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区高校网络依赖学生团体心理治疗效果评价

时间:2022-05-28 10:36:17

温州地区高校网络依赖学生团体心理治疗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依赖团体心理治疗效果,为改善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对被抽样大学生进行评估,筛选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不低于5分者(网络依赖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用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SCL-90自评量表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网络依赖者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次随访,与8周治疗后效果对照发现,治疗组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总分、网络依赖者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网络依赖团体心理治疗效果较明显,疗效较为持久。

【关键词】 因特网;行为,成瘾;团体处理;治疗结果;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665-02

Group Psychotherap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in Wenzhou/CHEN Kai-liang*, ZHENG Wei-fang, MU Shou-kuan. *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ublic Health,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group psychotherap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status. Methods 1 481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by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61 students were defined as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 for their scores of Young's Internet addiction questionnaires were not less than 5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30) and the control group(31) randomly. Both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ested by using Young's Internet Addiction Questionnaire and SCL-90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for 8 weeks, the scores of Young's Internet addiction questionnaires and SCL-90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itself befor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The proportion of IAD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m. Comparing with the scores of Young's Internet addiction questionnaires and SCL-90 and the percentage of IAD after two follow-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8 weeks and 3 months, 6 months. Conclusion Group psychotherapy is effective for IAD and the efficacy is sustainable.

【Key words】 Internet;Behavior,addictive;Group processes;Treatment outcome;Students

网络依赖(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3]。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网络依赖将导致人不是在利用网络,而是被网络“控制”,脱离社会,失去自我。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由于部分大学生在人生方向与定位上迷失及不良环境影响,网络的副作用也在高校里开始蔓延,大学生网络依赖已经上升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笔者在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根据综合治疗策略,采用团体心理治疗,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对温州地区高校网络依赖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以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温州地区高校按不同专业(临床医学、信息管理、公共管理、法学、外语、思想政治、数学、生物、应用心理学)分别从各年级随机抽样,总计选取大学生1 500人。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Young的网络依赖诊断问卷测查。收回有效问卷1 456份,有效率为97.1%,平均年龄(21.7±1.1)岁。共选取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5分者(网络依赖者)61名作为研究对象。将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5分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

1.2 方法

1.2.1 入组条件 治疗组给予8周,1次/周的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总分以及年龄经t检验,性别、来自农村或城市、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母亲受教育程度以及父母婚姻状况等经χ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2 团体心理治疗策略及方法 在团体心理治疗策略方面,针对治疗组采取团体心理治疗,具体方式为根据Beck认知行为治疗、Ellis理性情绪治疗以及人际关系治疗原理设计程序。团体形式采用闭合式、结构式、自愿式团体,10人1个团,共3个团;每次50 min,每周1次,共8次为1个疗程。具体方法:(1)领导者介绍团体的性质、目的、内容以及具体方法,讨论治疗必须遵守的规则,签订协议书;分发心理治疗手册。(2)游戏热身,成员介绍自己的上网情况。(3)游戏热身,成员介绍上网产生的问题,领导者归纳问题。(4)游戏热身,让每个成员自己找出上网入迷的害处以及不入迷的好处,让成员找出自己上网的最初原因。(5)领导者提出上述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成员进行讨论;分发领导者归纳上述害处与好处提醒卡;布置家庭作业:建立新的上网时间模式、建立上网日记、随身携带提醒卡等。让成员自己找出上网原因的解决办法。(6)领导者介绍入迷思维(ruminating thought)模式、种类,成员介绍并讨论各自的上网感受以及做家庭作业的感受。领导者与家长、教师或同学联系,了解上次家庭作业情况。领导者根据上网原因提出解决办法。(7)讨论家庭作业情况,认知重建,布置家庭作业(积极参与现实社交活动)。实施上网原因的解决办法。(8)总结报告,回顾治疗过程,评估疗效及存在问题,建议随访,成立自助团体。

