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企业报 激发舆论工作价值创造力

时间:2022-05-29 11:24:27

办好企业报 激发舆论工作价值创造力

企业报是企业形象的一面旗帜。它以记录者和教化者的双重身份,传达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的宏大历程和动人瞬间,折射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同时也以独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与塑造企业及员工的独特气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历来重视企业报的舆论引导和价值创造作用。公司企业报《火车头》自1956年创刊以来,始终定位于“围绕中心、引领风向、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基本坐标,发挥宣传阵地优势,助力企业百年发展。在公司引入高速动车组等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项目以后,《火车头》通过全面创新办报思路与路径,增强舆论传播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企业快速成长培植了丰厚的舆论土壤与精神支撑。

主题宣传:

打造汇聚思想共识的教育园地

企业报的运作围绕企业各项工作,这是其与生俱来的基因。紧扣企业发展脉搏,识别并传达发展主题,是《火车头》的核心任务。

从企业中心工作中定主题。公司每年召开工作会议,对企业全年工作进行深刻分析、谋篇布局,这是定位宣传主题的最有效路径。2005年,时速200公里动车组、青藏铁路客车和直线电机地铁车辆三大重点项目全面展开,推进三大项目成为当年公司工作会议的重磅主题。《火车头》开设“决战三大重点项目”连版专栏,通过权威言论引导员工思想,跟班作业采写鲜活动态,及时捕捉精彩故事和动人瞬间,全力加大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这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传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工作激情,扎实助力高端项目的推进。2016年公司经营业绩要再上新高,研发、市场、制造和管理业务板块均面临艰巨任务,《火车头》从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取“奋斗为本”“工匠精神”“管理创新”等关键词,展开“以奋斗者为本”“我心中的工匠精神”“向华为学习”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深挖奋斗内涵,选树高铁工人精神代言人,切实提升企业员工对标提升的意识和行为落地,激发各系统、各单位员工的创新奋斗热情,为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完成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从企业核心价值倡导中定主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自公司引入高速动车组等高端项目,如何深度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成为《火车头》的宣传施力点。在高端项目实施初期,以“深化认知、转变观念”为重点,开展“质量与责任”主题宣传,引导企业上下认识高端项目的重大意义及重大挑战,并着力提升员工质量意识、管理精细化意识、研发制造标准意识三种意识;随着项目的推进,以“眼睛向内、对标先进”为重点,开展“向不良习惯说不”主题宣传,宣传先进作业案例,曝光员工不良行为,启发员工学习先进为我所用,聚焦问题着力整改;当项目进入深推阶段,以“牢记担当、真抓实干”为重点,开展“从怎么看到怎么干”主题宣传,深化全员苦干巧干、汇智聚力的自觉意识;随着项目趋于稳步推进,以“全员质量提升、标准融入全过程”为重点,启动“标准在心中,责任在手中”主题宣传和全员深度讨论,将企业反思的角度从产品向管理、流程和具体工作纵深,切实推动标准、质量意识和行为快速融入企业全过程、全要素。

“言论+”引路:

打造企业舆论风向标

企业报言论是细化传达企业重点工作思路的重要载体,是企业面向员工的发言人,其作用在于提醒疏通、针砭时弊、解疑释惑。《火车头》利用一切重大事件、重要节点策划刊发言论、引导舆论,并通过“言论+”模式,有效释放价值创造力。

言论+观念转型,培育与高端装备制造相匹配的员工素养。2006年,高速映底橄钅拷入攻坚期,与高端、先进技术配套的是新的观念、方法和习惯。一场以优秀制造文化为目标攻坚战全面展开,其主要载体是“向不良习惯说不”全员大讨论。《火车头》迅即刊发《向不良习惯说不》重磅言论,以直面问题、自揭陋习的态度,坦诚曝光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向全员清晰传达企业从硬实力到软实力全面转型升级的决心。与此相匹配,传统作业的积弊陋习和反面案例被连续曝光,引发员工强烈的思想震动和反思讨论,随着活动的深入,《火车头》连续刊发《向这样的不良习惯说不》《怎样向不良习惯说不》,将工作从“怎么看”推进到“怎么干”,员工从“不回避、不隐瞒、不放过”向“差一点不行,一点不能差”自觉转变。2007年底,随着时速200公里动车组项目的圆满完成,《火车头》策划刊发《离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还有多远》系列反思回望式评论,并发动员工谈体会、提建议。全方位的舆论引导营造了全员找问题、补短板的生动氛围,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证。

