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

时间:2022-05-28 03:21:10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

【摘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乎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通辽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少、居家养老相对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专业养老人员不足等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力度,全面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对策

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在日益增长,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紧迫任务。通辽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却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有些矛盾和问题已达到严重失衡的地步,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通辽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养老服务机构供给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全社会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状况和保有的存量,与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不相匹配。通辽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4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与全国老年人口占比15.5%相比,低2.5个百分点。全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达到295家12906张床位,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张,其中,公办社会福利机构和老年养护院15家3901张床位,公建民营养老机构3所300张床位,民办养老机构30家1223张床位,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3家1578张床位,居家养老服务站82家615张床位,农村牧区敬老院62家5289张床位。市老年人养护中心、库伦旗老年养护院、科区西门老年公寓、开发区仁慈安养院、80所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等一批养老服务机构正在抓紧建设中,建成后将增加养老床位4500余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42张。全市共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020人,其中,420人取得护理员资格证书,315人取得医学护理专业证书,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养老人员队伍。仅就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来讲,较之于国际社会通行的5~7%的比率相差较多,与我们前几年调查老年人群得出的8~10%愿意集中住养的比例更是相差甚远。尽管这几年我们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兴建了一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但是与巨大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比起来,还是与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过分强调新建养老机构而忽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使得发展居家养老与机构住养服务之间出现严重失衡的状态。尊重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家庭养老传统和绝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在家养老的意愿,同时充分考虑到家庭小型化和我国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方便实用、最节约资源、最人性化的首选。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基本思路虽然提出,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却并不理想。各级政府一说发展养老服务业,马上想到的就是增加建设新的养老机构,从政策优惠扶持、用地保障、财政资源配置等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地往养老机构建设上用,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则是少有问津,望洋兴叹。到目前为止,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较少,而农村虽然今年以来开展了幸福院建设,但总体上看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覆盖率达不到10%,且分布不均。由此使得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思路被严重扭曲了。

(三)养老服务业城乡发展不平衡。

在城市发展较快,在农村则严重滞后,城乡之间呈现出严重失衡的状态。受我国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制约,现在城乡养老服务业发展也呈现出对立、分割和不平衡状态,过分注重城镇养老服务设施与机构建设,忽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设施与机构建设,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养老设施和老龄服务供给几近空白。在通辽市的部分农村社区开展了一些养老服务,且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项目较少,质量效益偏低,可及性也有待提升,使得众多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境况尤显得凄凉。

(四)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缺失。

有养老服务需求的人群中,大部分处于失能失智状态。目前通辽市失能失智老人日益增长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领域专业护理人员短缺之间严重失衡。养老设施和机构最应该为那些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长期照护服务,专业化的照护知识、手法、技巧必须要在服务中充分应用和体现。可目前通辽市养老服务领域的队伍专业化建设却与之存在着巨大差距。 一方面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不足整个养老服务队伍的1/10;另一方面,大量经过系统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又往往囿于编制、名额等补充不进来。国家大力推动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价认证制度又缺少工资福利方面相应的对位措施,使得养老服务领域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岗位责任重、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差的现象十分突出,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现象十分普遍,已经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全面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

(一)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养老服务业全局。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统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人性化服务的开展。把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推及到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上,应包括物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心理和情感慰藉需求等多方面的且不断增长的需要。我们必须要把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作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性化关怀的角度,合理构建最适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在养老服务中把普遍的、一般性的服务与特殊的、个性化的服务结合起来。要根据老人心理、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把带有规律性、程序性的服务流程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还要紧密结合个别老人的特殊需求,开展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二)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红利。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按照政府转变职能的基本要求,准确定位政府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中的基本职能和养老设施的基本服务功能,发挥政策扶持的强力作用。要抓好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把政府养老资源配置权交由市场决定,坚持“民办公助、公办民营、公建民营”的改革发展思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服务设施,逐年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力量举办养老设施的基本建设性补贴份额,同时对建成的民办养老机构视服务开展情况给予适当的运行经费补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照护服务对象给予相应的服务费用补贴,形成众人捧柴之势。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与企业、事业、社团分离的原则,积极推进“公办民营”养老设施的改革步伐,改革政府包办包管的僵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鼓励和指导各类公办为老服务设施的改制、改组,消除公办养老设施人浮于事、高耗低效的弊端,真正做到发展增量,盘活存量,促进统一、公平的养老服务市场形成,使多种经济成分举办、多种服务形式并存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平等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快地发展,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坚持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

要全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通过政策的鼓励、优惠和政府资源分配与资助,加快实现养老服务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时要积极培育发展社会服务团体和民间组织等第三部门的力量,把为老服务的机构、设施和场所更多地交给他们去经办和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离和政事分离,使政府真正发挥宏观管理和行政监督职能,实现养老服务业管理的规范化和运行机制市场化,增强养老设施和实体的生机与活力。

加快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建设。要通过在职教育、岗位训练等多种途径,使养老服务人员成为掌握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专门人才。学习、引进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和设备,加快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专业化、现代化建设。

加强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建设。要对各类养老设施建设和服务等诸方面研究制定完整配套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同时加强政府的检查监督,确保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合法权益。

上一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漫谈 下一篇:有效教学推动数学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