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陪读:考研“伴儿”,你双赢了吗?

时间:2022-05-30 12:05:45

异性陪读:考研“伴儿”,你双赢了吗?

研究生考试复习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李彬却和他的考研“伴儿”古尤吵得不可开交,已经到了影响学习、影响情绪的地步。原来,当初之所以结伴考研是为了达到双赢,实现彼此的研究生梦,但李彬慢慢地喜欢上了古尤,并对她提出过分的要求,这让原本想一心读书考学的古尤很烦,吵架无果后两个人都郁郁寡欢。

在大学校园里,像李彬和古尤这样的考研“伴儿”有很多,他们一起去教室,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玩,一起制定复习计划,一起为梦想奋斗。但对于考研“伴儿”这一群体的存在也有很多人持质疑的态度。

正方观点: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学习环境对学习效率影响很大,例如期末图书馆会爆满的原因是,同学在图书馆会比在宿舍效率高些。同样,男女搭配的学习环境能产生催化作用,学习效果较好,效率较高。

男女生一起学习,在荷尔蒙的作用下,双方极易产生愉悦感,减缓学习、生活的紧张情绪,又可以共享信息,相互督促相互提醒。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可以展现个人才能的方式比高中时期增加了许多,这使得同学之间的竞争变得不那么激烈。在这样的氛围中,独自奋斗,让人生航船在正确的航线上全速前进,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常常在不知不觉间,时间就从指缝中溜走了。“伴儿”之间相互竞争,谁都不愿落于人后,易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互动。

在异性面前,双方都会更自觉主动的去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因此在互相监督时,异性的劝阻和鼓励都会更有效果。而且,异性间会更愿意互相帮助,而同性间更容易引起竞争心理。

扩大社交圈子,促进心理健康

引起争议的是“异性”两字,有些认为不应该提倡的人士会把“异性陪读”绝对妖魔化,既然起初的动机是学习,如果有一方是心怀不轨的,那么想学习的另一方必定觉察到并主动退出,因为这个游戏规则是自由的,没有人会强迫你一定要异性陪读。如果双方都是冲着认识异性而去的,那么就把这个当做一个平台,这是正常生理与心理需要,为什么要反对呢?异性陪读有助学会在异性面前处之泰然,减少对异性间相处的敏感。再者,这种只是一种由传统群体学习模式转变的新型学习方式,陪读与自主学习两者不矛盾。

同时,也是一种拓展人际关系的方法,双方熟了就可能会彼此介绍身边的朋友,增加了结交更多异性朋友的可能,异性间的交流会触及生活和社会中的更多面,开阔想问题的界限和看问题的角度。

学习爱情两不误

“伴儿”常被看作恋人的过渡名词。过渡成了恋人,那自然再好不过:过渡不成,大家不过是“伴儿”,也无伤大雅,可谓进退自如。很多大学生都是抱着“学习爱情两不误”的美好愿望开始找“伴儿”的。

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青春萌动的时期,对异性天然地存着好奇之心。年龄相近的少男少女们相伴学习、生活,时间长了容易产生好感,从而遇见爱情。

反方观点:醉翁之意不在酒

“异性陪读?是在给自己找对象吧?”针对这一现象,大多数同学对异性陪读都持反对态度。而且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在变相寻找心仪的对象。

“明着找对象恐怕不好找,就拿学习来当借口。”青岛大学大四学生张燕说,“找陌生人做研友,还要求是异性,我觉得没必要。”

“干嘛非要是女孩呢,男生也可以去上自习吧?”网友肥力直截了当:“你到底是想学习还是想认识MM,或是两者兼得?”

虚荣心作祟

有女生在“找伴儿”帖中提出男生自习的时候要专心,要耐心、要细心,还不得同时和其他女孩子陪读,被网友斥为“比找男友的要求还高”。而有些男生则希望找一位漂亮的女生,玩玩而已+带在身边炫耀以满足虚荣心。

有些人则希望在经济上有所斩获。“你在学习的时候心不在焉吗?你需要助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的陪读服务吗?本人现准备考研究生,可提供陪读服务,每小时收费5元。”这样的帖子也经常出现在考研论坛、BBS等地。将“搭伴儿”学习的行为发展成一种盈利模式,使“伴儿”受到很多诟病。更有甚者,将“伴儿”视为自动提款机。

荒芜空虚的内心世界

寻找“异性陪读”看似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是为了克服本身自制力差、精力不集中等毛病,但实际却暴露了这些人没有远大理想,没有更高追求,自私、享乐与浮躁的弊病。这些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荒芜的,心理是空虚的。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异性而学习,认为只有异性陪伴才能成就自我,实现自己的所谓追求,体现出了一个被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专家观点:“学伴儿”是青年社会化的好载体

大学生“找伴共读”现象日趋普遍。从其性质上分析并从整体上判断,“找伴儿”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是青年社会化的更佳载体而不是青年社会化进程的障碍,适应了社会发展而不是逆社会潮流。

大学生学习发展的差异化,班级制集中学习形式的衰减,异往和恋爱等必须完成的社会化内容,“他人在场”对学习的促进,就业发展信息的共享,以及学术小团体的显著作用,共同促发了“找伴儿”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预见,“找伴儿”现象将更为常见,并成为大学校园新凸显的风景。

要让“找伴儿”这一好事的作用发挥好,需注意“四忌”。

一忌跟风。不能因他(她)人找了伴,成为了校园时尚,为了跟上趟,把“找伴儿”当成了虚荣的手段,忽视了真正的学业目标,势必使“找伴儿”缺乏可持续性。

二忌匆促。学习和思想交流绝不能临时起意,需要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拟定学习的领域。

三忌常变。高效的学术团体是多年积累的结晶。学伴是形成学术团体的重要途径。要在准确定位并基本保持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学术旨趣,在此基础上逐渐将学业伴侣相对固化,形成较为稳固的学术合作团队。

四忌他图。必须坚持“找伴儿”是学习第一位,发展友谊和爱情第二位,必须排除和杜绝“找伴儿”的虚荣心理,投机心理、不信任心理,过度信任心理和获利心理。

上一篇:孩子爱看网络小说怎么办? 下一篇:总是被朋友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