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里的奇异精灵

时间:2022-05-28 08:12:47

雨林里的奇异精灵

位于西双版纳植物园东区的沟谷雨林景区颇显神秘,这里有高达四五十米的望天树,有开在高高树杈上的空中花园,有可以给几个人遮风挡雨的巨大叶片,还有人见人怕的箭毒木……在这里,你可以全身心地感受雨林奇观。

老虎须:特立独行的“黑公主”

在西双版纳雨林中,我们能看到一种特别的花,它从花序基部长出很多像老虎胡须一样的细丝,因而得名“老虎须”。更特别的是,这种花的花瓣是黑色的。

大多数花朵都是五颜六色的,而黑色花朵则是个偏门,极为罕见。花朵的一大功能就是招蜂引蝶,吸引传粉者。由于不同动物对颜色的喜好不同,所以花朵会针对传粉者释放特定的颜色信号。不仅如此,花朵还会满足一些传粉者的小嗜好,来加强它们在传粉工作中的专一性,如黄色的蜡梅为喜欢闻香的蜂类准备了香甜气味作为导航标志,没有丝毫气味的红色芦荟花朵则准备了大量的花蜜,因为它们的鸟类传粉者需要更多的食物。

然而,很少有动物和昆虫喜欢黑色,而且黑色花瓣会吸收过多的热量,灼伤娇嫩的花蕊。那么黑色的老虎须是如何生存的呢?植物园的专家们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老虎须都生活在林下的树荫中,所以不会被晒伤;它们可以自己授粉,所以也就用不着鲜艳的颜色招蜂引蝶了。

黄葛榕:温柔的冷艳“杀手”

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温柔可人,桑科榕属的一些植物就是异类。尽管它们和林中大树的缘分是从附生开始,但是往往最后会拼个你死我活。

黄葛榕和董棕的战争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黄葛榕的种子在一次无意的旅行中来到董棕的枝桠上,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出气生根。这些气生根环绕着宿主的树干,悄无声息地向四周延伸。董棕并没有察觉,直到有一天,这些气生根彼此交织,在它的树干周围缠成紧密的一圈,这便成了它噩梦的开始。看上去两棵树还是那样亲昵,互相依偎,然而在地下,董棕的根系竞争不过掠夺者,每天都处于饥渴的状态;在地面,它的树干被紧紧包裹,无法增粗;在树冠上,那有限的阳光早已被后来者掠夺。

长此以往,董棕最终会出现颓态,它不再鲜活,躯干被白蚁穿进穿出,慢慢腐朽剥落,在夜风中发出哀婉的低吟。再过若干年,这些不甘和悲愤都会消失殆尽,只剩下黄葛榕独自生存。

这种故事在雨林里每天都会发生,胜利的主角不单单是黄葛榕,还有高榕、斜叶榕、垂叶榕……榕树的气生根有时还能从半空中逐渐下垂直到地面,继续增粗成为支撑树木躯干的支柱根。所谓“独树成林”就是由树木大量支柱根构成的一种景观。

红吉莉草:植物中的“变色龙”

植物界里的红吉莉草的花有变换花色的绝招,因而被誉为植物中的“变色龙”。

红吉莉草生长在西南部的沟谷雨林景区,每年开花时节,满山遍野都是这种花筒细长的花。颇为有趣的是,小巧玲珑的蜂鸟和一种名叫隼蛾的昆虫双双担任了红吉莉草的传粉媒介。那么,为什么貌不惊人的红吉莉草能够吸引蜂鸟和昆虫共同为它传粉呢?

原来,每年7月中旬,红吉莉草的花期刚开始时,恰逢成群结队的蜂鸟来到沟谷雨林区觅食。此时,大多数位于较高海拔的红吉莉草都开出颜色艳丽醒目的红花,以吸引蜂鸟的注意。到了8月下旬,气候逐渐趋凉,喜欢温暖的蜂鸟飞往海拔较低的山腰上为红吉莉花传粉。原来生活在高处的红吉莉草则一反常态,转而开出淡粉红色的花。时间越往后推移,它们的花色越淡,至8月底时,花冠的颜色便近于白色了,这是为了吸引第二个传粉者――隼蛾。由于隼蛾在夜间活动,白色的花朵在夜间更能引起隼蛾的注意,从而使传粉更容易进行。显然,及时改变花色大大提高了红吉莉草传粉的成功率。

可以吃的花:吃出雨林的滋味

雨林中,一年四季都有花朵在展示绚丽的色彩,释放淡淡的幽香。花朵不但让眼睛和鼻子受用无比,而且可以抚慰你肚子里的馋虫。没错,今天我们就来吃花。

聪明的雨林傣家居民把花朵收集起来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虽说吃花似乎有点暴殄天物,但是从你吃下第一片花瓣开始,所有的顾虑都在瞬间消散。品味着芬芳的花朵,你甚至会感觉到那份娇艳慢慢地在嘴里融化开来。

芭蕉花的味道就像竹笋一样香嫩,其间还泛着芭蕉的清香。吃完芭蕉花,再尝尝鸡蛋花,作为傣族信奉的佛教植物“五树六花”之一的鸡蛋花深受傣家人的喜爱。它的花瓣中心淡黄,边缘纯白,就像切开的煮鸡蛋。用鸡蛋花沾上调好作料的蛋液油炸,香酥之下还透着芬芳,这可是傣家人招待贵客的一道美食。

除了这两种花,在西双版纳你还可以品尝到大白花、云南石梓、火烧花等鲜花。同时,除了味道鲜美特别,鲜花中的氨基酸等成分对人体的健康还有好处,真是美味与健康共享。

除了鲜花,臭菜恐怕是让人印象最深的菜肴了,它是含羞草科植物臭菜的嫩芽。用臭菜煮成的杂菜汤有种特殊的味道,有人说那是臭豆腐和豆豉混合的味道。不过,臭菜跟臭豆腐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闻着臭,吃着香。

上一篇:农牧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浅谈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