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评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时间:2022-05-29 03:29:43

同伴互评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英语的使用范围较广,且英语交际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英语专业教学活动而言,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而施教,以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同伴互评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形式,对同伴互评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运用问题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将同伴互评方式有效应用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其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同伴互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运用

前言:同伴互评是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其模式与教师评阅的效果形成反差,前者更具有效性。在翻译教学的同伴互评过程中,学生之间对同伴的译文进行评阅,并针对该评阅意见而修改,基于此,该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使学生对翻译理论及策略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由此可见,将同伴互评方式有效应用于英语翻译教学中,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并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英语翻译教学发展。

一、调查的准备与实施

在调查准备阶段,确立调查研究对象和问题,选择研究工具和收集数据。首先,本次研究主要以浙江省杭州市某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20名学生为对象,男女生分别为4人和16人,学生的学习成绩良好,英语水平相对较高。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而言,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英汉和汉英阶段。其次,调查研究中需探讨的问题主要有四:一是基于同伴互评模式的翻译教学是否有效;二是学生是否能够虚心接受同伴的评阅意见;三是在英汉和汉英的不同方向翻译中,同伴互评是否全部有效;四是学生对同伴互评教学模式是否持有支持的肯定态度。再次,在研究活动中,作者为学生选择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短文,其难度级别为TEM8。最后,对两阶段的数据进行收集[1]。

在调查实施中,作者收集诸多信息。首先,在英译汉阶段中,教师为学生进行同伴互评示范,并将系列反馈信息传递给学生,为学生更好开展同伴互评活动做准备。调查第一周,学生将翻译作业上交至教师;第二周,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内容而对同伴翻译作业进行反馈;第三周,学生按照同伴反馈修改翻译作业;第四周,教师进行点评。其次,在汉译英阶段中,在遵循英译汉阶段调查步骤的基础上,随机与班级中某部分学生进行交流。

二、调查的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作者从以下几方面而开展工作。首先,对学生之间的反馈信息进行有效归类和统计,包括统计全部反馈、统计正确反馈、将反馈点进行划分。该过程中,如若学生反馈存在不同意见,作者与其它教研人员共同对学生反馈加以分析,以判断正误。其次,对译文翻译准确程度进行评定。在此期间,教师完全按照专业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后,评分结束,对学生是否接纳同伴评阅意见进行分析,主要分为完全接受、有待改进和完全不接受三种态度[2]。

三、调查的分析

(一)同伴互评的有效性分析

将同伴互评教学模式运用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学生能够积极对同伴译文进行反馈,每人平均反馈点为24个,且正确率达到80%。由此可见,本次调查研究对象能够对同伴的翻译作业进行有效反馈评价。在全部反馈点中,其类型主要集中在技术问题、语法问题、语义问题、语用问题方面,其反馈点比例分别为6.7%、13.2%、42.2%、37.9%,正确率分别为91.7%、81.5%、71.5%、79%。通过对该数据的分析可知,学生反馈点主要表现在语义和语用方面,而关于技术问题的正确率最高,语义和语用问题方面正确率相对而言较低。究其原因,语义和语用是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重难点,不易被学生而掌握,因而学生在翻译作业和同伴互评中,极易出错[3]。

(二)学生对同伴评阅意见的参考分析

根据上文可知,在同伴互评应用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问题研究中,将学生对同伴评阅意见的采纳程度分为完全接受、有待改进、完全不接受三种类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全接受同伴评阅意见,约占77.4%,有13.8%和8.8%的学生分别为有待改进和完全不接受的态度。可见,在调查实验过程中,诸多学生比较重视同伴的评阅意见,并采取虚心态度加以对待。长期以往,同伴互评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另外,在调查活动中,教师特针对学生初次翻译的译文和最终的译文分别评分,其分值差异较大,可见同伴互评的方式应用于翻译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译文质量。形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同伴反馈的正确率较高,使其它学生能够更好对译文加以改进;二是学生在修改译文时,不仅参考同伴给予的评阅意见,而且结合自身对他人的评阅意见而深入修改,其修改的正确率大大提升[4]。

(三)翻译方向对同伴互评的影响程度分析

同伴互评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阶段中,其反馈点个数相差较小,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翻译方向对同伴互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影响相对较小。尤其在反馈点正确率方面,其显著差异较小。英译汉阶段中,同伴反馈的正确率为75.9%;汉译英阶段中,同伴反馈的正确率为78.2%。然而,对于同伴反馈的类型而言,翻译方向对其有影响。在英译汉阶段中,学生反馈问题的类型以语义、语用问题为主;而在汉译英阶段中,学生反馈问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语法、语义、语用方面。通过该结果可知,在不同翻译方向中,学生面临的难点有不同,因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使学生的理解思维存在差异性,对翻译产生误解。

(四)学生对同伴互评的态度分析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同伴互评大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能够接受同伴的评阅意见。通过同伴互评,学生既能对同伴的译文进行有效评阅,又能给予自己以借鉴,有助于学生相互提升自我翻译能力。通过与班级10名学生进行访谈,以了解同伴互评的作用,只有一位学生认为,同伴给出的反馈点较少,其作用相对较小,其它学生则认为,同伴能够给出更多积极的反馈,其信赖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帮助自己改善翻译错误。

将同伴互评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通过与同伴之间的相互评阅,既能彰显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又能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改进错误;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同伴评阅意见的有效采纳,可以提升自己的译文质量,并加强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进而全面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推动翻译教学的发展进程。基于此,英语专业教师在开展翻译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推行同伴互评的模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5]。

结论: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采取有效策略而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理解。通过调查研究可知,同伴互评是学生相互合作的学习模式,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实现学生共同进步,提升学生的整体翻译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性,文章研究是相对于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而言,因而存在局限性,仍需得到相关人员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小撒,柯平.关注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以评注式翻译和同伴互评为例[J].上海翻译,2013,02:46-50.

[2] 李小撒,柯平.同伴互评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教学法意义[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02:83-88.

[3] 甘小亚,孟艳琴.国内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同伴互评研究现状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168-171.

[4] 周红,周振行.同伴互评在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4:123-128.

[5] 苏友,连晶晶,郑春萍,等.课堂教学互评与网络教学互评――基于大学英语学习者态度的比较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81-88.

上一篇:浅论磁性媒体管理系统 下一篇:城市园林管理的战略功能与目标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