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可以悄悄说

时间:2022-05-29 03:57:42

“童言无忌”,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老话,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中,成年人就没有这么潇洒了。像文中的女儿那样天真活泼、嘴快话多的孩子照理是十分可爱的,为什么家长却有更多的担心?我也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家长在厕所大便时,有电话来,小女儿接电话,大声对对方说:“我爸爸在拉屎!”事后,父亲嘱咐女儿:以后爸爸上厕所时,有电话来,你就说我在洗澡。小女儿反驳道:“你这不是在教我撒谎吗?”爸爸没法接话了,只好尴尬地笑笑了事。

在成年人或家长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孩子当然是“有分寸的”:该他说的时候就说,不该说的时候就能够紧闭嘴巴。其实,对孩子来说这是办不到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些大声说出来的“童言”呢?可能我们会面临这样几种情形:

情形之一,孩子大声讲出来的真话是家长不愿意让外人知晓的,例如,“昨天我爸爸妈妈吵架了”,“我妈妈最喜欢化妆打扮了”。孩子讲的是真话,可这时候,家长却常常会恼羞成怒,呵斥孩子为“胡说”或“不许瞎说”。其实,家长担心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孩子的感受,而说了“真话”的孩子会茫然不知所措,搞不清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不要当面训斥孩子,也不必强行打断孩子,事后可以告诉孩子:“你讲的话是真话,但是我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希望你尊重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那些是家庭或父母的私事,是家长有权利不告诉外人的。让孩子知道,诚实和尊重他人是不矛盾的。

情形之二,孩子大声讲真话,会招致危险,这是家长最为担心的情形,尤其是没有大人在身边的时候。这种情形下我们有两条建议,第一,年龄太小的孩子,外出必须有成年人在一起,这样,即使遇到危险情况,孩子讲了“真话”,也有成年人保护,如文中的女儿在书摊前遇到的情形。这里,保护儿童是第一原则;第二,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独自出外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例如,独自上学或去临近的商店买东西。家长要告诉孩子,在任何条件下,自己的安全是第一的,因为你是孩子,你的反抗能力和自卫能力都是有限的。告诉孩子要运用自己的机智来保护自己和帮助别人。在遇到坏人时不考虑自己的实力和安全,不假思索地大喊大叫,既不算勇敢,也不是机智的表现。告诉孩子这时候可以想办法,悄悄地通知大人或有关部门。这样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

情形之三,孩子大声讲真话,会给人造成“不懂礼貌”、“没有教养”的坏印象,这也是父母常常感到尴尬的情形。一位天真的女孩子随母亲到朋友家做客,当孩子过了几分钟和男主人熟了以后,便坐到叔叔身边,开始认真地、大声地数着叔叔脸上的“圆点点”,正在一旁喝茶和女主人谈天的母亲,没有急急地拉开女儿,而是起身与女主人去了其他房间,只留下“无忌”的女童和宽厚但不尴尬的叔叔,他们仍然在玩着、数着……回家以后,这位母亲也没有简单斥责孩子“没有礼貌”,因为她还小。对待这样还不太懂人情世故的孩子,成人可以在平日里告诉孩子哪些话是应该悄悄说的,哪些话甚至是不可以说的。例如,看见大人的裤子没有拉好拉链,是不可以大声喊的,看见叔叔亲阿姨是不可以大声说的……

总之,对待这些“大声地生活”着的孩子们,我们确实需要根据情境,在教会孩子诚实和勇敢的前提下,告诉孩子一个原则:有些话需要悄悄说,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说悄悄话,是尊重他人的需要,也是机智的表现。

但孩子毕竟还很单纯、不谙世故,对于这个原则,他也许还不能一下就完全领悟,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的。让我们大家都像文中这位母亲最后所做的那样: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上一篇:多问的季节 下一篇:要不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