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赣闽粤探寻客家大本营

时间:2022-05-30 04:03:34

走进中国三大客家人聚集地——赣南、闽西、粤东,在号称“客家四州”的赣州、汀州、梅州和惠州,触摸客家文化的核心,打捞客家先民筚路篮缕、跋山涉水的传奇,探寻客家文化。

在赣南 感受客家“摇篮”

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历来被视为孕育客家文化的摇篮。

赣南保存最好的客家古村落是位于赣县的白鹭村。村中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较有特色的是被称为“山沟里的大观园”的恢烈公祠和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王太夫人祠等。除了古建,白鹭古村还难得地保留了不少独特的客家民俗,这里每年农历正月都会“唱大戏”、“迎彩灯”、“抢打轿”、“踩高翘”、“扮神会”,每年中秋节有“火烧瓦塔”等民俗。

赣南现存客家围屋600余座,尤以最南端的龙南县最为集中,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关西新围、高耸坚固的燕翼围、半圆造型的乌石围、按八卦地形建造的栗园围等。这些客家围屋大多依山傍水,与绿竹、池塘、农田、蓝天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去闽西 探寻客家祖地

历史上的汀州府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如今已成为一个历史地名,原来各县已分别归三明市和龙岩市所辖。

来到长汀老街,古汀州的客家遗韵扑面而来,城内有唐代古城门、三元阁、宝珠门,宋代的汀州文庙、双阴塔,明代朝天门以及明清两代汀州试院等文化古迹。长汀是中国客家菜之乡,“吃在长汀”早已蜚声海内外。

从这坐火车,不到一个小时便到连城东郊的冠豸山脚下。冠豸山被誉为“客家神山”,客家人在这里扎下了生命之根,开启了生命之门。据说冠豸山的山峰大都朝北方,或许是神山在告诉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客家人,无论漂向哪里,永远勿忘自己来自何处。

来福建的一个重头戏就是看客家土楼。位于龙岩市永定县湖坑乡的洪坑土楼群,被称为“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这里有一座号称“土楼之王”的承启楼,历经多次地震而安然无恙。

行粤东 见识世界客都

在客家迁徙史上,梅州是客家长期迁徙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最后一个中转站,客家话便是以梅州话为标准音,梅州也被尊为“世界客都”。

城区内有、黄遵宪、丘逢甲等客家名人的故居。国内唯一一家客家文化综合性博物馆——中国客家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俨然成为一个全球客家人寻根问祖的新平台。

客居梅州的中原人在当地留下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上围楼、四角楼等客家民居建筑,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围龙式的围屋在梅州比比皆是,中轴式的建筑,或二堂或三堂。在梅州市区,有一座保存最完好的百年围龙屋——承德楼,每日游客云集。建造者的第四代传人将其经营成了一家有名的客家酒楼,楼上楼下据说有上百间房。

梅州城外45公里雁洋镇上的阴那山,景色绝美,是“粤东三胜”之一。待登上其中的五指峰,远眺过去,潮州、汀州和梅州尽在眼底,不愧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走在梅州,满耳都是浓浓的客家话。晚上,在河堤边上,不时传来唱山歌的声音。在梅州的青山潺溪、田野堤畔,偶然听到一首质朴纯真有如天籁的山歌,总不由得要生出不知今夕是何年、欲走不能之感。

从梅州可乘火车去惠州。据说这里才是海外客籍华侨的第一大侨乡。惠州的西湖、罗浮山和位于惠东的巽寮湾景色怡人。漫步海岸边,看水天交融处,早已无处觅当年下南洋的客家人别家去国的悲苦。

花上半个月的时间,在赣闽粤的客家大本营里绕了一圈,将客家的民居、风光、美食一起纳入心中,但真正打动人的,却还是一座座土楼围里,那些执着固守着的客家人。

上一篇:电动剃须刀令你年轻十岁 下一篇:极致奢华私人订制游 不做土豪做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