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读懂学生学习的兴趣

时间:2022-05-28 10:09:35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读懂学生学习的兴趣

《标准》清楚的指出:数学课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心理学认为有需要就会有动机,而动机影响行为,体现在学习上就是如果老师抓住了学生的需要,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充满想象力,他们喜欢充满惊喜,充满竞赛的游戏教学。他们也希望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更希望获得老师以及同学的表扬及肯定。 只有读懂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乐于学习,渴望学习。

一、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知识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含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意义不明白,就会场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在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全过程由“静”变“运”,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们一道学习、探索新知识。

二、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地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例如,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了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三、自我评价分析,使学生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们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题目符合要求吗?为什么不符合要求?那么该如何改动呢?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学会了评价自己。因为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合理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6×4+4;(2)6×5-2。出乎我的意料的一个同学做的却是7×4。我热情表扬他大胆创新,同学们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及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相互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了,自尊心得到了充分尊重,个性和特长都得到了张扬,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且有效地发展,不但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四、分层指导训练,使学生善学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饱。在教学中可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上、中、下三层,其数量比为1:2:1。前后座按比例组合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依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分别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学习,得到发展,争取进步。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这样一道题:筐里有50个桔子,(1)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人几个,还多几个?(2)最少加上几个才可以平均分给9个同学?(3)拿走几个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这道题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上等生做第3题。鼓励相邻几个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并随着进取意识的增强,不断地向上一个层次递进。

上一篇:农村中学体育课改之我见 下一篇:信息技术让作文评改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