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演讲家”

时间:2022-05-28 05:11:49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演讲家”

摘要:语文能力是人们最重要的一种交际能力,而口语的表达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针对技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谈谈在技校语文课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技校学生 口语锻炼 语文课

我国语言大师叶圣陶曾把语文定义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应该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口语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而成的。

一、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在技校学生的口语能力现状分析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处事中,敢做、能做、会做,但相比之下不敢说、不能说、不会说,严重制约了他们将来的就业和成才。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能否获得理想的聘用机会,要靠求职者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与学识修养。面试时,口才显得尤其重要。获得工作后,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配合好同事的工作,没有沟通的意识和技能是不行的。所以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技工学校毕业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

二、口语锻炼在语文课中的实际运用

口语锻炼,其实是综合能力的锻炼,因为说话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智慧学识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教师在每次语文课上都应该有目的地去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口语表达技巧,从而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1.胆量锻炼

笔者在今年所教的四个班级224人中做过调查,约41.6%的学生害怕在大庭广众之前讲话。有些学生,台下活泼开朗,台上不敢张口,或缄默无语,或未语脸先红,或语无伦次。教师可通过让同学互相挖掘对方优点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将讲台让给学生,给每位学生创造更多当众说话的机会。上台次数多了,学生说话的胆量自然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

2.仪表仪态训练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感情的表达=7%语词+38%声音+55%无声语言。很多学生上台发言时,会有摸头、抓耳挠腮、摆弄衣角、摇摇晃晃、目光游离等不良习惯。教师在日常上课时,应提醒学生时刻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并应充分利用语文课上的互动环节对学生的表情、姿态、手势等进行指导和纠正,让学生在一举一动中体会仪表仪态的重要性。

3.思维能力锻炼

思维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脑对事物的认知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思维的成果也要借助语言来表达。一是,通过复述,锻炼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课堂上多让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比如在讲到《景泰蓝的制作》时,请学生复述景泰蓝的一道重要工序——掐丝的制作过程。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锻炼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时,可让学生把课文当剧本,自编、自导、自演;在学习《项链》后,让学生续编故事的情节;学习说明文单元时,以“我们的学校”或“我们的实训车间”为题,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又或者让学生根据几个不相干的词语进行编故事、造句。三是,通过智力题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多准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外智力题,如脑筋急转弯、推理题、奥数题等,有时在课堂上也可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做成语接龙之类的游戏。

4.普通话锻炼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的语言交际工具。在《语文课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技校生要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但大多数技校生来自农村,在口语交际中长期使用方言,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没有掌握普通话的技巧,发音不准,表达起来很吃力。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建议学生每人备一本《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在阅读时可利用字典来正音。课余时间多看普通话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古人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平时多与普通话标准的老师、同学交谈。还可以练习绕口令,锻炼唇齿和发音。

提高普通话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而且教师也必须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尽量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起一个表率作用。

5.朗读锻炼

朗读,通过创造性地还原语气,把文字这一视觉形象变为听觉形象。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还可以强化理解能力,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表情朗读。包括音调抑扬顿挫,面部喜怒哀乐,体态手舞足蹈。

(2)分角色朗读。例如《李肇星义正词严驳“铁嘴”》一课,在课堂上选出三位同学在课堂上扮演李肇星、乔治?威尔、山姆?唐纳德,分别朗读三个人的引语,模仿三个人的动作、人物的外貌、说话的语气、心情的表现要与课文原意相符。

(3)配乐朗读。如学习《荷塘月色》四、五自然段时,播放《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跟着乐曲进行朗读,仿佛置身于优美朦胧的荷塘月色中,正欣赏那和谐无边的

美景。

(4)诵读,即背诵。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学生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除了以上各种朗读的方式外,还要讲究朗读技巧,在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对作品作出恰如其分的

处理。

6.自我介绍

锻炼学生在不同场合进行自我介绍,能起到强化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容踏入社会。学生刚入校时,让他们轮流上台进行自我介绍。此时要求学生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就可以了,这样既促进学生间的彼此了解,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第二学年的语文课,教师可指导学生提前准备,写一份有说服性的个人简历,包括学历、专业、技能、特长等情况,再进行自我介绍的练习,内容与个人简历一致,做到恰当、客观,语言应当流畅自然。

还有其他社交场合的自我介绍形式训练,比如如何为自己名字设计一个合理而巧妙的解释等。另外可教授学生一些语言技巧,突出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7.综合训练

(1)演讲训练。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即兴演讲、命题演讲的训练。在命题演讲训练时,教师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列提纲、拟写演讲稿,然后练习、设计态势语,最后在规定时间里上台演讲。要求学生做到观点正确,结构合理,词句得体,普通话流利,声音响亮、清晰,表情丰富,姿势得体,且有一定的控场能力。

(2)求职面试训练。在讲到应用文单元《求职信》写作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公布的招聘启事,模拟应聘的过程:从求职材料(求职信、个人简历、荣誉证书)的准备,仪表形象的设计,到最后进行一场模拟面试,安排自我介绍、问答等环节。既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学生了解求职应聘的全过程。

8.开展竞赛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开展竞赛活动。在口语体单元中,组织他们举行绕口令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在竞赛中设定有效的激励措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

(1)绕口令比赛。分组进行,每组派3名同学参加。教师给出三段绕口令,每组的3名同学各念一段,看谁念得又快又准,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分,每个组再按3名同学的总分进行排名。

(2)辩论比赛。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4~5人为宜。由教师给出适合学生的辩题,如电子商务专业可用“电子商务是否会影响现有的营销模式”之类的,让学生抽签,抽辩题和正反方。然后给几天时间学生准备资料,再按照赛程的安排进行比赛,决出冠军组进行奖励。

(3)猜猜竞赛。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8~10人。教师给出不同类别,如作家类、文学作品类、应用文种类等等。让各组学生先抽签,然后商量决定派一名队员上讲台负责猜,其余的队员在台下。比赛时,台下的同学根据教师即时给出的相应类别的事物,可以通过讲其用途、特征、别称等方法介绍该事物,直到台上的队员猜出来为止,用时最短为胜方。但是一定要避免提及事物名称的字眼,否则算犯规。

这些竞赛活动,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思考、锻炼的机会,还拓宽了他们思维的空间,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头脑灵敏、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口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口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技校的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汲取其他学科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知识,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口语教学水平。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口语能力,才能在教学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的口语得到较大的提高。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如果你在课堂上能纵贯古今、旁征博引,那么你的语文课就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如果你能说一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标准的普通话,能写一手匀称规范、清秀隽永的粉笔字,那么你的学生怎会不“听”你的语文课,不“抄”你的课堂笔记呢?且不说语文教师具备以上的素质便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单从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这一点来说,已具有相当大的教育魅力。

总之,技校学生在语文课中锻炼口语,教师必须抓住技校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从消除胆怯、自卑,增强自信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普通话水平,提高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水平,拓宽知识面,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最终形成口语交际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演讲家”。

参考文献:

[1]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语文(第3版).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严爱慈.实用口语.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傅春丹. 案例式演讲与口才.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上一篇:智能网球拾取机器人的市场分析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职业中学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