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职业安全健康重大事件回顾

时间:2022-05-30 10:57:38

国际职业安全健康重大事件回顾

法规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家庭工人体面劳动公约》

2011年6月16日,出席国际劳工大会的代表以396票赞成、16票反对和63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家庭工人体面劳动公约》。该公约明确规定家庭工人应当享有正常的工作时间、产假、失业保险和年假等权利,以改善全球近1亿家庭工人的工作条件。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表示,家庭工人应当有权利、有声音、有渠道享有体面的生活和工作权利,而现在许多家庭工人处于近乎被强迫劳动的境地。公约的通过对于家庭工人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们再也不能够被看作二等劳动者。

欧盟化学品新规定开始实施

2011年1月3日为欧洲所有与化学品制造和进口相关的企业在某一种化学品投放市场的一个月内向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报告的第一个截止日期,标志着欧盟化学品新规定开始全面实施。2010年12月1日,欧盟关于化学品分类、标识、包装和报告的新规定(REACH)开始生效,所有与化学品制造和进口相关的企业在某一种化学品投放市场的一个月内,须请求将此种化学品列入新制定的“分类和标识清单”。2002年,一项国际协议统一了化学品的标识和包装方法,欧盟通过立法指导其成员国执行这一协议。这项立法自2010年12月1日起适用于各种化学物质,自2015年6月1日起适用于化学混合物。从事下列一种或多种业务并将化学物质投放市场的企业须上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制造欧盟REACH规定需要注册的化学物质;进口欧盟REACH规定需要注册的化学物质;制造或进口归入危险类的化学物质,无论其数量多少;进口含有危险化学物质的混合物,无论其数量多少;进口含有欧盟REACH规定需要注册的化学物质的物品。

美国井下布撒岩粉最终规定

2011年6月21日,美国联邦矿山安全健康局关于保持煤矿井下岩粉不可燃成分含量的最终规定。这项新条例是根据该局对若干起煤矿井下进风巷煤尘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关于为预防进风巷煤尘爆炸岩粉制订布撒新标准的建议》制订的。2010年,美国联邦矿山安全健康局了应急暂行标准。新“最终规定”保留了应急暂行标准的规定,要求全国烟煤矿井中所有工作区域的粉尘中不可燃成分必须保持在80%,且在风流中含有瓦斯的情况下,须按每0.1%的瓦斯含量在岩粉中增加0.4%的不可燃成分。“最终规定”将井下所有区域的粉尘不可燃成分由原来的65%提高至80%。美国联邦矿山安全健康局认为执行“最终规定”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

美国建筑业火工品使用新标准

2011年9月,美国安全工程师学会了修订后的《运输、储存、处理和使用商用火工品的安全要求》(A10.7)。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和建筑物拆除业的承包商、工人以及相关设备制造商,但不适用于烟火、轻武器弹药,以及爆炸紧固铆钉、爆炸紧固螺栓、爆炸力驱动工具等建筑器具制造业。该标准提供了使用商用火工品的最新的最佳做法,可用作建筑和建筑物拆除行业使用与处理相关火工品的指南,以充分保障火工品的安全。

英国出台《因工死亡案件执法联络协议》修正案

2011年10月,英国开始实施《因工死亡案件执法联络协议》修正案。该修正案是在2003年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了若干变更,其中一项重大变更是,在某些情况下,在验尸之前就可以对因工死亡案件进行。而在此之前,此类案件只能在验尸完成之后方可。新修订的《因工死亡案件执法联络协议》由皇家检察官、警方、健康安全执行局和地方政府协会共同执行。该协议修正案将会提高定罪率,将违反安全健康法规导致工人死亡的企业主绳之以法。此前,建筑企业主因违反安全健康法规导致工人死亡案件的定罪率仅为30%左右。英国健康安全执行局的调查结果表明,建筑业70%的死亡事故是由于管理失误造成的。由于从死亡事故发生到法庭开庭审理要拖很长时间,许多企业主便采取让现有企业破产,再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类似的企业名称,另成立一家新公司,来规避罚款。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率先进行职业安全法规改革

