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疗法在躯体形式障碍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31 01:59:10

内观疗法在躯体形式障碍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内观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内观疗法分为集中内观和分散内观两大类,集中内管需与外在环境隔离一段时间,每天进行;分散内观则是集中内观的基础上让被治疗者回到日常生活中继续治疗,每周1-2次,每次1-2小时,对治疗前后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68例病例,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9.3%。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治疗难度大,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通过内观疗法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内观疗法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1]。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压力的加大,各种原因引起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多,但大部分人不愿到精神病医院求诊,辗转各大医院到处求医,反复检查,长期反复大量的用药,但收效甚小。内观疗法通过非药物的方法,达到了改善躯体症状的目的,减少了滥用药物的现象,而且操作简单易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98例,年龄19岁-57岁,平均43.8岁,所有病例均排除神经症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无严重躯体疾病,均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

1.2方法内观法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法有集中内观和分散内观两大类。集中内观需与外在环境隔离一段时间,每天进行;分散内观则是让被治疗者回到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治疗,每周进行1-2次,每次1-2小时,以最近发生的事为主,继续原来的集中内观时的做法,疗程一周。

2结果

内观疗法配合药物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患者提高了治疗依从性,住院天数减少了平均4-7天,总有效率达到了89.3%。

3讨论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身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2]:躯体化症状表现复杂,呈多部位多样性特点,可涉及任何器官和功能,可模拟任何一种疾病表现。常见症状是疼痛、疲乏无力、头晕、呼吸急促、腹胀等,还可以表现为消化不良、腹泻、咳嗽、行走困难、小便困难、晕厥或意识丧失等。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儿童组腹部不适最多,青少年组更多地表现为头痛。其他,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常桂花[3]等分析研究,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点。①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孕妇暴露于有显著意义的应激时,就会增加其体内胎儿对这种应激反应的危险性,增强后代应激反应系统的敏感性。②人格基础:很多研究表明躯体形式障碍发病有其一定的人格基础,此类患者具有较高的躯体先占观念和疑病观念,被动依赖、孤僻、冷淡、对人疏远、心理变态、偏执性、疑病、易激惹、自我为中心、自制力差、行为等。③生理因素:研究发现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存在脑干、网状结构的注意和唤醒功能的改变。很多研究还发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出现感觉阈值下降、感觉敏感性增强,导致患者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异常。④心理与社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躯体形式障碍与创伤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儿童期创伤对躯体化障碍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受严重虐待的儿童及青少年人群比其他人群更易发生躯体形式障碍,慢性压力可增强自主神经活动。⑤家庭因素: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等均较正常人群差,他们不能从家庭成员之间得到足够的帮助和支持,也不能与其他家庭成员有效的沟通情感,比较压抑,常有失败感,对家庭内部的聚会活动较少产生兴趣。儿童在成长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得不到肯定,会产生孤独、自卑、紧张、被遗弃感;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会使儿童产生幼稚、依赖感,导致这些儿童在成年后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可能是躯体形式障碍的易感因素。

内观疗法是日本的心理学家吉本伊信先生在1953年确立的。内观疗法最早发源于佛家的净土真宗,内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对自己的观察。内观疗法的治疗机制[4]是通过内观使患者对人生的再体验、对恩情的再体验、对人生的再定义,使患者在内观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过去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理解和反省,产生健康人应有的做错事后罪恶感、羞耻感,与亲人朋友之间的连带感,对世界和他人的信任感,通过内观患者对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进行调整,提高同他人的共鸣协调和自我控制能力,使自己情绪行为变得稳定,各种精神症状减轻。

内观疗法受环境影响小,在自己家也能进行,内观疗法可以使人学会换位思考,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现代心理治疗方法逐渐趋向于整合,对于不同的治疗对象,内观疗法也必然会和其他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整合或并用,以缩短疗程和提高疗效。内观疗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内观疗法需要挖掘患者心理深处的原因,因此对指导者的要求较高;内观疗法讲究内观者自己的领悟,因此过程及结果都因人而异,对内观者本身也有较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中利用内观疗法,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新立.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J].中医研究,2013,26(5):38-39.

[2]朱亚宏,刘五华.认识躯体形式障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1):59-60.

[3]常桂花,孔伶俐,刘春文.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3,40(1):46-48.

[4]张莹波,陈俊,王祖承.内观疗法的应用与发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1):61-63.

上一篇:微创桥接钢板治疗四肢骨折体会 下一篇:GLU在两套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的比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