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

时间:2022-05-28 08:45:59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

摘 要:在以技术创新主导产业的今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技术开发战略联盟产业层面的拓展。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尚未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仍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方式,有待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系统回顾了现有国内外文献,并对其做出了总结评价,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总结评价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传统生产方式已经被逐步改造。加之市场需求个性化趋势愈演愈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使得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发企业已无力独自承受,于是世界各国开始寻求产业技术创新的新途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特征,联盟组织模式及其联盟的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新展望。

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及特征研究

在研究初期,学者们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战略联盟。David J. Teece(1992)认为,战略联盟是指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性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包括技术成果互换,R&D 合作协议等。 [1]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和日本竹田志郎教授认为技术创新联盟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速度加快及企业实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必然趋势是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结成的具有一定相互依赖性的战略关系。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学者们从关注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战略联盟,转向关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李学勇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总结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并通过契约关系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2]相对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更能形成长期、稳定和紧密的合作关系。赵志泉(2009)则进一步界定了联盟主体的功能,他认为,政府的作用是为重大科技专项,提供专项资金;企业的作用是提供创新所需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员和科研设施,参与研究开发和进行技术推广;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则是通过提供智力资源参与研究开发。[3]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征,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研究。张晖明,丁娟(2004)认为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技术合作发展的高级阶段,与一般的技术合作和技术联盟相比,技术创新联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技术创新联盟是以大型企业为活动主体的组织间合作;(2)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大规模的、常常要涉及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综合型合作;(3)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的相互依存的战略性合作。[4]蒋芬(2009)基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背景和目的考虑,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组织相比,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1)联盟建立在企业发展内在需求之上;(2)体现国家和区域战略目标;(3)具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联盟协议;(4)实行开放发展的组织和运行机制。[5]胡争光,南剑飞(2011)进行了最新的研究,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一般特征归纳为:(1)主体企业化;(2)目标产业化;(3)合作自由化。[6]总体来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具有一般技术联盟所共有的合作互利,战略长期性等特征,同时也有自身鲜明的独立特征,它不仅是产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达成的技术联盟协议,而且也是一种建立在整个产业发展内在需求基础上的战略联盟,同时体现的是国家发展的目标。

我们根据当前产业经济激烈竞争的现状以及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初步概述,可以看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生是必然的结果。在某一个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初阶段,它都是封闭的,不与外界相联系的,是组织内部的创新,通常是利用整个产业的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现有的资源进行自我的创新,在开始阶段,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效,创新后的产业壮大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产业内部由于缺乏知识资源支持,知识更新慢等原因,独立创新能力减弱,整个产业开始下滑,甚至最终面临消亡的危险。如果某产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相联合进行创新活动,由于高校、科研机构是重要科研成果产生的主要阵地,而这些科研机构无法将这些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某产业与其联合之后,运用其科学成果进行创新,既能创新自己的产业,又能使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因此整个产业会出现长期的不断壮大发展的势头。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大型的创新活动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的支持,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合作者进入战略联盟的条件和进行利益分配存在分歧,这就需要政府的的政策约束管制。因此,由于缺乏政府资金支持以及政策约束管制,整个产业最终还是会走下坡路。从长远来看,只有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联合起来进行创新活动才能使整个产业不断持续的壮大起来。由此可以看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现有文献中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以及特征的归纳总结,以及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得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主体及其作用定位,用以下图的“金三角”表示。

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及其组织模式研究

学者对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及其组织模式研究在很多方面存在分歧,对其研究也比较少,没深层次的剖析。胡耀辉,张莉(2009)认为技术创新联盟各种组织形式,应根据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进行选择,目前国内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以股权方式为主,69%的联盟采取合资方式。他们认为从事大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技术创新联盟选择合资型联盟组织形式比较合适。[7]张晓等(2009)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他将运行模式分为:(1)采取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2)采取模拟公司模式;(3)聘请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管理。他认为无论是哪种模式的联盟,都必须坚持开放发展机制。[8]蒋芬(2009)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决策者和协调者的角度,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合作模型分为龙头企业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和政府推动型四种模式。[5]可以发现,已有的研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联盟的类型进行划分,而对于各种类型的联盟优劣势缺少分析问题的研究也较少。

3.关于联盟的收益及其分享机制的研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所产生的利益分配合理与否,是影响产学研战略联盟之间能否实现有效合作的关键。陈菊红等(2002)则引入贡献系数因子以衡量成员相异的核心能力,认为对动态联盟的成员,当其核心能力越独特,越重要,贡献系数越大时,则其相应的分配系数应该越大。[9]张延锋,刘益,李垣(2003) 建立一个简单的价值模型,首先分析了战略联盟价值创造的源泉,然后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了合作者进入战略联盟的条件和进行利益分配的几个基本规则。他认为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来源于三个主要途径:知识学习与创造,共享相关资源降低成本,获得市场力量。任何一个联盟成员的参与都会给战略联盟带来价值增加,联盟成员的预期价值分配取决于各自的机会成本与台作的成功概率,根据这一定理引进了风险因子n改进了shapl印值分配方法,从而得出了合作者参加联盟的预期收入,对shapley值进行了调整,同时根据联盟中权力与利益不对称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用博弈的观点来分析战略联盟中收益分配的问题。[10]何卫平,龙昀光,马亮(2008)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对技术联盟问题的可行性分析,他从技术联盟的产生目的、合作伙伴的甄别确定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收益分配等,都涉及到联盟各方的利益,共生是技术联盟存在的原动力,也是技术联盟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11]因此,建立共同投入和成果共享机制以及风险分担机制,可使联盟成员成为利益共同体。

4.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全新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当前国内外将其当作研究的热点。在以上分析中发现,现有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主要是从内涵、特征和运行模式等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而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中管理机制、冲突协调机制以及如何选择联盟伙伴,如何降低联盟风险等重要问题,研究还很少,应继续从不同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

项目基金:山东软科学项目(2011RKGB4012)。

参考文献:

[1]David J.Teec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8:7, 509–533(1997).

[2]李学勇.“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深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R],2010.

[3]赵志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J].创新科技,2009(4):18-19.

[4]张晖明,丁娟.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分析[J].社会科学,2004(8):5-8.

[5]蒋芬.“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的趋势[J].华东科技,2009(12):36-37.

[6]胡争光,南剑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1):74-77.

[7]胡耀辉,张莉.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形式及其运作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2-55.

[8]张晓,盛建新,林洪.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52-55.

[9]陈菊红,汪应洛,孙林岩. 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博弈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02(1).

[10]张延锋,刘益,李垣.战略联盟价值创造与分配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3(2).

[11]何卫平,龙昀光,马亮.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技术联盟发展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8):104-106.

作者简介:

赵燕子(1986-),女,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

王庆金(1972-),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城市经济、企业管理等。

上一篇:80后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 下一篇:系统管理在人力资源优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