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通宝小平钱版式赏析

时间:2022-05-28 04:03:04

宋代钱币中的精品,以徽宗朝铸行的崇宁、大观、宣和等年号钱为代表。宋徽宗赵佶在位25年(1101-1125),却铸造了建国、靖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等十三种钱币,不仅种类多,版式繁复,铸币的金属冶炼、铸造工艺和钱币的书法艺术也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大观通宝钱分为小平钱、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几种,钱币文字风格多为瘦金体,应为皇帝赵佶手书的御书钱,其中又以小平和折十较为常见,也最精美。折十钱(图1)一般直径在40到42mm之间,币型大气精致,为集泉爱好者所普遍喜好,近年来价格涨幅较大,生坑品在1千到2千元人民币每枚左右,美品甚至能达到3千以上的成交价。版式却比较简单,主要有五种基本的版式,分别是大字、狭俯大、俯大、狭通、降通,均较常见,集藏起来没有难度。大观通宝的小平钱,品种和样式介于繁简之间,普通品较多,大的版式也不难得到,收集起来有一定乐趣,也较易形成系列。近年来收集研究它的泉友不断增多,也发现了不少新的品种,丰富了此钱的内涵和收藏深度。

现将所集藏和掌握的一些关于大观小平钱的资料整理如下,供喜爱此泉的老师和朋友们参考。

说起大观,就不能不先说到它的书体,泉坛前辈孙仲汇老师1982年在他的《大观小平研究》一文中,就曾提到:大观小平钱币,分为御书瘦金体和行书两种。大名鼎鼎的行书大观,存世极少,一般认为性质是大观铁母,是作为大观小平铁钱的母钱而存在的,目前发现和已知的不过十数枚,非常珍贵。图2是大观小平的名誉珍品。

大观小平钱的分类,有从通字入手的,有从大字区分的,还有从宝和观字来划分的,不尽相同。但其中字体精美、笔画飘逸的几种典型版式,大家高度认同。这样的版式有这样几种:“宽观”、“广草观”、“大字昂通”、“俯大”、“降通”、“欠草观”、“斜通狭穿”、“楷通”、“垂尾大”等。分别介绍如下:

“宽观”:大字撇捺两笔笔锋悠长,捺的一端往右接近于整个通字的一半;观字宽大,四个字体在钱面上的布局均衡优美,是个比较有名的品种。(图3)

“广草观”: 观字的草字头和字体上部几乎等长,通字的走之有些特别,和甬部接的很近。(图4)

“大字昂通”:此版较少,大字离穿较远,通字明显高于穿口上边的延长线,是此版别最显著的特征。(图5)

“俯大”:大字首笔和未笔较长,字体重心在左面,通字尾笔画亦长。(图6)

“降通”:大观中最常见的版式,通字布局偏向下,有普通和宽缘的两种,宽缘的较少见。(图7)

“欠草观”,观字的草字头笔意不到位,通字头的第二笔像是偏向右下的小圆弧,特点很明显。(图8)

“斜通”:大字尾短往下接穿,通和宝字倾斜明显,此版还有个特点明显的子版式为斜通狭穿,不同之处在于穿口较小,宝字字形端正不再倾斜。(图9)

“楷通”:观字草字头向右上倾斜,通字写法特别。(图10)

“垂尾大”:由名可知此版的特点是大字未笔短,稍过穿口向下,通字走部写法局促,数量较多,普通品种。(图11)

近年随着交流的增多,有些珍稀的版别逐渐浮出了水面,这些版别平时难得一见,对于普通收藏者,只能耐心等待和寻找,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品种,现亦摘录如下:

“大宝”:极少见,已发现的不过十几枚。宝字突兀,明显大于其他三字,特点显著。直径也异于常品,在26MM左右,比普通的大观钱大1个到2个毫米,目前价格已在3、4万元,且有价无市。(图12)

“仰头通”:极少,通字头仰向上,观字写法怪异,发现仅数枚而已,珍稀之物。(图13)

“宽缘狭宝”:大字两足和通宝两字几乎相接,通字偏上,宽缘,稀少。(图14)

远点通:通字点和走字部间隔很远,甬部第一笔和第二笔的顿点几乎平行,且笔画平直,和用字内的两横也是平行的。80年代以后陆续发现了一些,数量比以上几种为多。(图15)

做为承载瘦金体书法的代表之作,大观通宝钱币的神韵和精美曾经得到了广泛的喜好与认同。徽宗瘦金体书法银钩铁划,坚挺遒劲,别具一格,书体虽纤细却仍有丰润飘逸的美感。早在宋代,就有“谪官无俸突无烟,惟调琴书尽日眠。还有一般胜赵壹,囊中犹贮御书钱”的诗句,作者把贮藏、欣赏皇帝手书的精美钱币和看书弹 琴等同视之,认为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打发时间的好的方法。时代在前进,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逐渐丰富,对古泉的研究,随着喜爱者的日众,在众人的不断努力下必将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在历史的细节和精微之处还原出中华文化更多的美妙璀灿。抛砖之文希望能引起同好们更多的探讨和研究。

图1 折十大观

图2 行书铁母

图3 宽观

图4 广草观

图5 大字昂通

图6 俯大

图7 降通

图8 欠草观

图9 斜通

图10 楷通

图11 垂尾大

图12 大宝

图13 仰通

图14 宽缘狭宝

图15远点通

上一篇:明代书法艺术品的市场及其价格 下一篇:单身女人的内心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