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半夏与决明子套种技术

时间:2022-05-28 01:58:43

泰半夏与决明子套种技术

摘要 泰半夏与决明子套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决明子可以为泰半夏遮荫保墒,减少倒苗,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从生长习性、繁殖方法、选地与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方面总结了泰半夏与决明子套种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泰半夏;决明子;套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39;S5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106-02

半夏[Pinelliae ternate(Thunb.)Beri.t]是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药用地下球茎,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江苏省泰兴地区是半夏的主产区,当地人俗称泰半夏,别名“野芋头”,具有个大、质坚、色白、粉性足、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良特性,是江苏省传统道地药材[1]。泰半夏产量按2 250 kg/hm2(干品),单价120元/kg,产值约为27万元/hm2,扣除成本,经济效益约12万元/hm2。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有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的作用,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相对稳定,经济效益约3万元/hm2。泰半夏与决明子套种经济效益可达15万元/hm2,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2011年以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药学院、江苏中药科技园和江苏神奇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江苏泰兴地区联合开展泰半夏与决明子套种技术研究,经过3年多的种植和研究,收集了大量技术数据,获得了成功,目前正积极向周边地区推广,为当地药农提供技术参考。

1 生长习性

泰半夏喜阴蔽,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泰半夏根浅,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条件下,易发生倒苗现象。决明子喜温暖湿润气候,在盛夏阳光充足,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最好,但怕涝,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成熟,生长期150 d左右[2]。

泰半夏与决明子套种,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夏季正值生产旺季,可为泰半夏遮荫,给泰半夏创造较好的生产环境,减少倒苗,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2 繁殖方法

泰半夏繁殖方法有块茎繁殖、珠芽繁殖、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等[3]。生产上,以块茎繁殖和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块茎繁殖使用较多,珠芽繁殖使用次之。种子繁殖发芽率不高,生产周期长,一般不采用。组织培养繁殖技术要求高,目前,尚未大面积推广,待将来大面积推广。块茎繁殖:将种茎用50%的多菌灵1 000倍液浸泡2 h,与决明子套种宜在土壤解冻后春播,采用条播方法,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沟,沟深5~8 cm,沟底宽5 cm,按“品”字形株距5~8 cm摆种,芽头朝上,覆土后镇压,用种茎900~1 200 kg/hm2。具体种植密度应根据土质与肥力确定。

决明子采用种子繁殖,于4月中下旬,选籽粒饱满、无虫蛀的种子,用50 ℃温水加入新高脂膜浸泡24 h,捞出稍晾干后,按行距60 cm开沟条播,沟深5~7 cm。播种后,覆土厚度3 cm,稍加镇压,浇水,10~15 d就可出苗,苗高5 cm左右时间苗,苗高15 cm时,结合中耕除草按株距30~40 cm定苗。

3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的肥沃砂壤土进行种植,播种前尽早耕作,以使土壤风化,施基肥后做畦,做成畦宽分别为1.2 m和0.3 m的大小相间、高为20 cm平畦。畦长依地块而定,以排灌方便为好,大畦种泰半夏,小畦种植决明子。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除草

由于泰半夏根浅,中耕宜浅不宜深,播种覆土后,以人工除草为主,要求除早、除小、浅锄、不伤根,深度不超过5 cm。决明子出苗后至封行前,应经常除草,浇水雨后土壤板结要及时中耕。并注意株间浅锄,行间深锄。苗高40 cm左右进行最后一次中耕时培土,取畦边细土,撒于畦面,以盖住珠芽和种子为宜,稍加镇压,可防倒伏。

4.2 施肥

由于泰半夏行距较密并且与决明子套种,不便在播后追肥。因此,应尽量施足基肥,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2.5~30.0 t/hm2、过磷酸钙450 kg/hm2和硫酸钾225 kg/hm2,结合整地深翻施入做畦。

生产期追肥3次,第1次齐苗后,施稀薄人畜粪水(1∶3)15 t/hm2,泼浇于土表,以促进植株生长;第2次于珠芽形成时,追施腐熟粪肥15 t/hm2,培土以盖住肥料和珠芽;第3次于全苗齐苗时,追施饼肥600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混匀撒于土表层,并培土[4]。

4.3 水分管理

泰半夏和决明子喜湿润,怕干旱,生长期内要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涝。

4.4 摘花蕾

在泰半夏整个生长期,除需留种外,其余植株的花蕾应分批摘除,可促进块茎生长,达到丰产。

5 病虫害防治

泰半夏和决明子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叶斑病、轮纹病、病毒病和红天蛾等。根腐病: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喷雾或1%硫酸亚铁灌根;叶斑病:病原菌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以5―7月多发,危害叶片。初期产生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产生灰色霉状物,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雾;轮纹病:危害决明子茎、叶、果荚病斑近圆形,轮纹不明显,后期密生黑色小点,发病初期用40%灭菌丹400~500倍液喷雾;病毒病多在夏季发生,为全株性病害,发病时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的斑,使叶变为花叶状,叶片皱缩,卷曲,直至死亡,且地下块茎畸形瘦小,质地变劣,用15%病毒A稀释400倍液喷雾,或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喷雾;蚜虫苗期为害严重可用40%乐果2 000倍液喷雾;红天蛾用20%灭菊酯1 000倍液,或1.8%爱福丁乳油1 000倍液喷雾。

6 收获加工

采收时间对药材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影响,泰半夏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难以去皮干燥加工。泰半夏种子繁殖需2~4年,块茎繁殖和珠芽繁殖在当年或第2年采收,一般于夏秋季茎叶枯萎倒苗后采挖,块茎用水洗净泥土,及时除去外皮,于80 ℃的热水中烘炀后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决明子在秋分时逐渐成熟,采收过早影响品质,采收过晚,成熟种子掉落地上,影响产量。决明子应待荚果变成黄褐色时开始收获,将全株割下晒干,打出种子,去净杂质,即成药材。

7 参考文献

[1] 常庆涛,王越,戴永发,等.泰半夏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309-311.

[2] 尚文艳.决明子种植密度研究[J].北方园艺,2013(22):167-169.

[3] 王福泉,钱云,周美文,等.泰半夏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2,29(2):215,218.

[4] 韩学俭.决明子栽培与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2002(2):9.

上一篇:2014―邳州市车辐山镇森林防火应急预案 下一篇: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