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30 06:26:17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

1月-2014年1月本社卫中心辖区内居家康复中心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的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Method:82 strok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m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4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on the basis of that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early nursing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of care intervention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nly conventional model of car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8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troke; Hemiplegia;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Applic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Dongguan 52357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8.025

脑卒中常由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肢体神经功能障碍等,其中偏瘫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该种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是中老年人致病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2]。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较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但该疾病是一种长期性的疾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恢复,单纯的手术治疗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疗效。因此,可以将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训练相结合,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本院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瘫痪肢体的各项功能,降低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卫生中心辖区内居家康复中心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被确诊为脑卒中引起的偏瘫。任意抽选41例作为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8~78岁,平均(64.32±9.14)岁;其中脑梗死患者21例,脑出血患者20例。另41例患者作为治疗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5~80岁,平均(66.71±4.31)岁;其中脑梗死患者22例,脑出血患者19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指导、心理护理等。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康复护理: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地介绍脑卒中偏瘫的有关知识,并宣传超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和意义,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增加患者的自信,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3]。(2)肢体功能训练:首先在卧床休息的时候要保持肢体处于正确、良好的姿势和,防止患病的肢关节蜷缩变形。其次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为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放松肌肉,增强疗效。再次,要做好患者的系统功能训练,包括正确的肢体摆放、拍打按摩、神经肌肉治疗、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3)家庭康复护理:患者要掌握好自我康复锻炼方法,做好平衡、协调、速度训练,同时还要进行各种日常生活的精细动作训练。(4)饮食护理:患者家属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饮食偏好,制定科学、营养的食谱。每日三餐都要给患者提供一些高营养、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患者的饮食要注重蛋白、胆固醇、脂肪等的摄入,从而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身体,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且所有患者均经MRI或CT确诊;(2)患者年龄大于40岁,但不超过80岁;(3)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4)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5)所有患者均无活动性肝病、恶性肿瘤、呼吸功能衰竭等疾病。排除标准:(1)排除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排除年龄小于40岁,或年龄大于80岁的患者;(3)排除合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活动性肝病、恶性肿瘤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4)排除四肢瘫痪者;(5)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6)排除有既往痴呆病史的患者;(7)排除脑出血或脑梗死病程大于3周的患者;(8)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9)排除有精神病的患者。

1.4 观察指标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及常规护理两种方式分别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观察指标主要包含有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简易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

1.5 评价标准 (1)根据Barthel指数(BI)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痊愈:BI=100分,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显效:BI≥80分,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80分>BI≥60分,肢体功能得到一定改善;无效:BI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之后,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1%,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5.6%,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简易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两组患者在开展护理干预前,其简易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简易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两组患者在开展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4]。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肢体神经功能障碍等,其中偏瘫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该种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5-6]。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患有脑卒中,而在其中又有约70%~80%的幸存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给自身以及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7]。目前来说,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是手术治疗和康复护理相结合,针对老年人特殊的身体情况,其中的康复护理是比较可行的治疗手段[8]。现代康复医学认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通过康复治疗护理能够加速建立自主侧支循环,促进病灶周围组织的重组和代谢,从而充分发挥脑的可塑性,达到永久性的固定[9-10]。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肢体瘫痪、行动不便、反应迟钝,常会出现自卑、易躁易怒、焦虑不安、抑郁等情绪和情感障碍,这会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失去最佳的治疗时间[11-12]。因此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和意义,消除他们紧张、焦虑心理,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13]。要做好患者的系统功能康复训练,防止患病的肢关节蜷缩变形,修复神经功能,提高患者关节肢体的活动能力[14]。此外,脑卒中偏瘫的病程比较长、恢复慢、经济负担重,患者在出院的时候往往还没有完全康复,因此要做好家庭康复护理工作[15]。患者家属要帮助患者掌握好自我康复锻炼方法,做好平衡、协调、速度等运动训练,同时还要进行各种日常生活的精细动作训练,从而增强术后恢复效果。患者家属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工作,给患者提供一些高营养、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组中痊愈13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中痊愈6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的8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1.74±11.50)分、

(70.68±12.46)分,对照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9.55±9.95)分、(49.55±9.92)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简易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简易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瘫痪肢体的各项功能,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瑞莲.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214-215.

[2]范可文,胡永善,吴毅,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1(6):484-487.

[3]姚惠侠,刘立,冯海霞,等.整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3):269-270.

[4]方英,叶民,曹桂华.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101-102.

[5]焦艳华,陈传英.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4,7(2):111-112.

[6]欧剑凡,郑剑聪,李继香,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27(4):304-306.

[7]宋沛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77-78.

[8]许凤莲,叶兰芬.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163-164.

[9]宁文帅,于凤伟,杨洋,等.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90-1492.

[10]李金萍,刘增军,丁海敬,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7):747-749.

[11]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74-1675.

[12]张萍,张乐,李明连.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0(5):552-553.

[13]陈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1,35(7):537-538.

[14] Seki M,Hase K,Takahashi H,et parison of three instruments to assess changes of motor impairment in acute hemispheric stroke: the Stroke Impairment Assessment Set (SIAS),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and the Canadian Neurological Scale (CNS)[J].Disability & Rehabilitation,2014,36(18):1549.

[15]尹晓宁,牟娟娟,徐晓飞.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2):2476-2477.

(收稿日期:2015-02-02) (本文编辑:周亚杰)

上一篇:浅谈C臂类CT成像在介入放射学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年人群高血压病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