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鹤庆县退耕还林高效配置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28 06:49:37

金沙江流域鹤庆县退耕还林高效配置模式研究

摘要以金沙江流域上段的鹤庆县退耕还林为例,根据退耕还林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对河谷山区退耕还林区适宜树、草、药种类及配置模式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林药、林草结合等4种生态经济型退耕还林人工造林模式,为该地区及其类似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并对各种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配置模式;云南鹤庆

中图分类号 S72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306-02

云南省鹤庆县是我国6个退耕还林(草)科技试验点之一,水资源严重亏缺的干热河谷地区。因此,合理利用有限的水分资源,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同时筛选出适宜该区生长的优良植物种类,优化配置退耕还林还草技术模式,以实现当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持续发展。针对金沙江流域山高坡陡、陡坡退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目的和要求,结合当地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情况,以小流域为单元,本着“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长期不反弹”的原则,提出金沙江流域退耕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生态经济功能协调统一的综合配套技术,总结推广了退耕地生态经济型树种+林下药、草造林模式。这些模式的实施将生态建设与地方特色林产资源培育有机结合,不仅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长江上游的生态林建设、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都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通过该项成果及技术模式的转化示范,较大规模地培训和指导类似地区的农村群众,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培育资源,发展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动区域环境条件的改善。

1研究区概况

鹤庆县位于东经100°5′~100°25′,北纬25°51′~26°42′,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上游。全县总面积2 395km2。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162.0~3 958.4m。气候干湿季分明,雨季约6个月(5月至10月),降水集中于8~9月,降雨量842~1 100mm,其中雨季的降雨量占总数的89.0%,旱季中5月的降雨量是整个旱季降雨总量的76.5%;年蒸发量1 876~2 542mm,年均空气相对湿度65%,年干燥度为1.30~1.86。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8~20.4℃,最冷月平均气温6.4~12.6℃,最热月平均气温14.3~25.0℃,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5~6月;土壤类型主要是黄棕壤、红壤和燥红土。自然植被主要是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及其河谷地区的稀树灌木草丛。该区森林覆盖率低,林(竹)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陡坡耕地比重较大,为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还草典型试验点。

2研究方法

按照生态优先原则,把生态效益摆在突出位置;以发展当地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维护退耕还林地稳定为目标;应用森林培育学原理,抓住复合生态技术系统这个关键,选择生态防护效益好、经济价值高和市场前景看好或具有潜在市场前景的树种,与适宜的培育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相配套,合理配置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构建高效的植物群落;应用相关的水、肥、密度经营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病虫鼠害防治措施,选择相应的林地经营利用综合配套技术,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退耕还林区建设。

3退耕还林的主要模式

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实际,结合适宜造林树种选择的结果和繁殖栽培技术,总结提出乔、灌、草结合的退耕还林(草)配置与技术模式。选出的这些模式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生产中易于为群众掌握,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这些模式既有乔+乔、乔+灌、乔+灌+草生态林或生态经济林模式,也有陡坡退耕地条件下的绿篱和乔+灌、林药结合的水土保持林模式。因此,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可选择立地条件适宜的地块,通过选用不同的高经济价值植物种类混种,形成生态与经济效益兼营的退耕还林模式,达到综合利用土地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紧密结合、增加山区退耕农户的经济收益的目的。现将其中几种主要模式介绍如下。

3.1构树+云南草(林-药)复合模式及配套构建技术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生长快,适应性强,树皮、树干、树叶、花、果都可以利用。构树叶为优良的木本蛋白质饲料,花果可入药,构树韧皮因木素含量少、纤维长、色泽白、强度大,是最古老、最优质的造纸原料之一,成为产区农户增收致富的经济来源。云南草蔻(Alpinia blepharocalyx)为多年生草本,主产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根茎、种子药用,种子(团)含有对一伞花素、乙酸香叶酯、芳樟醇等,出油率为0.11%,是一种极好的香料。

该模式是在培育优质丰产构皮原料林的同时,在林下种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药用灌木或草本植物。技术要求为便于药用植物种植管理,造林株行距应采用宽行窄株,构树株行距2m×3m,造林整地规格0.4cm×0.4cm×0.4cm。云南草蔻在构树行间挖穴栽植,每穴植苗2~3株,株距1.0~1.5m,施足有机肥作底肥,覆土10~15cm,表面耙平。每年5~6月种植。当地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在特有的气候、土壤条件下,人工栽培药用植物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构树经济价值较高,成为退耕农户增收致富的经济来源。

