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走向

时间:2022-05-29 06:21:49

浅析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走向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对测量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工程测量学服务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本文通过对工程测量学应用的分析,系统的总结出工程测量学今后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工程测量;发展;展望

一、工程测量基本概述

工程测量是一门工程实践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工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情况。它的过程主要包括:过程策划阶段的地形测量和控制测量;工程建设阶段的施工过程控制测量;实施过程阶段的变形测量;工程竣工交付时的竣工测量。测量技术可运用的范围广泛,可服务的对象丰富多样,在整个工程学科中它属于一种交叉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所涵盖的技术含量较高,对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

二、工程测量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现代科技的进步同时也使测量技术发生飞速的更新发展,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系统、科研领域以及科学发展对象等正由于新的时代的发展需要而引起了巨大的改变。从目前工程测量的发展形势不难发现,现代工程测量学已经逐步转型为对空间上的数据进行测量、收集、管理、分析、储存以及反馈的系统性研究,这些数据已经不同于以往,而是从卫星系统、空载传感器和各种高级别测绘仪器上收集得到。在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基本前提下使工程测量学这门传统的科学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作用日趋完善。目前,新兴的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已成功从单一的工程建设领域中突围而出,改变传统的狭隘意义观念,向广义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

(1)工程测量技术协同其它专业技术共同发展进步将是今后一段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主流发展趋势,在技术上将出现多功能多样化用途的工程系统。(2)工程测量的数据收集形式不再局限于一维和二维,在新系统下将向三维甚至四维方向发展,从传统的现场交互式测量形式转变为远程控制式测量形式;测量作业所用平台将从固定的地面转变为车载、机载甚至卫星控制等,逐步从静态转变为动态。(3)工程测量的数据分析计算由偏重基本的平差计算、网的坐标运算、几何形式计算逐步转型为高密度高精度的空间点处理、“点云”数据分析、被测实物的三维空间坐标重建、可视化处理、“逆向工程”和设计模型的对比分析,测绘数据同各种理论数据库实现完美对接。(4)工程测量实现进一步的宏观方向和微观世界两个极端的发展。在宏观测量技术方面,工程建设将具有更大的难度及规模,精度要求也更为提升。在微观测量技术方面,将向微型计量方向发展,测量的尺度维度大大缩小,将发展出微型显微测量及图像处理技术。(5)工程测量将实现过程控制的一体化和网络化。无线数据交换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化等技术将使工程测量从独立式走向综合化,从单体作业基本形式发展为共同作业及实时作业模式。(6)在进行工业测量、大型机电设备组装、线上检验和质量控制时采用高端的测量设备仪器以及先进的作业方法,这成为了制作业的发展新趋势,甚至可以列为制造业牢不可分的一个组成部分。(7)工程测量设备从传统的人工设备发展出智能机器测量设备,并将多种高端技术融为一体,可服务的领域将更加广阔。对图形图像以及相关应用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手段也将进一步提升。(8)相关技术服务领域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可应用在设计制造行业、工艺流程控制、工程评估评测、工程监督、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和领域。

四、工程测量的历史进程

从测量学科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将工程测量技术主要的发展特点归纳总结为14个字,即:精准、快捷、动态、简单、及时、持续、远程。传统的测量内外业一般拥有一体化的特点,其涵义在传统上只局限在内业中完成已有的项目工作,而现有的一体化体系已上升到快捷的在外业直接将工作完成的高度,内业和外业之间不再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界限。在外业进行测量作业时可直接进行对图形图像的编辑和储存,不需要再将数据带回内业处理;在进行施工放样时,得到的相关数据可边放样边计算,随时进行数据的处理更新。测量过程中的自动化流程主要是指在收集、处理、储存、反馈数据时可由系统自动完成而不需要再进行人工操作。测量技术水平可以达到全数字化管理的高层次,可以利用计算机自行进行分析和处理。此外,测量测绘的图形图像能及时更新反馈,实现可视化、三维化和空间立体化标准等。最终,测量成果及相关数据图形图像等都可以实时的利用网络进行储存、传播和分享。

五、发展动态及展望

通过前面的分析,从测量技术的传统到现时的发展我们不难想象,测量技术同其它工程技术相结合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工程测量学发展的主攻方向,将有更多更新更全面的多功能测量系统的出现,其相应服务范畴也将逐步扩大。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给工程测量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方向,从而不断的促使这门传统学科的持续不间断发展,而工程测量学的进步也会直接造福于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上一篇:配电网接地故障一体化处理试点方案探析 下一篇:浅谈继电保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