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电厂锅炉运行效率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5-29 09:07:52

关于提高电厂锅炉运行效率问题的研究

【摘 要】目前国家能源需求急迫,电力生产得到了空前提高,所以,要提高电力锅炉的运效率,降低电力生产成本来以适应我国能源战略的调整。本文仔细分析了导致电力锅炉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阐述了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加强锅炉的运行调整、强化受热面的传热以及对锅炉进行维护保养等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途径,为工业锅炉的经济运行及节能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锅炉;运行;效率

引言:

电厂是我国的重要行业,其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这无疑给电厂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要想保证电厂实现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在其运行过程中降低其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锅炉是电厂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电厂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使其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这样才能够提高电厂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电厂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电厂锅炉运行效率影响因素

1.1 燃煤的堆放时间过长

燃煤存放的时间不能太久,一般超过六个月煤的发热率就会逐渐降低。目前一些电厂为了节约时间,一次性购入大量燃煤,用煤时也不注意先去用存煤时间比较长及温度较高的煤。经过测定,储存的燃煤堆内在二十摄氏度时的风化速度为零摄氏度的七倍。还有,氧气的吸收和煤粒子表面的三次方成正比的现象,所以,比较细的煤越是容易出现风化的现象。通过实验,少量的煤在煤场堆放一个月左右,发热量会下降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左右。通过美国的实验资料表明,煤场平均每年损耗百分之七的煤。

1.2 锅炉给水品质

锅炉水是实现锅炉运行的重要条件,只有保证锅炉中有充足的水,才能够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转,并且锅炉水的品质是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在电厂锅炉运行过程中,锅炉水中含有大量的离子,那么在其运行中杂质的含量也就随之增多,并直接付说在锅炉的水冷壁上,这就降低了锅炉水冷壁的导热性能。如果锅炉水的品质一直不好,那么在其运行过程中,蒸汽中的杂质也就会附着在水冷壁上,从而出现水垢,此时加热系统对锅炉的加热,锅炉水冷壁受热极不均匀,最终导致其出现故障问题,并且还降低了锅炉的运行效率。

1.3 排烟热损失

锅炉的排烟温度和排烟容积是造成排烟损失的重要因素,而排烟温度和排烟容积之间呈正比关系。在锅炉运行中有多种原因都会造成排烟温度的升高,例如漏风、受热面结渣积灰、煤种选用不当、火焰中心偏高等,受热面结渣积灰会影响受热面的传热水平,降低了其吸收的热量引起排烟温度上升。一般来讲导致排烟温度升高、排烟容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漏风,这种情况容易在炉膛、底部水封、排渣机及烟道发生,特别是炉膛漏风更容易使排烟温度的升高,以DG2060/26.15-Ⅲ型国产超临界变压本生直流锅炉为例,炉膛漏风系数每增加0.1,排烟温度也会相应升高3~8度。

1.4 未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方面

在影响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中,固体未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要比排烟热损失小一些,它一般是指在炉内还没有完全燃烧便随着灰渣被排出的固体燃料颗粒,这样会大大降低电厂锅炉的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燃料性质、炉膛结构、空气系数和燃烧方式等都会对固体燃烧情况造成影响,从而引起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因此,燃烧速度、煤粉的大小和挥发程度等,都会影响固体燃烧物的燃烧质量。在电厂锅炉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挥发性强、颗粒较小的煤粉作为燃料,以减少固体燃烧物的燃烧时间,节约成本,提高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2. 提高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对策

2.1 选择合适的煤场地

电力锅炉房要有存放合理的煤场地,存放煤量要保证在二十到五十天的锅炉用煤量,所需要的存放煤的场地要比较坚固、平坦,并且要能够顺利的排水及原理发热源。煤量存放时间较长的煤堆表面要压实。避免空气的渗入发生风化或是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为了避免储存的煤发生自燃的现象,可以在煤堆中放入木制的通风筒来提供通风机散热的现象。堆放的燃煤,要定期的进行测量温度及检查。煤堆内部的温度不能超过六十摄氏度。为了可以合理充分的使用煤炭的资源,将煤种按照品种的不同,来获得平均质量的煤质,对于改进燃烧状况有着良好的作用。

2.2 保证锅炉蒸汽品质

首先,锅炉给水的制备应严格按照水处理的操作规程,尽量减少水中的杂质,保证除盐水供给符合要求,通过降低炉水含盐量来达到减少蒸汽含盐量的目的。其次,锅炉的酸洗工作也应合理开展,定期对受热面内结垢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结垢情况进行锅炉酸洗,清除管道内壁的积垢。此外,发电企业还应加强相应业务的管理,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并完善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技术措施,并防止锅炉超温或超压现象的发生。

2.3 降低排热烟带来的损失

漏风会直接造成锅炉排烟温度过高、容积过大,控制排烟温度和排烟容积是解决排烟热问题的重点,所以要想解决排烟热问题,首先要解决漏风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省煤器出口氧量在不同负荷下的变化以及锅炉总风量的升降,来调整送风量,避免造成漏风;同时,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要对锅炉水封槽的水位进行定期检查,以便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干式排渣机冷却风量;定期对炉膛、烟道等容易出现漏风情况的部分进行检查,锅炉看火孔、烟气取样孔和人孔门在使用后及时关闭,避免漏风情况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机组检修、停备的时间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可以用这个机会对空预器、锅炉各受热面等进行一下彻底清洗、吹灰,避免堵灰情况发生,提高受热面换热效率。排烟温度降低了,排烟热损失自然也就减少了。

2.4 提高锅炉燃料的燃烧质量

要想提高锅炉燃料的燃烧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煤种、炉膛等,适当调节一次风和二次风的输送情况,有效提高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例如,通过调节煤粉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和过量空气系数,可以达到提高燃烧质量的目的。一般煤粉炉使用无烟煤、劣质煤和贫煤时,最佳的过量空气系数α为1.20~1.25,褐煤和燃用烟煤的最佳过量空气系数α为1.15~1.20。

2.5 加强运行管理,提高司炉人员操作水平

加强对供暖运行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供暖管理人员和司炉人员的技术培,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在热负荷、煤种等发生变化时,运行锅炉能及时合理地调整煤层厚度和送风量、引风量,保持炉膛过剩空气系数,使锅炉始终处于最佳燃烧工况,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3. 结语:

电厂锅炉的经济运行状态较为复杂,需要控制的参数较多,因而在锅炉设备运行阶段,应聘用具有相关从业资格的人员进行合理操作,使之维持在相对经济的运行状态,同时也需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消除影响锅炉燃烧效率的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以达到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的目的。电厂锅炉的经济运行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电力生产本身的技术复杂程度又很高,并非某一个环节解决就能趋于完美,只有严格规范操作才是经济运行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晓东. 探析电厂锅炉运行及其设备维护问题[J]. 能源与节能,2014,07:58-60.

[2]常家宾. 大型燃煤电厂锅炉运行现状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106.

[3]苏磊. 电厂锅炉热效率提升与运行维护[J]. 科技致富向导,2014,36:52+140.

[4]张静. 电厂锅炉运行调试与优化分析[J]. 门窗,2013,08:338-339.

上一篇: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的集控运行研究 下一篇:食品中汞污染的危害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