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数字电视经营思路论文

时间:2022-05-28 05:24:40

有线数字电视经营思路论文

【摘要】一个有着9000多万户、上10亿受众的数字电视市场等待开发,而且政府部门还制定了数字电视转换时间表以大力推动,然而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投资商似乎却无动于衷。文章从数字电视核心竞争力出发,针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分析了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数字电视运营策略。

【关键词】数字电视产业;价值链;核心竞争力

一、数字电视困局

中国数字家电产业凸现的商机有多大?据专家保守的估计,仅就数字电视的接收产品———机顶盒而言,中国的市场规模就达每年2000万~3000万台,这意味着有400亿~600亿的产值,更遑论价格更昂贵的显示终端和数字电视孕育的巨大市场。数字电视已被中国发改委列入产值千亿元的产业之一。如此大的预产值令产业各界和广电激动和神往。

几年时间,数字电视概念在中国掀起数次浪潮。2003年6月中旬,国家广电总局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有关主管官员明确提出“两年内将推30个付费电视频道,今年要发展100万个数字电视用户“的发展目标。但是产业的发展似乎并没有突破,6月份在资本市场上与数字电视概念沾边的股票出现整体性上扬,歌华有线、东方明珠、电广传媒、清华同方等,不论是有线电视运营商还是卖标准的软件提供商,都受到了投资者的一轮追捧,但可怜的数字用户数令广电上下无不尴尬。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众多巨头参与进来,更多的人只是在表示一种试探的态度———等待。

二、产业瓶颈

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在分析制约这个巨大市场发展的因素时,观点是:“上有机顶盒厂商供不上,下有节目制作商没有丰富的内容提供。”显然,在有线网络运营商眼中,设备制造商和节目制造商是这场麻烦的根源。

理想的产业运行的价值链是:内容(节目)———生产———集成/包装———流通(发行)———展示

涵盖媒体运营业、内容制作业、网络运营业、广告业和娱乐业等。

近几年,激荡的广电行业内部变革措施频频推出,网台分离、有线无线合并、频道专业化、制播分离、资本运作、对等落地、集团化、网络安全等等。对于广电媒介发展而言,制定战略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问题在于战略的执行。在执行中首要的问题在于寻找突破口。我们面对着一个复杂多元的市场。广电网络运营主体的唯一性与非对称进入的政策背景,决定了这是一个比当年的电信业还要垄断的市场。媒体产业链尚未成型,造成节目内容的贫乏。因为没有完全市场意义上的竟争主体,所以也就没有了纯市场意义上的发展中国数字电视的“第一推动力”。

广电“上数字电视”与电信“上3G“一样,都处于新旧产业的变革时期,都将带来产业链的重新打造和巨大的采购商机,都将对以往的市场格局进行重新划分,影响到相关厂商的实力对比和业绩报告上的每一个数字。但是,回到源头上看,中国原有的移动运营商们对上3G并不“兴奋”,鼓噪的往往是那些现在并没有移动牌照的后进入者。大力推广数字电视,最高兴的可能是对国内市场垂涎三尺,手头拥有大量的节目资源,却被政策拒之门外的国外节目制造商。

与3G相比,数字电视的运营商们只有一个———国家广电总局下属的电视网络运营机构以及各地拥有广电网络的有线电视运营机构。之所以称其为机构,是因为这些运营者虽然有些已是上市公司(如歌华有线、电广传媒),但绝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大多是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事业单位。更为重要的是,各地广电网络的拥有者和运营者目前仍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全国性广电网络的运营主体仍然模糊不清。

三、数字电视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电视打破了公共广播电视赖以存在的基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将极大地拓展广播电视的服务范围,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机会。当我们开始启动数字电视的商业运营时,我们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在目前普通有线模拟用户都能看到几十套免费电视节目的现实条件下,数字电视作为付费电视,它的主要卖点是什么?图象更清晰,节目更多?

投资行业有一个4倍定律:在纯粹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项新事物必须在质量上2倍好于旧事物,在价格上2倍便宜于旧事物,否则就不值得投资。显然,现在各地运营商所推出的数字电视,无论在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缺乏竞争力。在国家政策支持推动的大背景下,那么数字电视的卖点究竟在哪里?现在的运营商又能怎么推动数字电视业务呢?

(一)打造功能

数字电视到底是什么,与模拟电视有什么不同。必须对数字电视进行功能性打造。只有功能显在,才方便被选择,找出功能点,才能创新,才能找出新的盈利模式。

(二)内容是核心竞争力

对于数字电视来说,内容为王,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基本法则。数字电视要卖的,其实就是比免费电视更好、更多、更个性、更方便的节目。美国传媒大王默多克曾说:“宽带的核心是内容。”对于数字电视来说,新技术并不能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市场的重点同样是“内容为王”。数字电视平全可以继续承载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运营体系、政府管理体系的功能,但数字电视的未来主要收入应该来源于收费电视。数字电视的发展并不会减弱广电的社会功能,相反由于渠道的大量增加,可以承载更多的政府和公共服务信息。