2011年6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议会通过了《2011年职业安全健康法案》,以加强对工人的保护,并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为企业减负。澳大利亚联邦进行了为期3年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改革,昆士兰州率先通过《2011年职业安全健康法案》,成为澳大利亚各州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走向统一的“重要里程碑”。过去3年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各州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进行了广泛磋商,使其更为简单明了和统一。其中,“工人”的定义更为宽泛,涵盖了企业员工、承包合同工和分包合同工,并强制执行安全违章举证责任制。昆士兰州《2011年职业安全健康法案》,将使法庭能够对违反这项法案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在保障工人安全的同时,将为企业减少繁琐的手续,每年可为该州节省3000多万澳元(约合1.9亿元人民币)的费用。

安全科技

美国研发新型矿山救援机器人

2011年9月,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发出一种名为“双子星-侦察兵矿山救援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在井下涉过近半米深的水,在碎石堆上爬行,先于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对危险环境进行评估,协助制订救援计划,并能发现危险所在,帮助被困矿工脱险。

“双子星-侦察兵矿山救援机器人”采用遥控操纵,装有多个气体传感器、一台寻找幸存者的热成像摄像机和一台可以观察途中障碍物的云台摄像机。机器人除了能向井下救护人员提供其前进方向上的相关信息外,还能为被困矿工送去食物、呼吸器和药品。“双子星-侦察兵矿山救援机器人”能够应对井下几乎所有的危害,其电子器件都有防爆外壳,防止电火花引燃瓦斯等可燃气体,且其所有的控制装置均能防水,适于在水浸的巷道中作业。这个历时3年的研发项目,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出资,将于2012年底投入井下使用。美国联邦矿山安全健康局将是其主要用户。

美国要求所有煤矿装备高科技通讯和追踪系统

2006年1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萨戈(Sago)煤矿发生了一起导致12名矿工死亡的事故。随后,美国国会要求在全国529座矿井中,装备高科技通讯和追踪系统,且必须在2011年6月15日前完成。该系统旨在从下井之时就对矿工进行追踪,并使他们在爆炸发生之后也能与地面进行联系。在美国529座矿井中,有近半数矿井计划采用最新的无线和有线通讯技术,而其他的矿井则倾向于采用较为过时的泄漏电缆技术,通过井下关键区域敷设的泄漏电缆,将手持无线通话装置连接起来,并通过天线增强信号。泄漏电缆系统已几经改进,重点在于使其更能经受事故造成的恶劣条件。此外,制造厂商还在研发追踪井下矿工和运输设备的系统。有些系统加装一些部件,就能向矿工发出瓦斯和煤尘超标的警报,并向运输设备发出防止撞车的警告。

安全执法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欧洲国家加强控制酒后驾车

2011年12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欧洲国家加强对酒后驾车法规的执行力度,增加随机吐气测试,并加大对违反者的惩罚力度。欧洲所有国家都颁布了立法,禁止在酒精的影响下驾车。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将司机的血液酒精浓度限定在20mg/100ml以下,而且证据显示,这一标准的确能够挽救更多生命,但仍有3个欧洲国家没有限制血液酒精浓度,只有不到一半的欧洲国家规定的限度等于或小于20mg/100ml,马耳他和英国甚至允许80mg/100ml的酒精浓度。欧洲与酒后驾车相关的交通事故与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有许多改进的空间。

欧盟呼吁对加拿大的阻挠行为予以制裁

2011年6月中旬,出席《鹿特丹化学品公约》日内瓦会议的加拿大代表团单方面阻挠将硅酸镁石棉(或称“温石棉”)纳入该公约成员国事先知情同意的目录,尽管此举已得到该公约143个签约国中142个国家的支持,但联合国关于禁用石棉协议规定,只有全体一致同意方可纳入目录。加拿大代表团表里不一的欺诈行为,遭到了与会各方和国际环保活动家、科学和医学界知名人士以及加拿大民众的普遍谴责。鉴于加拿大对联合国关于保护弱势群体免受石棉危害协议的阻挠行为有增无减,欧盟呼吁对加拿大进行制裁。

