论略[J].社会,2003(1).

[11] 伍麟、车文博、郭增花.应激的多视角解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3).

[12] 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5).

[13] 李虹.健康心理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61).

[14] 伍麟、车文博、郭增花.应激的多视角解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3).

[15] [美]O·威廉姆·法利等著.隋玉杰译.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6] 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7] 林梅,程毅.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重塑与功能构建[J].学理论,2009(24).

[18] 谢一帆.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缺失的思考[J].社会工作,2009(5).

[19] 马林等.浅议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社会工作,2011(9).

[20] 程毅.嵌入、建构、增能: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拓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0(2).

[21] 沈黎,关于我国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几点思考[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院报,2004(4).

上一篇:与时俱进 永葆政治学科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