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5-28 09:23:31

新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问题及对策

摘要:财政部于1998年一月一日颁布施行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两部制度。这意味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财政部也与时俱进,在2012年12月19日修订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准则在管辖范围上有所扩大,制度的设立更为全面。同时对各级单位的具体制度不做过于详细的规定,只是从大局上进行指导,这就有助于各级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但同时,也给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必须要更具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够灵活驾驭新准则

本文主要围绕新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进行讨论。

关键字:新准则;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问题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是:“具有会计工作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的原则性规定,对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或者会计事项所做出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选择。新准则下,会计准则的技术要求性的增强,对广大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又有了新的要求。对新准则下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的探究,是本文的主要着力点。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会计工作者独立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实践决定认识。会计的确认性和计量性运作方式深受会计相关信息变化的影响。这样的社会化大背景下,及时快速的进行风险识别是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应有的基本能力。然而,放眼当下的中国,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普遍比较落后,职业敏锐感较强的职业判断还没有很好的习惯。对会计准则的理解没有深入进去,对其中的某些具体要求还没有完全适应其中。经济全球化势必会带来会计国际化运行大趋势,然而我国过去会计制度采用规范的形式,在具体的原则性规定上给出处理具体交易事项的具体处理办法,这就导致了广大会计工作者习惯于按部就班的按规定的套路来解决实际中的财务问题,缺乏独立自主决定性判断,独立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会计工作与经济时代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在科技创新的时代,竞争已经不单单是经济实力的较量。知识经济当道的社会,资产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资产的定义已经不再是过去单纯的金钱数字,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浩瀚便捷的信息流通等多重元素与资金并驾齐驱、平分秋色。当前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也在日益加快。对事业单位来说,要想跟得上时展的步伐,采用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是行不通的,不注重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必将会影响会计信息处理效率,因此,必须要进行会计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创新。

(三)新准则的要求下,广大会计工作者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信息具有内容丰富,传播迅速等特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信息的准确性并不能绝对保证。会计信息也是如此。造假、舞弊这些传递不正确事业单位信息的会计信息与广大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利益、管理层的压力等是造成错误会计信息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说,广大会计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职业判断力,在准确辨别是非的前提下,切实的为事业单位的资产保驾护航。

二、新准则下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建议

(一)转变被动的会计工作理念,跟上时展的需求。

万物在发展,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变化,要求会计人员能够紧跟时展的脉搏,与时俱进转变原有的被动式的会计工作理念,仅仅是会计核算原则、会计科目和报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只有转变思想,转变原有的被动式的会计工作理念,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嵌入到日常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系统中,才能真正跟得上时展的需求。

(二)全方位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专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所以,要想提高会计工作者敏锐、精准的职业判断能力就必须对会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进行不断培训和提升。不仅仅是会计,与会计相关的各个层面都应该有所涉略。企业战略与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相关门类的专业知识的补充也是促进会计工作者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基础和纽带。因为,会计与企业战略与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各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提高了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为事业单位服务,才能够发挥事业单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会计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会计准则增加了对无形资产的核算。新的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而对无形资产则要进行摊销的项目,要由财务部在相关的制度中作出明确的规定。无形资产比如科研成果等,具有很高的效率和比较长的寿命,这些可以被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不仅不影响预算,而且可以反映资产使用和消耗的具体情况。这就对广大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又有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会计业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就会增强。不断更新工作理念适应新准则的要求是会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自身自由裁量权扩大的情形下,会计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相关制度授权的范围内做出专业、权威、公平、公正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四)会计工作人员也要树立有终学习、不断学习的远大目标。

广大会计工作者的职业判断会随着周围各项因素的变化发生变化。世界上的一切事务都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会计准则的具体要求、国家相关方面的政策、法规也同样在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完善。在这一系列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的会计判断中,要学会不断总结、思考,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内外结合、全面分析,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五)加强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旧的会计准则一般对经营性的收支业务采取权责发生制,对其他的则采用首付实现制。但新的会计准则改变了这规定,要求一般的业务均应采用首付实现制,部分的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同时对于科学事业单位,地质勘探单位等特殊行业的部门都可以使用权责发生制。这就表示在进行会计判断中,更多的是要依靠会计工作者自己的职业判断来进行。个人的职业道德和品格修养是影响一个人价值判断的最重要因素,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者的职业判断水平。因此要加强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准则的要求下,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最终为事业单位发展保驾护航的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每一位会计工作者的支持和配合,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增强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业务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岩.浅析新会计准则实施背景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中国城市经济.2011(09)

[2]王双.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及途径[J].中国科技财富.2010(06)

[3]徐雪南.浅析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职业判断[J],现代经济信息,2009(10)

作者简介:苏丽花女汉族河南许昌人1968年生中级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工作

上一篇: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初探 下一篇:电动阀门的智能化及其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