美国审理最大矿难补偿案

2011年12月6日,美国第三大煤炭生产商阿尔法自然资源同意支付2.09亿美元,用于赔偿遇难矿工及缴纳民事、刑事罚款,从而结束美国司法部及劳工部对2010年该公司所属西弗吉尼亚州一座矿井爆炸事故的调查。2010年4月5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上大枝(Upper Big Branch)煤矿发生爆炸,造成29名矿工死亡。联邦法院的调查组在报告中认为阿尔法自然资源实施双重标准,长期欺瞒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查,最终使得矿井爆炸悲剧发生。负责该案件的西弗吉尼亚州联邦法院法官Goodwin II认为,这次巨额赔偿将引起所有矿业公司的重视,使其加大安全设施投入,重视员工安全。

新西兰就派克河煤矿事故提起25项刑事指控

2011年11月,新西兰劳工部就派克河(Pike River)煤矿事故向三方责任人提起25项刑事指控。每项指控若成立,三方责任人将被处以25万新元(约合125万元人民币)的罚款。2010年11月19日,新西兰派克河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导致29名矿工丧生。这是自1967年导致19人死亡的强人(Strongman)煤矿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以来,新西兰发生的最严重的采煤事故。虽然这起事故仍在调查之中,新西兰劳工部必须在法定为期1年的追诉时效期进行。调查此起事故的专家指出,派克河煤矿只有一个井口且通风系统存在严重问题,不足以排出井下瓦斯。时至今日,派克河煤矿井下空气状况仍不稳定。

美国5条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拯救了数千人的生命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曾遭到业界强烈反对的5条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已拯救了数千人的生命,并使数万人免受伤害。这5条法规的内容为:(1)一条要求棉纺厂减少粉尘的法规,在颁布后5年内使棉尘肺发病率降低97%。许多棉纺厂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发现新设备不仅降低了棉尘肺发病率,而且使生产效率提高了7倍。(2)一条要求制造厂对动力设备实行上锁挂牌的法规,每年可防止5万例伤害事故和120人因工死亡。(3)一条关于建筑工地挖掘作业的法规,使坍塌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40%。(4)一项谷物处理设施标准,使粉尘爆炸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95%。(5)一项煤矿监察法规和煤矿安全健康新标准,使煤矿事故死亡率下降50%。

安全文化

第世界职业安全健康大会通过《伊斯坦布尔宣言》

2011年9月11-15日,第世界职业安全健康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主题为“为未来创建一种预防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文化”。土耳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了一场“预防性文化劳工部长峰会”,芬兰、智利等33个国家的劳工部长签署了《职业安全卫生伊斯坦布尔宣言》,承认工人拥有健康与安全的工作环境的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一项社会责任,并承诺他们的国家将建立可持续的国家预防性安全健康文化。《职业安全卫生伊斯坦布尔宣言》的主要内容有:促进高水平的职业安全卫生是劳工部的责任,劳工部长必须确保将职业安全卫生纳入国家议程的优先事项,以及在连续的基础上建立强有力和持续的国家预防性安全卫生文化;建立和促进可持续的国家预防性安全卫生文化应当通过一个界定权利、责任和义务的体制加以保证,在该体制下,预防原则被列为最优先事项,各级政府、雇主和工人积极地参与确保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欧洲安全维保峰会”在西班牙召开

