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恰当处,问出精彩来

时间:2022-05-28 04:50:03

【背景】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时,课堂提问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满堂问”,在课堂上什么都问,从头问到尾;偏心,课堂提问只提优生,不提差生;借课堂提问惩罚人,在学生事先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对某个学生进行突然袭击式的提问,让学生难堪;课堂提问语言干瘪,缺乏激情,不能灵活应变,等等。课堂提问本该是师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双向交流,却在教师的不当操作下,变成教师的自我表演。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本文试图以一节数学公开课为例,探寻课堂提问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

【课例】

以下几个教学片段选自我校施秀娟老师上的一节数学公开课实录,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4.1字母表示数”。

教学片段一:于情境创设处设问

(教师投影出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三声跳下水……师生齐唱儿歌。唱到后来,一部分同学唱不下去了,声音越来越轻。)

师:谁能把这首儿歌唱完?

生:这样随着青蛙只数的增加,永远也唱不完!

师:我能用一句话把它唱完,你们信不信?你觉得用哪一句话唱完比较好?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

教学片段二:于活动思考中设问

每位同学拿到老师发给他们的一张方格纸:

教师投影出示下列问题串:

1.观察第①②③④个图形,你能画出第⑤⑥⑦⑧个图形吗?试试看。

2.填空:

第①个图形有 个正方形;

第②个图形比第①个图形多 个正方形;

第③个图形比第②个图形多 个正方形;

第④个图形比第③个图形多 个正方形;

你能猜出第⑩个图形比第⑨个图形多几个正方形吗?

你能猜出每一个图形比它前面的一个图形所多的小正方形个数的规律吗?如何表示这个规律?

(学生先在组内讨论,后推荐代表上台述理。通过讨论,学生能得出结论“图形的序号×2-1=一个图形比它前面的一个图形所多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教师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探索出来的规律。)

3.除了上述结论外,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教学片段三:于画龙点睛时设问

师:同学们,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通过刚才的活动、探索、游戏、练习,我们懂得了哪些道理?请与同伴交流。

(小组交流之后,全班发言。)

生甲:用字母可以表示我们探索出来的某些规律。

生乙: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描述许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生丙:公式用字母表示,刻画准确,使用方便。

生丁:我们要学会与人合作。

生戊:老师真棒!(生大笑)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更棒!“用字母表示数”是我们初中数学的重要特征,同学们今天的表现使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学好初中数学!

【评析】

课堂提问是一门大学问,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来精心发问,另外还应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发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

1.课堂提问应抓住契机,设置悬念,激活思维

数学知识抽象性强,很多同学对数学的学习不一定一开始就感兴趣。教学片段一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唱自己熟悉的儿歌,直到学生唱不下去为至,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从而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激活了他们的“兴奋点”,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冲动。

2.课堂提问应有梯度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不然。课堂提问的问题在精不在多,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学片段二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把难问题分解成容易理解若干有趣的小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学生肯定乐于接受,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课堂提问还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教师的课堂提问应体现发散性,应巧妙构思课堂提问的问题,以便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学片段二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旨在鼓励学生有个性、创造性地思考。教师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都予以肯定和表扬。既拓展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所提的问题,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4.课堂提问应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主动性

没有主动性,便无法充分挖掘潜在的创造力。通过教学片段三可以看出,本课中,教师没有包办课堂小结,而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如此课堂小结,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下一篇:巧借生活模型 速解物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