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之富,不如德之高

时间:2022-05-31 07:22:47

稚子皆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而北京市某中年男子在自己轿车被快递员轻微碰撞后,不但不给对方补过的机会,而且施加暴力以泄一己之愤。如此藐视他人权利,哪怕拥有再多财富也填补不了道德的漏洞。

苏格拉底曾言:“做痛苦的人,不如做快乐的猪。”猪之所以无忧无虑,是因为不通晓君子之礼只知物欲。要成为君子,必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倘若一个人只知鲁莽,只在乎私欲,做事不思将利及人,那又与猪何异?故我认为:财之富不如德之高。

著名社会学家夏学銮指出:时代决定心态,心态照映时代。这个经济几何式增长的时代难免影响人们的心态。中年男子掌掴快递小哥,恶言相向,将其浮躁穷欲的内心阴暗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虽说快递小哥有错在先,但施暴在后的中年男子实在过分。难道事情没有更妥帖的处理方式吗?当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浮躁成风,风干了儒雅,现代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中心灵的安宁难以寻求,会不会涌现更多的“中年男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应当遵纪守法,为事情寻求最优解决方法,而不是以“两败俱伤”作结。

徐悲鸿先生的殷切告诫仍在耳畔:“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中年男子竟敢如此猖狂,必然是骨子里有一股傲气所致。人常道“财大气粗”“有钱腰杆直三分”,能于北京安身立命固然是本事,何不将本事建于道德之上?“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如是说。钱票子再多,终究是纸,唯有高尚节操能得以不朽。君可知,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苏轼不以才气换功名,一心匡扶正义。“何妨吟啸且徐行”,他优雅从容,“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不忘初衷。正是体内一股正气,才让他甘于两袖清风。发家致富是人生的一半,而德才兼备才是完满的人生。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个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方得立于不败之地。故王健林十年如一日,低{行善,扶持青年创业;余彭年毅然捐出百亿身家,更不论巴菲特,盖茨……正是他们以自律、善良、道德来约束自己,才成就了他们的神话。那么这位中年男子又何以视他人权利为草芥,弃道德如敝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诟病中年男子行为的同时,我们也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拂尽世俗尘埃,远离浮躁纷扰。万钟加之于身,也要秉持厚德于心。切记:财之富不如德之高。

【评点】

本文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即“财之富,不如德之高”。前半部分简要概述核心事例,提出个人见解,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引用、类比、反问增强了说服力。后半部分强化分论点,列举苏轼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点出“德才兼备才是完满的人生”;四位慈善富豪的事实论据与中年男子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告诫人们有财富更要有德行。纵观全文,层次清晰,论证层层深入,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精准有力。结尾再次批判中年男子的行为,并扣紧中心论点。 唐春英

上一篇:坚守本心,不忘初衷 下一篇:人一活动就会暴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