2011年11月22-23日,来自30个国家的250名代表参加了欧洲职业安全健康局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市举办的“欧洲安全维保峰会”。该活动标志着2010-2011年在欧洲范围举办的“健康的工作场所-安全维保”活动正式结束。在本届峰会上,欧洲职业安全健康局向与会者演示了“在线互动风险评估工具”(OiRA)。该软件可以帮助欧洲范围内2 000万家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开展工作场所风险评估。欧洲职业安全健康局还公布了泛欧洲的工作场所安全健康摄影比赛的获胜者名单,并颁发了奖金和证书。

联合国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

2011年4月26日,联合国大会为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举行了特别纪念会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强调,当前有必要就如何确保核能的和平利用及最大限度的安全展开全球辩论。切尔诺贝利事故使数十万人背井离乡,数百万人受到影响,整个欧洲笼罩在辐射云下,让全世界蒙上了阴影。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仅仅是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几个受影响国家的问题,也是全球共同的挑战。人们应当从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及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中汲取教训,认真审视核能安全问题,确保悲剧不再发生。

美国纪念“三角衬衫厂”火灾事故100周年

2011年3月25日,美国纽约“三角衬衫厂”火灾事故100周年纪念日。这起火灾吞噬了146名工人的生命,是纽约市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工业灾难,也是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工业灾难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为纪念“三角衬衫厂”火灾事故100周年专门发表公告,号召全国人民重拾惨案所激发的紧迫感,共同肩负责任,为美国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据美国纽约市消防局推断,这起火灾事故很可能是向废料桶中扔进未熄灭的火柴或烟头引起的。此次惨案之后,纽约州立法机构成立了“纽约州工人调查委员会”,对纽约市和本州其他城市的工厂进行调查,并对立法缺陷的补救措施进行报告,以防止事故隐患或因火灾、卫生条件和职业病导致雇员死亡。该委员会1915年的报告促成了纽约州劳工法改革,使纽约州成为“劳工改革方面美国最先进的州之一”。这起惨案之后,美国安全工程师学会于1911年10月14日在纽约市成立。

欧美举办以职业安全健康为主题的摄影比赛

2011年5月2日,欧洲职业安全健康局启动为期4个月的第二届泛欧洲摄影比赛,主题为“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重点关注风险预防,以展示雇主与雇工如何携手合作预防职业事故与疾病。本届活动还特为21岁以下的参赛者设立了“青年奖”。

2011年12月1日,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公布了“拍下它:每个人心中的安全工作场所”摄影比赛结果。这次摄影比赛是为了纪念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成立40周年,并希望以此活动提高公众的职业安全健康意识。同时,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举办了第二届职员摄影比赛,以展示他们认可的安全与健康的工作场所(押题图为获奖图片组合)。

澳大利亚举办第7届“全国安全工作周”活动

2011年10月23-29日,澳大利亚安全工作局举办第7届“全国安全工作周”活动,希望全国所有的劳动者能通过参与该活动,来关注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任何支持该活动的劳动者,只要通过注册登记就可以成为一名“安全大使”。“安全大使”需要在其所在的工作场所带头开展安全活动,传播安全知识。

重大事故

日本发生严重核辐射泄漏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了强烈地震和海啸,引发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25年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泄漏的核辐射物质扩散到核电站周围数十千米的范围内,污染了的空气、水、植物和动物,反应堆燃料棒还面临融化的危险。2011年12月16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成功地使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反应堆实现了冷关闭。该电站目前状况稳定,核辐射物质的泄漏也得到了控制。这是日本处理这一核电站事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使该核电站退役的关键步骤。

墨西哥一煤矿发生爆炸事故

2011年5月3日,墨西哥北部科阿韦拉州萨维纳斯煤矿发生爆炸事故,导致14人丧生。5月5日,《科阿韦拉日报》指控墨西哥劳工部长哈维尔・罗萨诺和劳工部、经济部的其他官员侵吞基础设施和煤矿安全项目资金,并在当地煤炭企业中。该报还揭露,萨维纳斯煤矿是在没有监管和任何安全设施的条件下获准开采煤炭的。

上一篇:特别重大事故及职业病事件回顾 下一篇:失控的炸药运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