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区地域性城市设计探究

时间:2022-05-29 02:06:51

贵州地区地域性城市设计探究

摘要:本文以遵义市新舟坝片区规划为例,探讨如何从城市文化与居民日常生活的角度进行城市整体设计,提出从自然观、人文观、整体观三个方面指导地域性城市设计,以期保护与传承贵州地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关键词:贵州地区;地域性;城市设计

随着着贵广高铁建设与开通,贵州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与多元的民族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给贵州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贵州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原汁原味的地域特征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那么,如何迎接机遇,面对挑战?这是建筑从业者们都应反思的问题。

1“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1.1秀美的自然资源

贵州位于我过西南的云贵高原之上,以高原、山地、丘陵、与盆地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境内自然生态资源丰富,隐藏着无数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壮丽的黄果树瀑布,奇幻的龙宫溶洞、峻峭的梵净山等。

1.2多元的民族文化

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在此共居,形成了特有的“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地域文化景观。这里随处可见原生态的乡野聚落。有中国最大的苗族聚落―西江千户苗寨,有石头构筑的布依族聚落镇山村,有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的肇兴侗寨,有历史文化名镇青岩古镇等。

现代人类学认为:人类的产生及进化与地理环境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一定的地区的文化又是一定的人种在特定且变化的地理环境极其历史变化而得以形成的[2]。贵州地区的文化特征正是因其特有的人文及自然环境而形成的。贵州地区最令人心动的便是这丰富的生态资源与多元的、质朴的、原生态的民族村落。

2 “焦虑”的城市建设状况

在先进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的急速扩张的时代,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贵州地区面对的是效能优先的利益诱惑,急剧膨胀的发展欲望。仅以贵阳为例,金阳新区、贵安新区、贵阳科技城、花溪大学城以及十余个超级大盘的建设让整个城市展现出一种激进的建设状态,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正在进行。但同时也为建设者带来相应的困惑,面对井喷式的建设速度,规划师与建筑师们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一种“焦虑”的心态弥漫了整个建设过程。

3 “理性”的西南城市设计实践

“山水,宜居,城”是本次规划的主题思想,同时也是我们对西南地区地域性城市设计的一个思考。我们认为城市设计中应遵循“保护生态环境、沿袭地域文化、顺应市场规律”的原则,不断探寻一种新的,理性的城市设计实践模式,以及解决城市发展实际问题的具体策略。

3.1“山水”―地域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观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合理保护与利用环境资源,维持片区生态平衡是地域性城市设计的首要原则。

这首先要求对基地的原有生态体系有较为详尽的了解,我们进行了多次实地勘测与调研,明晰了基地依山临水,现有山体植被覆盖较好,但水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的环境现状。便于在规划中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首先,在规划结构设计中,规划以高桥河景观带与城市承接轴线来串联原有自然要素,迁出现有工业企业,改善河流环境。

其次,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强调利用高桥河、自然山体以及在居住组团和组团中心内利用地形配置一定的休闲、游憩绿地,结合步行系统和开放空间及住宅的围合形态,并通过道路绿化,宅前后绿化和屋顶绿化构成点、线、面结合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同时规划中还强调了垂直绿化的建设,即利用住宅屋顶平台、公建屋顶空间等进行合理绿化,通过发掘建筑灰色空间的绿化来增大绿化面积。

3.2“宜居”―地域性城市设计的人文观

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公共空间环境的塑造,增强邻里交往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的城市形态是域性城市设计的终极目标。只有真是、全面反映当代城市日常生活的空间,才具有可识别的地域性特征[3]。这要求我们改变原有强调图案化的设计方法,增加理性的研究与分析,对当地既有的城市空间使用状况与当地公共活动进行深入调研、观察与总结评估,注重人的真是需求。同时,在城市设计中提供公众参与设计的渠道,为城市居民提供长期性的诉求机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个自下而上、多元化、动态发展的可能性。

一方面,我们在规划中规划强调步行体系的建设。遵义今后将是国际化的专业旅游城市,其旅游人口较多,除依赖公共交通出行外,其步行观光也将占较大比例。规划重点考虑了整个片区的步行系统,使得人车分流和局部人车分流;满足旅游游览需要和提高居住社区的舒适度、完全度,提供简捷的行为路线提高居民的生活效率。

另一方面,我们强调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所谓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同时,它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

3.3“城”―地域性城市设计的整体观

以紧凑型城市规划理念为指导,整合多种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是城市设计地域性的基础。地域性城市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评估和探索公共交通模式、紧凑城市形态、生态城市等先进理论在中国城市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及具体实施途径。

在功能分区上,片区内形成了特色鲜明、分区明显合理的两个功能分区(图1-2)。分别是集文化、旅游、商业、办公及滨河休闲为一体的商业金融区,承接老城延展功能,同时又与高桥片区金融商务区连成一片,形成规模效应,成为展示遵义市文化特色的窗口;围绕商业金融区,周边为居住功能区。整个居住功能区分为一个居住区,一个居住小区和三个组团格局。功能区内,主要沿温州路和南宁路布置公共配套设施,并有一个高级中学,一个初级中学和两个小学,打造宜居紧凑的居住环境。

4.结束语

贵州地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求每一为建筑从业者在设计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地域性实践,针对特定的城市环境,关注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人的互动,城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看待地域性与现代性的联系与冲突,避免照搬历史或乡土建筑形式或摒弃传统文脉的极端做法,为贵州地区的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冬. 从焦虑走向理性― 兼论西南城市与建筑文化[J].新建筑,2013(3):10-14

[2] 蓝勇. 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卢峰. 地域性城市设计研究[J].新建筑,2013(3):18-21

上一篇:试析铁路站区与城市交通间的规划 下一篇: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及技术方法走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