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辈和谐相处的4个原则

时间:2022-05-28 03:28:22

我上班之后,贝贝由谁来带成了我们家的主要问题。公公婆婆果断施予援手,立刻从外地过来,承担起照顾贝贝的责任。

虽然公公婆婆都是知识分子,但他们的育儿观念显然跟我们俩有很大的差别,经常有分歧产生,矛盾主要集中在隔代溺爱的问题上。

他们把贝贝惯得不成样子,只要是贝贝的要求,不管合不合理,一律执行,一点折扣都不打。吃饭的时候最夸张,一个拦,一个撵着喂,俨然成了追逐游戏。

我委婉地提醒了公公婆婆几次,但没什么效果。这样下去,我很怕会跟公公婆婆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一直在思考,如何跟公公婆婆更好地进行沟通。

后来,我摸索出了一些与祖辈相处的“门道”,依次不断修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和公公婆婆处得越来越好,随着贝贝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公公婆婆也开始接受我们的育儿观点,还好几次夸奖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比较科学呢!

与祖辈相处,其实还是需要作为晚辈的我们主动采取低姿态的处理方式,因为带养孩子本应该是父母的责任,祖辈是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自由,过来帮忙的,而且祖辈可能比我们更爱孩子,这种认识应该是解决与祖辈之间矛盾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与祖辈和谐相处的最基本的原则。

原则一:尊重老人的想法,意见不同时要用请教的口吻。

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有分歧,是大多数有孩子的家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问题。年轻的父母往往会觉得自己的育儿方式先进、科学,而祖辈的育儿方式却老土、不合时宜。发生分歧的是偶,如果晚辈很唐突地顶撞祖辈,肯定会不欢而散,甚至两败俱伤。

我买了很多与育儿有关的书籍和杂志,找了一个比较适宜的时间,跟婆婆说:“妈妈,这些书现在很畅销,我朋友他们看了,都觉得很棒。我最近比较忙,没有时间看。如果您有时间,是不是可以看一看,然后到时跟我普及一下,让我也进步进步!”婆婆欣然接过去,真的花了很多时间认真地研究这些书籍和杂志,时不时还会就一些对她有触动的观点跟我交流。

碰到贝贝身上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公公婆婆的处理方式不太对,我也不会直接指出来,而是会跟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是过来人,而且你们俩都特别棒,把贝贝爸爸教育得这么出色,我想向你们请教一下,现在贝贝身上有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教育好?”然后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慢慢地把我的想法说出来。

就这样,很尊重祖辈的想法,但又能一点点地更新祖辈的育儿观念,效果非常好。

原则二:意见不同让祖辈生气时,作为晚辈的我们应该主动道歉。

家长里短,难免嫌隙和龃龉,发生这种情况的话,无论作为晚辈的我们多有道理,都要主动认错,毕竟面对的是老人,尊重是第一位的。

生活其实非常简单,面对最亲的亲人,我们最不需要逞一时之气而一争长短,或许道歉会让你很为难,也会忿忿不平(“明明错的不是我啊!”),但是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晚辈说声“对不起”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给老人一个台阶下,稍微谦让一下,就能雨过天晴。

原则三:多做家务,能做多少做多少,尽量帮祖辈减轻一些负担。

这一点对于上班族妈妈来说,确实有点困难。如果工作日没办法做到,不妨在周末挑起家务和育儿的重任,让祖辈也休息调整一下。祖辈帮忙带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作为晚辈的我们多做一些家务,也是向祖辈表达谢意的一种方式。

原则四:与其要求老人,不如多花心力教导孩子如何做。

祖辈对孙辈的爱,我们都看在眼里,热在心里。老人因为年龄、阅历的关系,往往会比较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与其去要求老人,不如我们多花一些心力教导孩子应该怎么去做。

我一般都利用临睡前的这段时间,与贝贝有一个“回顾这一天”的互动,指出他这一天下来哪些行为妈妈觉得做得很棒,哪些行为又做得不够好,一点点地帮他修正行为。

经过这样耐心的沟通之后,贝贝的表现越来越好。

孩子的表现,祖辈也会看在眼里,毕竟无论是父母,还是祖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人见人爱。

上一篇:全职妈妈,要为自己加油! 下一篇:家有黄世仁,逼出吊丝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