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剪纸:厚重质朴的民俗风情

时间:2022-05-30 05:50:35

豫西剪纸:厚重质朴的民俗风情

剪纸,由劳动人民发明的手工艺术活动遍及全国。不同的地区受各自地域文化的影响,审美情趣和感情表达方式就不甚相同。我国南方的剪纸,具有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特点。北方的剪纸,大多粗犷豪放、质朴夸张。而河南的剪纸,明显带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构图简洁、厚重凝炼、内涵丰富、黑白对比反差大。在河南各地,都有用剪纸美化生活、装饰房屋的习惯,自然各地都有妙手生花的剪纸高手。然而最集中、最普遍、最典型的要数豫西灵宝、卢氏、陕县、洛宁、新安等县。在这里,上至八十老妪,下到未诸世事的娃娃都会剪纸。

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之后,姑娘和媳妇们“放下锄头上炕头,拿起剪子剪虎头”,过春节布置房屋装饰农舍的窗花、顶棚花、门笺等,都要在年前剪好。“二十八,贴花花”,腊月二十八是个约定俗成的贴年画、贴窗花的日子。那些庆贺丰收、六畜兴旺、延年益寿、吉祥美好的剪纸,体现着农家的希望,使简朴的农舍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渲染了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也常常使屋子的主人精神愉快,喜气洋洋。

到了正月初一这天,乡民们成群结队,呼朋唤友,串门拜年,互致问候。当然,欣赏窗花剪纸,也是拜年的一项内容。大家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姑娘媳妇们嬉笑笑成一团。在这时,如若谁的剪纸受到众乡邻的夸赞,这方剪纸的作者就会荣耀无比。

不仅春节需要剪纸,其他节日同样也要剪纸。在河南灵宝县,正月十五过后,人们要用黄裱纸剪个金牛贴在大门上,以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要爱护耕牛,做好春耕的准备。也有人说,这是为了驱邪除病。传说,春秋时的老子,在函谷关令尹喜的住宅潜心撰写《道德经》时,函谷关附近流行瘟疫,人们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天,老子的青牛吐了一个大肉团,当地人把它抱回乡里。结果,肉团驱走了“瘟神”,人们转危为安。大家都说老子的牛是头神牛,具有镇邪除魔的作用。由于春天经常流行瘟疫,所以人们就在正月十五以后,用黄裱纸剪个金牛贴在大门上。金牛的下面粘一条纸带,纸带上用朱砂写上四句话:

新春正月二十三,

太上老君炼仙丹。

家家门上贴金牛,

一年四季保平安。

二月二龙抬头节、五月初五端阳节、十月初一鬼节、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巧手们纷纷用剪纸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伴随着剪纸,还有一些有趣的民谣在民间广泛流传。像农历六月初六,中原大多数地区称它为“望夏节”“炒面节”“闺女节”,而豫西却认为是“鬼哭日”,是天鬼在地下难忍酷暑,便嘤嘤哭泣。于是,姑娘媳妇们便剪把扇子插在坟头,表示自己并没有忘记去世的亲人。所以,流行在六月初六剪扇子时的民谣是:

六月六汗水流,

剪把扇子插坟头。

晚辈都应尽孝道。

死者九泉乐悠悠。

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民间都有用纸剪衣服,给长眠在地下的亲人烧纸的习俗。人们边烧边说:

立了冬,天气寒,

棉衣棉裤棉被单。

先辈亡灵都来领,

暖暖和和过冬天。

每当旱灾涝灾之时,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求雨祈晴习俗。在豫西,人们则剪个“扫天娘娘”挂在树上。“扫天娘娘”随风飘荡,把人们的无限希望带向远方。从人们的心理来说,认为挂了“扫天娘娘”,求雨祈晴的目的就可以达到。如果是求雨,大家会默默祈祷:

扫天媳妇扫得欢,

扫了一遍又一遍。

扫来黑云遮太阳,

顷刻大雨下庄田。

如果是祈晴,老年人们也会虔诚地祝愿:

扫天媳妇真不瓤,

手拿扫帚忙又忙。

黑云疙瘩都扫去,

今儿就要出太阳。

这些与剪纸、民俗相依的歌谣,使剪纸充满了如诗如画、如歌如舞的情调。

在豫西,剪纸还是姑娘出嫁时别具一格的嫁妆。新婚的第一天,新娘要将自己准备好的剪纸送给婆家人。三天回门后,新娘还要把剪纸赠给婆家的亲戚邻居。人们会根据这些剪纸来品评新娘是否心灵手巧。所以,准备剪纸是姑娘们结婚之前非常重视的大事,也许她一生的名声都维系在这灵巧的剪纸上。

中国人喜欢红色,结婚大礼更以红色为吉利色。所以,结婚用的顶棚花、窗花、喜字花、嫁妆花等礼花,一般都是用红纸剪成的,且多用整张剪裁,不用碎纸拼凑。在人们看来,拼凑起来的礼花是不祥的预兆,新娘和新郎很难白头到老。所以,人们用连绵不断的回纹图案、喜鹊闹梅、鸳鸯戏水、年年有余、双喜临门、鸾凤和鸣等剪纸,表达夫妻百年好合的美好愿望。

剪纸大多出自农村妇女之手,随意性很大,不同的剪纸表达不同的意义。她们常说:“画上要有戏,才能看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剪纸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有的取材于戏曲人物、连环图画。可取的素材很多,然而,剪的最多的却是她们眼中的大自然,她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

剪纸的种类有窗花、墙花、顶棚花、纸扎花、礼花、灯笼花、供花、枕头花、鞋花、帽花等。剪的方法有单、叠、拼、点、勾、衬、双。剪纸一般都是借物寓意,讲究艺术夸张,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剪纸,刻意追求形似和神似,用以表现生活环境和人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上一篇:鲜切水果背后的市场 下一篇:位低者最能捧你,也最能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