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探讨

时间:2022-05-27 11:02:35

关于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探讨

摘要: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园林植物 空间营造 构景手法

植物景观在人化的第二自然中,已成为造景的主体,植物景观配置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环境景观的质量及艺术水平,因此,对运用植物材料来营造园林空间景观的探讨,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

1、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由植物材料形成的空间一般是指由地面、立面和顶面单独或者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性或暗示性的范围组合。这样的园林空间在地面上,以不同高度和各种类型的地被植物、矮灌木等来暗示空间边界。立面上则可通过树干、树冠的疏密和分枝的高度来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因此,合理利用植物丰富的造型与组合搭配,能够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

1.1开敞空间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称为开敞空间,它外向、无私密性。园林中由低矮植物营造的开敞空间气氛明快、开朗,常成为人们良好的游憩活动场所。由如茵的草坪,斑斓的花卉,矮小的灌木等植物材料营造的空间均能达到此种效果。

1.2半开敞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材料为主营造的半开敞空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指人的视线被四周植物的枝干等部分遮挡,人的视线透过稀疏的树干可到达远处的空间。另一种则是指空间开敞程度小,单方向,常用于一面需隐密性,而另—面需景观的环境中,在大型水体旁也很常用。这两种空间在形式上虽不完全相同,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二者都不是完全开敞,也没有完全闭合,身处其中,人的视线时而通透,时而受阻,富于变化。

1.3 封闭空间

由基面、竖向分隔面和覆盖面共同构成的林下空间,利用乔木树冠形成的覆盖面隔离向上的视线,同时林下灌木对视线的流动产生阻挡,人的视线四周均被植物所围合,形成视线的封闭,称为封闭空间,它无方向性,具有私密性、隔离性。

1.4 竖向空间

空间由基面和竖向分隔面构成,植物冠幅较窄,主要利用椭圆形、圆椎形、圆柱形的植物自身或与灌木结合,在竖向分隔面上封闭视线,形成竖向上的方向感,将人的视线导向空中。

1.5覆盖空间

指由树冠浓密的遮荫乔木构成的顶面被覆盖,而立面为空透的空间,能带给人较强的归属感。同时由于树冠的厚度和质感不同,能产生不同的遮荫效果,为人们创造舒适的游憩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植物营造的覆盖空间与许多由园林建筑营造的顶面覆盖,四周开敞的空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果抛开具体的形象、质感等方面的区别不谈,那么它们带给人的空间感受则是较为类似的。

2、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植物景观空间即要在具有实用属性的同时还要赋予它美的属性。多样统一是形成美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原则。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多样统一通过简洁、多样、均衡、强调、秩序和比例6 个因素对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合理选择、组织,而得以体现。

2.1简洁

简洁是表现美的条件之一,简洁的线形、形状总是比复杂的更具有吸引力。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重复。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来体现。具有相同的形态或质感或色彩的不同植物可以通过这一特征的重复统一整个植物空间,既单纯同时又不乏变化。植物形态的重复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宁静感,并形成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个空间中可以有各种特征完全一致的植物的重复,一般在形成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空间中运用较多,这种景观十分单纯,没有变化,过长会令人感到单调。另外,在设计中更多可以采取植物组群重复的手法,或者使每一组植物组群的1/ 3 与相邻的组相同,这种重复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或确定重复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至少有一种是具有变化的,这样使得组群、空间之间都有了联系,形成了统一。

2.2多样

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平淡单调,利用多样性则可以控制过多的重复,引发人们的兴趣。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同样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变化来体现。但应注意,多样性的体现并不是将所有无关紧要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过多的变化只会导致混乱,而应在具有一种控制性的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之后进行变化。这种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用于调整构图的植物称为重点植物,实际上无论植物空间中哪种视觉要素发生了变化,多样性都产生了。

2.3 强调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强调打破了植物材料的秩序和模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控制空间构图。植物景观中强调作用通常由主景植物来实现。主景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形态、色彩或质感在该植物群体中是否足够突出。对于形态来说,在一个群体中若有一种植物具有对比形态或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将会在群落中凸显出来。质感亦是如此,如果在植物景观中的控制性植物模式的质感为细质,则利用粗质或中性质感的植物即可创造强调效果,反之亦然。同样,利用色彩冲突很容易在植物秩序中获得突出的色彩变化从而牢牢吸引游人的视线。在植物空间构图中,植物间距的差异亦可形成强调。植物按一定间距种植形成秩序,直到间距发生变化,这时变化的植物将很容易被看到,而形成强调。另外,利用线形植物引导视线,视线的终点亦可形成一个焦点。

2.4均衡

在植物景观构图中,首先要确定均衡中心。作为均衡中心的植物景观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构图的散漫和混乱。均衡也体现在景深方面。必须保持视线中前景、中景和背景植物的均衡。如果缺少了前景或背景,空间就没有了层次,画面的均衡就无从谈起。另外,前景与背景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处理应相对平淡一些,从而突出中景植物,形成均衡感。

2.5 比例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比例适度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所看到的物体上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形象联系来加以比较。合宜的尺度,使人亲切,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对于比例的研究自古就有,其中比较典型的美的比例包括黄金比、平方根矩形,它对于形成形式优美的构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植物景观平面、立面的比例研究中,发现其中也蕴涵着典型的比例关系。因此在植物空间设计中要注重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群落之间的比例关系,使植物空间景观尺度得体合宜。

3、小结

总之,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现代园林中,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只有重视植物材料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合理配置,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士壬,石锐金.居住区园林绿化美化的构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2,(2).

[2]段丽倩.试论园林植物配置与养护管理[J].化工之友,2007,(3).

上一篇:山楂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及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