(三)数字电视应具有魅力质量

世界上有两件难事,一是让人掏钱买东西,另一个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头脑里。要想吸引用户为频道付费,就必须有优质的,不同于免费频道的内容。现在国内数字电视运营由于节目源的匮乏,各卫星频道节目内容单一、形式雷同。电视节目的一元质量特征并不明显,用户对现在数字电视的质量并不满意。数字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区别,不在于节目“量”上,而是在“质”上。不仅表现在运营形式上,而且表现在商业模式上。数字电视将促进收费电视频道、信息资讯、家庭商务、娱乐甚至语音电话等多元化收入模式的形成。屏幕向平台转变,节目向内容转变,观众向用户转变。在当今这个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用户需求更是难以把握,数字电视应具有魅力质量,做市场的引导者,争夺眼球,引导消费。

四、网络运营商的角色和策略

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负责搭建有线电视网络平台,在模拟电视时代扮演的角色是网络接入商ISP,为大众提供基本有线电视网络服务,一种大众服务产品,收取网络维护费。具有更多的是服务功能和社会功能。进入数字电视时代,从物理网络上来看,除前端设备和终端接收设备外,基础网络并没发生改变,但可以提供的服务却可以大大增加了,这意味着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必须转型。

数字电视运营商可能更象一个节目分销商,通过向用户卖出节目,收取节目收视费。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用户往往认为网络公司就是ICP(网络内容提供商)。当然还包括数字电视平台可以提供的其他有偿信息服务,那么网络公司又成为ASP(应用服务提供商)。数字电视不是卖一项技术,而是卖信息产品,这个产品的最主要内容还是电视节目。并不是在原有市场上发展新技术,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新技术引领新市场。观点认为数字电视发展的瓶颈是机顶盒的推广,不能坐等产业链的完善,坐等用户消费意识的形成。数字化可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模拟、数字两套并存的过渡阶段也许需要更多的运营成本,而数字化带来的现实好处及对付费电视业务的推动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广播电视比中国发达的国家也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英国BBC开办的数字频道因订户太少而入不敷出,在今年年初已经获准改由模拟播出。

数字电视是适位受众的产物,正是人们对个性消费的需求,原来传统的模拟电视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个人需要。所以关键不在节目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能满足个性化的收视需求。

适位受众,适位营销。电视至今仍是大众媒体,受众难以划分。这也是近年广告市场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并不是市场饱和,而是没有细分市场,并把市场做到极致。数字电视正应该将这种市场细分的需求做到极致。明确的目标群体,才能建立明确的营销策略。

在这个媒介过剩,内容短缺的时代。数字电视的发展应该从哪里突破呢?调查显示用户并不是不愿意买数字电视,真正的原因是数字电视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在中国社会阶层不分明的情况下,先把数字电视从高端消费开始,突出精品概念,引导时尚消费。

五、寻求战术突破

数字电视将发展为一项全新的数字视听服务,现有的数字电视服务模式与模拟电视尚无明显的提高,仍是考虑用户的明显需求来制定产品,在这一特殊阶段,考虑信息产业的特殊性,运营商应掌握主动,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和服务方式激发消费者的隐性消费需求。节目源的匮乏,政策还不允许直接向国外直接购买节目。把握发展数字电视的先机,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先机转换为商机。更现实的做法可能是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探索新的运营方式。把现有手头的资源运用、发挥到极致,由于资源和市场规模的限制,也许先期很难盈利,但可以争取创造出一个运营雏形,制造出一个概念,甚至一个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下一步运营奠定基础。

信源是决定数字电视产品设计的一个要素,信源不足,可以想办法把能得到的信源充分利用,做模拟电视做不到的东西。根据不同节目的不同收看特点来发挥技术功能设计产品是有效配置节目资源的关键。

而数字电视可以拥有大量的频道版面,借鉴“厚报薄读”的概念,可以在数字电视平台上加载大量的分类信息,电视人不屑的豆腐块广告给报业集团创造了数以亿计的广告费,关键是观念的创新。甚至只是一个加上标版广告的天气预报画面都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分析下人们获取天气信息的方式来研究市场:1.翻报纸;2.上网;3.等着看电视天气预报。我们让用户在数字电视里可以随时找到。引导是经营问题,有资源不利用也是增加成本。展开思路,还能有许多方式可以尝试,如电视调查、公共信息等可以低成本运作的方式。用媒体特征的知、情、趣、魅力为引导,要么做到极致,要么根据资源调整为普视化。把商务运营的成功模式拿来使用,用艺术家的手段做一个外衣,不断探寻新的运营方式。对于具体产品的设置,需要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信源和技术功能这三大要素,才能推出资源配置最优的产品,可以通过做概念的方式推出,慢慢培育市场并接受市场的检验。

时刻关注媒体格局的变化,以务实的态度分析形势,详细地分析市场,满足顾客的需要,并争取超越顾客的需要。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把握手中的机会,把握数字电视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黄升民.黄升民自选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尹鸿.尹鸿自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冯禹丁.投资与合作[EB/OL].新桂网,2004-12.

[5]蒋海.数字电视厂商为何放慢脚步[N].通信信息报,2004-10.

[6]高路.数字电视为什么难进百姓家门[EB/OL].新华网,2004-12.

上一篇:西部生态经济的理性思考论文 下一篇:生态经济林业发展经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