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教师的语言艺术

时间:2022-05-28 09:53:26

浅淡小学教师的语言艺术

【摘要】对于小学教师来说,由于孩子们年龄太小,深刻的道理体会不了,不论教师讲得多么认真,有些学生只是听过了,如风吹湖面,过后无痕无迹。因此,我们只能借助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道理,通过教师生动的、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语言,使学生逐渐明白,用心体会,使他们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孩子们不同方面的需要,教师要因势而变,用不同的语言去引导、开发、感染学生,引起学生认识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美;科学;温柔;幽默;激励

语言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它既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又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现象。因为有了语言,我们才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现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人与人之间才能得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促进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作为一名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都需要借助语言。教师语言的正确与否,生动与否,是否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和震撼力,都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准。美国成人教育学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怎样表达思想、领导他人以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但要不断“充电”,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在平时的语言上不断自省、自悟、进步,使自己的语言成为一种艺术。

一、美的语言给予学生美的熏陶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有人缺乏的是一只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

体会美的心灵。我们要从学生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去发现美、体会美,拥有美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他不仅开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隐蔽的角落。”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根据教材资源的不同特点,投入感情,使自己的语言自然优美,语调抑扬顿挫、高低快慢,能把文章所描述的美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就如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在读“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时,语调决然不同,前者要读得大气磅礴,体现海的壮阔,后者要读得温婉细腻。通过语调上的变化来让学生感受美。此外,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美的语言,如:“请”、“对不起”、“谢谢”等文明用词。教师天天强调学生语言要文明,不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我刚刚接手一个班,有时抱不完的作业或试卷等,我都会请学生帮我抱到办公室,在这个过程中,每次我都自然脱口而出“请……”、“谢谢……”,慢慢一段时间,我发现:当我找到学生丢失的饭卡递到他手上时,他会说:“谢谢老师!”;在他们不舒服的时候会对我说:“请老师帮我打个电话给我妈妈好吗?”这时,我就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师“示范”的重要性。

二、科学的语言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

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语言规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语言训练,教师也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格。如:在教学“秋”时,不能说秋的部首就是“禾”,只能说“禾”和“火”都能作秋的部首。此外,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要把教材资源所传递的知识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不能含混不清,或者嗦一大段,重点不能突出,反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外,语言要规范,就是无论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都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如发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楚,遣词造句要讲究语法,叙述事理要符合逻辑,这些都是语言规范的表现。

三、温柔的语言抚慰学生幼小的心灵

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身体的健康,还要重视学生心灵的成长,所以,我认为老师,不一定要“学富五车”,但一定是与时俱进,不断的寻找,不断地勤奋学习,不断地缜密思考,懂得用语言去拨动孩子的心弦,使他们在难过时得到抚慰,失意时得到鼓励,优秀时得到表扬,骄傲时得到提醒……而做到这些,温柔的语言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我认为这种语言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表述的语言温柔,二是体态语言的温柔。这两者常常联系在一起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表述的语言温柔,使学生容易接受你的说法,否则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体态语言的温柔:如他难过时对他笑一笑,失意时拍拍他的肩,表扬时摸摸他的头,在他摔倒时伸一只手,请学生起来发言,不用食指指学生,而是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做个向上指的动作……帮助学生,尊重学生,作一名体态温柔的教师。去年开学,我班学生刚入一年级,由于我们学校是全寄宿制学校,学生星期天来到学校,要到周五才能回去和父母在一起。有一个叫王思怡的小姑娘,她的妈妈才走了一会儿,她就在教室里哭了,我想了想,过去对她温柔地说“小宝贝儿,想妈妈了是吧?”她看着我点了点头,我笑了笑,拉着她的小手说“老师向你保证,只要你不哭了,好好在学校学习一天,明天,老师一定打电话给你妈妈,让她和你聊天,好吧?”她想了想,点点头,慢慢收住了眼泪。同时,我又叫了几个开朗活泼的小姑娘带她一起玩。第二天,我如约给她妈妈打电话。渐渐的,她适应了住校生活,人也开朗起来。

四、幽默的语言是学生快乐学习的调剂

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课堂教学上运用幽默,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幽默语言的艺术包括:教师设计的情节幽默,讲笑话、趣事,机敏的妙语、警句,生动有趣的描述或评论,超想象、夸张,以及教师的肢体幽默,表情幽默等。如果把幽默的语言运用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天早自习读书时,我看到有好几个学生没有认真读书,我正在想办法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请假上厕所,我故意笑着大声说“听不见”,那名学生又说了一遍,我又大声说:“还听不见。”这时,许多学生都笑了,帮他说了一遍,我同意了那名同学上厕所,同时对所有学生说:“你们读书太认真了,真是震耳欲聋,把老师的耳朵都轰炸得听不清了。”很多学生大笑,读书的声音更大,气氛也更好,还有那几个没有读书的学生也跟着大声读了起来。

五、激励的语言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

小学生在性格和心理上发育都还不健全,都需要教师点点滴滴的培养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40分钟的时间内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特别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那么,如何实施激励性评价呢?我认为: 不论是课上还是课后,教师都要对学生优秀的表现给予肯定,对学生错误的做法诚恳地指出并鼓励他改正。另外,鼓励性的语言要灵活多变,不要一味地说:“你太棒了!”或“以后要向做得好的同学学习。”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具体事件来进行鼓励,比如对跑步跑在最前面的学生微笑并竖起大拇指;对读书读得好的学生说:“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对跳绳跳得好的学生说:“老师相信你,如果你学习上再认真一些,成绩一定能和跳绳一样棒”……学生需要鼓励,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老师鼓励的语言中,学生自信满满,能努力地应对各种困境,在学习生活中勇攀高峰。

同时,激励性的语言也要把握一个度: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科学地进行激励,不能对于任何学生回答了任何一个极为简单的问题就给予一些“隆重”的夸奖。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会听腻,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根本起不到任何激励的作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为课堂创设了和谐的气氛。每一名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使我们的语言优美、生动,绽放出艺术的光辉,愿合理的课堂语言的运用能帮助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科学教学语言艺术浅探。

/view

[2] 教师语言艺术表达要求

/teacher/mianshi

[3] 浅谈教师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教育探索》

/Article

[4] 《教师的体态语言》:不可忽视的另一种语言

/system

[5] 无声的语言 ― 一年级 ― 在线教研

.cn/bbs/viewthread

[6]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浅谈

/view

上一篇:浅谈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 下一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