在此基础上进行疗效评估,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均评定Young网络依赖诊断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将所得结果进行组间对照、治疗组自身对照,总分比较(t检验);2组治疗后网络依赖者构成比比较(χ2检验)。最后进行随访,在治疗组团体心理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末、第6个月末各随访1次,采用面谈方式,同时进行Young网络依赖诊断量表评定,治疗后与治疗后随访第3个月末、第6个月末3个时间点。

1.3 统计分析 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SCL-90自评量表结果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SCL-90自评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治疗组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SCL-90自评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治疗后,治疗组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SCL-90自评量表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2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网络依赖者构成比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5分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6.7%(14/30),90.3%(2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5,P0.05)。

3 讨论

笔者根据综合治疗策略,采用团体治疗的形式,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手段,对网络依赖大学生进行心理综合干预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治疗对大学生网络依赖总体上有较大的改善效果,网络依赖者心理症状减轻,50%以上的人不再对网络依赖,且随访对照发现,网络依赖者未见明显复发现象,表明团体心理治疗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疗效较为持久。

团体心理治疗对治疗大学生网络依赖具有良好、持久的效果,主要原因是通过营造类群体生活环境,使网络依赖者分享共同的网络心理体验和认知,使他们对存在的问题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在网络依赖者团体中产生“向心力”和心理场[4-11],最终共同面对现实,面对问题,主动积极解决依赖虚拟世界产生的问题。Young认为,治疗师应协助网络依赖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支持团体,当网络依赖在团体治疗中建立起生活的目标,科学规划人生,他们自然会减少对网络的依赖[12-14]。

团体心理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实用的解决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手段,但也存在需要面对的问题。首先由于它通过团体营造现实类群体生活环境只能影响网络依赖者,所以它并非解决网络依赖问题的根本性决定力量,特别是网络依赖者重新归位到个体环境时,团体治疗效果可以实现较持久但不能确保百分百根本解决问题;另外,团体治疗强调网络依赖者个体中共同性,而不能考虑到不同的网络依赖者存在应激源、类型、内容与程度的个体差异,团体治疗效果与团体中的个体差异存在一定关系;同时,网络依赖者多数本身不愿意、不敢正视现实,所以本身网络依赖团体治疗需要更多精力投入,且在团体公共场合他们对自己过去行为自我暴露有限。所以,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解决不能只依赖团体治疗,要建立综合、全方位的干预网络,通过高等教育管理者、教育者以爱心、责任心深入到每个网络依赖学生心中,寻找他们网络依赖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发现网络依赖学生共性进行团体治疗,通过学工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家长队伍、本科生导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各点上教育力量针对个性问题进行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个别心理健康教育与治疗;同时在治疗基础上积极搭建融入集体、融入社会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育人环境。如此,通过建立形成现实帮带力量网络,才能使团体治疗有尽可能显著的疗效,才能使网络依赖学生尽快摆脱对虚拟世界网的依赖,并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

4 参考文献

[1] 杨立新,潘集阳.广州市一所高校大一新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5.

[2] 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6-798.

[3] 杨昕.网络成瘾的防治理论与实践研究.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6(4):314-317.

[4] 于衍治.团体心理干预方式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可行性.中国临床康复,2005,20(9):81-83.

[5] 雷鸣,陈晓光,刘卫燕,等.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群体预防.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265-267.

[6] 杨立新,潘集阳.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的改变及可变因素的追踪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65-69.

[7] 董四平,王江陵,安燕芳.网络成瘾症治疗方法研究进展.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9):48-50.

[8] 徐广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团体辅导现实疗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2(6):709-711.

[9] 倪晓莉,陈思路.某综合大学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评估.中国学校卫生,2007,4(4):344-345.

[10]孙静,王海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综合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8,12(12):1137-1138.

[1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28.

[12]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 Psychol Behav,1996,2(5):237-244.

[13]NG BD, WIEMER-HASTINGS P. Addiction to the internet and online gaming. Cyber Psychol Behav,2005,8(2):110-113.

[14]LOYTSKER J, AIELLO J.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ts personality correlates. Washington DC: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7.

(收稿日期:2009-10-09;修回日期:2009-11-12)

上一篇: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认知及行为调查 下一篇:中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