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时间:2022-05-30 08:55:21

探讨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摘要: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众多,贯穿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算;控制

一、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一)工程概预算编制不合理

某些预算编制人员对工程情况调查、研究得不够深入、详实,抑

或是业务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所造成编制出的造价预算出现缺项、漏项等差错,无法全面反映和正确预测工程实施的费用支出情况。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造价预算在实际工程中丧失了应有的指导作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超预算行为成为建设单位迫不得已的选择。

(二)工程造价受到环境、市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工程之初所做的概预算虽然对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情况作出了预测并对预算留有余地,但还是不能做到完全准确无误,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工程造价很可能出现超预算。

(三)施工单位忽视了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不少施工单位将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看成孤立、静态的过程,仅仅

重点对招投标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的预算造价进行控制,从而忽视

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的控制,最后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施工阶段管不到位的表现主要有:没有真实地将工程造价同技术要求结合在一起考虑,为了建设完美的建筑,在施工中只重视技术和工艺,没有考虑到工程造价,不能去将在优化技术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同降低建筑成本有机的结合在一块考虑,尽早发现经济预算问题,等到工程竣工时发现就来不及。

(四)竣工结算控制不到位

竣工结算控制是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就要有详细健全的台帐记录,如材料上涨,工程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增减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等。工程量的计量,材料用量的核算对工程造价有连续性的影响,应求计算准确。但是很多时候,施工单位都无法严格的做到以上几点。

二、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一)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1.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投标报价时要考虑风险因素

投标报价时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格变化以及其它不定因素。计价规范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基本上是按图示尺寸计算,所有的工作面和工程量反映不出来的因素要在综合单价内考虑。

2.准确编制计价工程量

同一项目名称的分项工程,清单规则里包括的工作项目往往是多个定额项目的综合,要注意结合定额的项目划分和施工组织设计,将项目列全,防止漏算项目。在罗列分项工程的计价工程量项目时,要注意定额子目中的工作内容,防止漏项。计价工程量的计算是依据所使用的定额计算规则,所使用的定额不同,某些分项工程的计算规则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3.建立投标报价压价预警机制

以本企业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报价中标资料为依据,结合项目类别、投资主体、地区差异等因素分别制定造价最大降低幅度。造价最大降低幅度不应侵蚀直接成本和经严密测算的管理费指标,否则应考虑投标风险问题。

4.建立行之有效的投标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结合企业历史资料和当年工作目标编制投标费用年度预算,对其实行可控管理,并专设科目实行明细核算,便于对比分析,考核节余或超支;对投标费用实行与项目总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纳入投标工作考核目标;对投标人员的奖罚要与投标结果和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相挂钩,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依照项目评估结果确定。

(二)加强施工现场造价控制

1.审查优化施工方案

审查及优化施工方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主体工程开工前从若干个施工方案中选择一个技术上切实可行、施工期限能满足要求、施工质量能够保证、施工费用较低的方案,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便于我们对工程实施进行动态跟踪控制。

2.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与机械费用的控制

应在合理使用条件下,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凡超出定额用料的,必须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对于材料采购,应遵循“质量择优而买,价格择廉而购,路途择近而运”的原则,在把好质量关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做好采购计划,防止大量材料的积压和库存资金的大量占用。

人工费的控制关键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人工费用在整个施工期间作出合理预测。二是要依据项目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合理的人工用量定额。三是要根据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进行定员配备和劳动力安排,实际消耗工时数不得超过规定工时数。要根据施工进度、技术要求,合理搭配工种。在奖金的发放上,按照工人的实际工时计算,严格按劳取酬。

利用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要考虑一机多用。权衡设备购置及租用成本的比较,根据施工项目远近确定购置或租赁安排。在公司内部建立租赁市场,合理调配内部资源的余缺,公司内部不能解决的,可通过招标选择外部资源。

3.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签证是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应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变动心中无数。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多因素影响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图纸以外的工程内容,作为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为施工结算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结算时的扯皮。

4.索赔问题的处理

在索赔问题处理当中,现场签证项目的管理问题最大,所以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好现场签证项目的管理。施工单位在遇到签证问题时,要立即办理签证手续,同时做好现场第一手资料,为日后的索赔工作提供充足的证据资料。对已发生的索赔事件应及时、合理的地处理,把索赔问题搁置下来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有时会因积累的索赔工作影响承包商的资金周转,从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甚至造成承包方的经济损失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等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索赔工作要采取干净利落的手法,发生一件,处理好一件,不留后患,为后期工作排除阻碍。

(三)工程竣工后,进行成本核算

作好竣工结算,按照合同调整可调的价差,在竣工总价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作好竣工成本分析资料,为今后的工程提供参考依据。俗语说“会做不如会算”,施工单承接一个任务归根到底是为了得到经济效益,项目部的经营预算人员主要工作也是工程结算工作,以往大多数工程上没有预算人员,等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再临时叫人开始做结算,这个思路是错误,这样这个结算时间拖得很久,尾款迟迟不能收进,对公司资金压力会很重,资金时间成本费用也好大;由于临时结算人员平时不在现场,对工程情况缺乏了解,编制的结算会有很多遗漏的地方。现在多数工程会配置经营预算人员,在施工过程及时计算图纸工程量、整理联系单计算相关费用,结算工作在平时已基本完成,在工程竣工后稍加整理就可送审,由于平时在现场对施工过程比较了解,结算很少会有漏算情况发生,在同审计人员核对时也比较有优势。这样的结算往往能认施工单位满意。

参考文献

[1]刘梅,关蕊,耿媛子.浅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年22期.

[2]周无双.试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期.

上一篇:建筑工程决算的审查分析 下一篇: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