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指导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30 04:02:34

朗读指导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一、范读引路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例如教学《杨氏之子》,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此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使学生容易读破句。所以我在教学之前,首先进行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当我读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禽”指的是飞鸟,我故意在“家”和“禽”之间做个较长的停顿,以引起学生注意,从而学生自然能把把短文读正确。理解“家”和“禽”的意思就容易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不但能使学生用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新课标提倡“情境教学”,我大胆尝试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朗读教学上来。我结合文本的内容,努力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使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真实的朗读情感。例如我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第二句诗时,我边出示线路图,边描述:“这是渭城———这是阳关———这是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如果是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呀!”然后让学生看大屏幕,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阳关以西荒无人烟,黄沙满天,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再让学生说说元二即将远行了,好朋友要分别了,这一走,也许很长的时间不能相见。学生自然地走进情境,深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敲击作者的心灵,与作者心灵相通,此时,我再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诗句,学生读得情真意切,难舍难分,达到了语言与情境的融合,情感与体味的结合。

三、角色体验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重视角色体验。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对话多,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表演。教完这课,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体会到楚王的骄横、傲慢、阴险和在失败面前的窘迫,体会到晏子的义正词严,诙谐反问,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这种角色体验让学生的各种身体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是处在积极状态之中,能使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满足,又能调动他们对朗读的兴趣,人人都争着“我要读”。只有发自内心最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诵读,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这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感悟,能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的朗读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与作者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在教学“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一句时,我问学生:“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而在前面加了一连串的数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体会到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于是我就让他就带着这种体会读这一句,学生读得缓慢。有的学生说:“我体会到父亲挖了36小时,非常焦急。”于是他就带着急促的语气读这一句话。有的学生说:“我体会到父亲时间在推移,父亲挖得越来越吃力了。”于是就带着吃力低缓的语气来读这一句话。“缓慢———急促———吃力”等不同体验的朗读,把学生真切地带进了课文的意境里,再现了父亲苦苦挖掘的感人场面。这样的朗读无疑是鲜活的、灵动的、富有层次的。这是朗读指导的最高艺术境界,使学生的思维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文本,产生与作品主人公零距离的对话与心灵的沟通,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生情的境界。小学语文课堂中,只有多指导朗读,学生才会真正产生情感,才能真正读出情,悟出理,琅琅书声才能充满高效的价值。

作者:许燕萍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中心小学第一分校

上一篇:实践教学中职园林专业论文 下一篇:质疑能力培养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