3.2甜酸角+盾叶薯蓣(林-药)复合模式及配套构建技术

造林株行距采用宽行窄株,即构树株行距2m×4m,块状整地,规格为40cm×40cm×40cm;甜酸角造林株行距为4m×6m,采取块状整地,规格60cm×60cm×60cm。盾叶薯蓣种植于行间,采用块茎繁殖,用种量4 500kg/hm2。具体操作为:先铲除杂草,翻松土壤,然后于种植塘间起垄,垄宽30cm,高约15cm,每垄上间隔20cm种1株薯蓣块茎,用种量为3 000~4 500kg/hm2,种植后覆土4~5cm,施农家肥22.5~30.0 t/hm2作基肥。

盾叶薯蓣是当地高价值药用植物资源,在林下间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中,可选择立地条件适宜的地域,通过选用耐阴药用植物在林下混种,或采用林药带状间种的方式,形成生态与经济效益兼赢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达到综合利用土地,短、中、长效益相结合,生态经济效益显著的目的。

3.3川楝+木豆(乔-灌)复合模式及配套构建技术

乔灌结合型的川楝+木豆复合群落模式,以直播与植苗种植造林方式构建行状混交林。技术要点:根据坡地情况进行环山水平沟或块状整地,川楝株行距2m×4m,整地规格为40cm×40cm×40cm,木豆环山带状整地,带宽20cm,松土深度20cm以上,间隔1.0~1.5m开挖,施入复合肥和磷肥,撒播后覆土3~5cm。木豆出苗1个月后立即间苗,每穴保留1~2株生长好的苗木。抚育管理措施:在雨季末砍除幼树周围影响林木的灌草,松土、施肥、除草,搞好病虫鼠害防治,杜绝人为破坏,以保障栽植林木成活、生长。现有川楝的种子处理技术使其种子发芽率由原来的30%左右提高到近70%,方法简单易行,省工省时。川楝容器苗造林技术使其造林成活达90%以上,保存率提高15%以上。与木豆混交的川楝平均分枝高度比纯林增高15%以上,利于培育高大主干的多用途用材林。

应用该群落模式造林后,林地3年能够基本郁闭,而且2个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强、速生,成活率和保存率高,采取乔、灌木结合营造混交林,前期木豆辅助川楝生长,并有大量木本蛋白饲料产出,3~5年后植株逐渐死亡,川楝开始成林,达到以短养长,促进主栽树种生长,并长期产生效益。

3.4退耕还林还草林+草复合模式构建技术

林草高效复合模式选择的经济林树种主要是金沙江流域的优质石榴品种――软籽石榴,石榴种植株行距为3m×6m,块状整地,规格60cm×60cm×60cm,株施3~5kg有机肥、100g尿素、100g磷肥作基肥,苗木采用一年生扦插苗。牧草种类主要是紫花苜蓿(Medicago sadiva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等,施复合肥300kg/hm2。具体种植技术:紫花苜蓿优良品种为阿尔刚金(Algonguin),播种量30kg/hm2,雨季(7~8月)播种,条距30cm,播深1~2cm,均匀播入条状播沟,播后盖土1cm。白三叶品种为海发(Haifa),播种量15kg/hm2,播种时间以雨季初最好(5~6月),撒播、条播均可,播后覆土0.5~1.0cm。百脉根为南方型品种,又名五叶草、牛角花,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为勇士,播种量30kg/hm2,撒播、条播均可,播种时间以雨季最好(6~9月),播后覆土1~2cm。牧草播前均除杂草,施复合肥300kg/hm2。

林+草模式综合利用土地,能达到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肥力的效果,将短期和长中期效益结合起来,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收益,并通过割草圈养家畜,保护广大山地和草场,发展集约高效的畜牧业,在短期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5年后林果产量渐入丰产期,其林下的牧草又可为林地增加有机质,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4结语

退耕还林还草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与发展时,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进行的改善过程。因此,在退耕还林的实际工作中既要考虑生态效益,如减小水土流失、改善局部的生态环境等,还要顾及农民的经济效益,所以在退耕还林生态模式的设计和应用中,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因素,实地适树的原则,按乔、灌、草多物种方式配置,建设退耕还林高效复合生态系统――川楝+木豆、甜酸角+盾叶薯蓣等高效复合群落,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可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强化集约化经营程度,解决林业生产中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问题,既为当地造纸、制胶、饲料企业提供原料,也为退耕群众增加经济收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这些模式及实用技术将有力地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退耕还林还草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发展,为当地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5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技术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 张力小,何英.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有效性评析[J].林业科学,2002,38(1):130-135.

[4] 沈国舫.写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笔谈之前[J].林业科学,2000,36(5):2.

[5]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全国生态益林建设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上一篇:宣化县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措施 下一篇:关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成人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