言论+凝聚力,培育企业和员工同生共存、兴衰一体的合力。2008年,随着高速动车组项目的顺利推进,公司进入发展新阶段。为让员工进一步认清未来方向,明确发展所需,公司启动“靠什么赢得未来”主题教育活动,《火车头》连续《靠什么赢得未来》《为我们的使命自豪》《聚精会神练内功》等权威言论,解读企业承担的国家使命、行业担当和企业责任,从端正态度谋发展、眼睛向内找差距、全员争当实干家等多个维度,阐释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必备要素,同时发动公司各系统结合项目推进深入讨论,为全员“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注入了强心剂。2012年,铁路市场迎来了调整期,面对经营形势变化,公司党委开展了“厂兴我兴,厂荣我荣”主题教育,《火车头》迅速刊发《共同维护公司利益》《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等言论,引导员工增强与企业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由于选题切合正在发生的现实,员工讨论热烈推开,起到了凝聚人心、汇集合力的作用,助力企业顺利度过了调整期。

典型选树:

寻找引领企业风尚的代言人

人人都是明星,打造全时段典型宣传模式。《火车头》将宣传“终端”深入一线班组,开展“寻找最美四方员工”活动。按照“期有身边典型,月有服务之星,季有标兵,年有劳模”的节奏,形成全时段典型宣传模式。仅2016年,《火车头》就宣传一线员工100多名、团队60多个,使全员感受到身边时时处处有榜样。最美员工的选树也为企业形象传播创造了条件,具有广泛社会和行业影响力的“大国工匠”宁允展和“国企敬业好员工”高速动车组设计团队,正是最美员工“墙内开花内外香”的成功案例。

聚焦行业特性,见微知著立精神。高端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属性决定了企业员工必须把“将标准刻进骨子里,把规矩融进血液中”的精益理念化于心、融于行。2014年,公司两名一线员工王后生、于暖暖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发现外协厂家供应的齿轮箱存在铝屑。公司党委作出加强此类典型宣传的要求。《火车头》第一时间《王后生、于暖暖好样的》等言论进行引导,并连续通过专版对案例进行深入挖掘宣传,引发企业上下热议。随着学习和弘扬高铁工人精神、工匠精神宣传活动的展开,《火车头》从爱国、创新、民族自信、精益、服务等五个维度出发,选树了一批最能代表新时期国企精神的员工代表,为员工树立起行之所依的优秀标杆。

提楷模品质,推进典型选、树、学。2015年,公司把握员工周勇获“全国劳模”称号的契机,启动“向周勇同志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火车头》迅速开展“向周勇学习学什么”“向周勇学习怎么学”“向周勇学习怎么做”系列专题讨论,用典型事迹报道、员工访谈体会等形式深入挖掘周勇“进取精神”“主人翁意识”“团队品格”三种优秀品质。随着公司另外两名员工宁允展、郭锐受到社会关注,《火车头》将活动拓展为“向周勇、郭锐、宁允展学习”大活动,推动广大员工向优秀典型对标看齐,营造了“远学先锋模范、近学身边工匠”的良好风气。

讲述故事:

做有温度的时代记录者

讲述企业故事,既要有长、深、重的“大部头、大制作”,给企业人以充足的自信,又要有短、平、快的“豆腐块、小清新”,给人以可感可触的启迪。“大故事、小切口、大思想,小故事、大主题、深寓意”正是《火车头》的故事讲述路径。

扣准共振点,讲述企业发展宏大故事。企业的节点由全体员工共同创造,也是最能激发员工共鸣的共振点。《火车头》把握公司新产品上线运营和改革开放30周年、企业建厂110周年等重大事件重大节点,讲述企业转型升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的故事,涌现出《从追赶到领跑》《二十年磨一剑》《为了380的研制》等一批故事精品。通过对大事件的梳理,报纸再现了企业创新发展和几代企业人攻克难关的艰辛历程,让员工从历史发展中深刻领悟到承担的使命,为企业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化寻根,传承企业的文化根脉。多年来,公司开展大规模的文化“寻根”活动,对各时期的企业精神内涵开展全面提炼,形成了火车头精神、拓荒精神、大提速精神。2010年是公司建厂110周年,《火车头》开展规模浩大的“110年精神寻根”,通过“四方档案”“影像看四方”系列活动,追溯企业发展脉络、访谈经历企业变迁的老员工,重现110年创业历程,“八一号”的月牙板、蒸汽机车领域的七个第一、企业改制……通过群言群像的挖掘,近百个故事被重新讲述,以“提速精神”为内核的“棘洪滩速度”和以“攻坚精神”为内核的“高铁速度”成为公司的两大经典文化地标。

速写基层,升华平凡岗位的动人情怀。《火车头》坚持用人文视角讲平凡人的故事,这当中,既有技术带头人的攻关故事,又有普通电焊工的成长故事,还有发生在一线员工中的动车蛋糕、熊猫血爱心接力、春蕾帮扶等人文故事。通过把镜头多对准普通员工,把版面多留给基层一线,让故事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穿透力。

(作者单位: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大金湖上飞彩虹 下一篇:“险”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