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山文化遗产的历史调研与旅游现状分析

时间:2022-05-27 07:25:41

真佛山文化遗产的历史调研与旅游现状分析

真佛山的寺庙及牌坊等建筑古朴大气,建筑上的雕刻、绘画极其传神,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绘画和书法研究价值,对联立意深刻多样,充分体现了真佛山“三教合一”特色。近期开发且多有争议的景区问道苑、访儒阁、爱情石等建筑虽雄伟高大、精美绝伦,但被暂且搁置,批评者多因其缺乏历史根据,没有历史渊源,强行附会“三教合一”的宗教与信仰认为其不伦不类,败坏真佛山整体形象。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真佛山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显示了真佛山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研究、继承、开发、发展、应用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陋室铭有文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佛山就是这样一座有山有水、有“神仙”、有“龙”的历史文化名山。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成为享誉遐迩的风景丛林和旅游胜地,尤其是德化寺这座处于名山的百年古刹,具有鲜明的“三教合一”宗教特色,宗教文化积淀极其丰厚,成为川东北最具影响的冥思古刹。蒋佛爷祠堂,张扬着传统的家族家祠文化。玉佛寺,为川东一带唯一的“二僧”庙,全国罕见。真佛山的寺庙及牌坊等建筑古朴大气,建筑上的雕刻、绘画极其传神,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绘画和书法研究价值,对联立意深刻多样,充分体现了真佛山“三教合一”特色。近期开发且多有争议的景区问道苑、访儒阁、爱情石等建筑虽雄伟高大、精美绝伦,但被暂且搁置,批评者多因其缺乏历史根据,没有历史渊源,强行附会“三教合一”的宗教与信仰认为其不伦不类,败坏真佛山整体形象。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真佛山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显示了真佛山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研究、继承、开发、发展、应用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有效的科学探索与合理的旅游开发之路上,对真佛山的文化遗产展开历史调研显得意义十分重大。真佛山旅游开发实践表明,只有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科学性、继承性等文本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风景和历史文化的需求者,价值越高,吸引力越人,从而带动福善地区旅游业的发达,推动福善经济更上新台阶,这也是遗产的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系统效应。

一、佛、道、儒三教共存的历史演义

据《达县志》载,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始建关帝庙(即现“文武殿”所处位置)。道光六年(1826年),景市岩峰沟人蒋成寿在此落发修行,顺应唐宋以降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大趋势,开“忠孝善”法门,创“青云派”,开始弘扬佛法和收徒传道。道光九年(1829年),绥定知府(今达州市)孙益廷题“真佛山”三字匾额悬挂于山门,随后僧众和信徒将关帝庙改名为“德化寺”。以儒道教的“忠孝”为主线,把佛教的向善、儒家伦理文化对世俗血缘亲情的主张、道教的崇尚自然等文化精髓思想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孝、善、忠、仁、义、礼、信”等三教合一的理论根据及信念源泉,把佛教《达摩血脉论》的宗旨“三界混起,同归一心”的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形成独特的三教合一的自传体系和完备的组织体系,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特殊宗教思维范式,其弘扬的孝、善法门,在宗教界的影响不断扩大。其经典文献有《六十真言》、《西衲经》、《佛说慈悲经》,全部用浅显韵语写成,融孝善思想于佛理之中,主要以佛教信仰和神话渲染的方式,记述“青云派”佛教创教经过,宣扬孝善思想,劝人自净其心,从善弃恶,严守教戒;强调只有忏悔免罪、洁身净口、孝顺父母才能能获得儒释道三教神灵的指引,增寿延福,获得正道,具有宗教的出世性与伦理的入世性等双重特征。

现如今景区核心区主要包括德化寺、玉佛寺、访儒阁、问道苑、蒋佛爷祠堂、燕虎则烈士墓、佛缘广场等,总数多达40余个。德化寺所供神灵儒释道杂糅,处于“佛中有道、佛中有儒”的状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佛教寺庙,正如《佛说慈悲经》中最后一句“儒释道德众像多,普同供养都落坐”,体现了三教同奉的特点,揭示了真佛山在神灵供奉上以儒家宗法信仰和孝善观念为核心,糅合佛道两教神灵形象,并将世俗人物神化的民俗信仰格局。问道苑、访儒阁集中展示道家和儒家文化精髓,与德化寺一道组成“三教文化体验区”。蒋佛爷祠堂是德化寺开山祖师德化和尚蒋佛爷的家祠,全方位展示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家祠文化。玉佛寺是真佛山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距核心景区约4公里,是德化寺开山祖师德化和尚出生之地和墓藏之地,寺内两座墓塔国内罕见,高者20层,高42米多,是蒋佛爷的肉身塔。低者18层,高31米多,是其大徒弟的陵墓,两塔建筑雕刻精湛绝伦。真佛山三殿建筑,是川东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寺庙,建筑艺术、建筑风格,以及寺内的雕塑艺术,都是川东地区绝无仅有的,是一座艺术宝库。在全川的寺庙中,也是建筑艺术最特别的寺庙之一。

二、真佛山的旅游现状分析

据在2012-2013年度五一和国庆旅游旺季期间对真佛山的游人人数变化情况调研显示,去真佛山旅游的本市人多,外市人少;生游客多,回头游客少;散游客多,组团游客少;烧香的游客多,观光的游客少;游览时间的季节性强,缺乏可供长年游览的项目。大多游者感觉除烧香之外,可供游览、休闲、洗浴、嬉戏、娱乐的地方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游览的配套设施了。政府对真佛山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停留于观光旅游、寻踪揽胜的层面,对宗教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开发层次较低,缺乏专业的开发眼光,没有形成有影响的特色产品。此种局面造成了真佛山旅游开发三方面的困境:

第一,旅游开发中存在封建迷信项目占多数。德化寺各个殿中及门前全都供奉香炉蜡台,有的大殿甚至在正殿及左右偏殿都供奉有神灵,供游人参拜神佛,香案正前方无一例外都设有功德箱,在香烟缭绕之中,静静地立着,颇有一副冷眼看众生的神佛之相。正殿旁还设有抽签算卦的用具以及能说会道的占卜僧人,助虔诚者询问解疑自身的前世今生。虽说这是寺庙的特色,但建设太多就有点过犹不及,泛滥成灾了,让游人感觉沉闷呆板,单调乏味,影响游人兴致,导致非信教游客逗留时间短,回游率低。德化寺门前修建的“孝善梯”长大60余米,两侧石栏上雕刻了前世今生因果关系的宗教说教,一些因果关系的宗教说教封建迷信性强,消极愚昧,尤其对个别身体、生理或者心理存在缺陷的游人有歧视、不尊和嘲讽之嫌疑,令游人观赏时心情不爽,产生懊恼之情绪。究其原因,真佛山旅游开发中宣扬的“三教合一”文化或者“孝善文化”未能客观准确反映真佛山的本质属性,只是停留在烧香拜佛层面,从结果上宣扬真佛山的宗教义理,未能对真佛山的宗教旅游开发给予本质性的明确肯定。

第二,旅游开发之中存在旅游配套设施不全,缺乏旅游文化情景体验休闲项目。真佛山庙会期间积极吸引川东北附近区县及周边省市各阶层的人士积极参与,往往数万人云集真佛山烧香还愿、祈神拜佛、观看热闹、旅游观光。庙会后,人走茶凉,门前罗雀。平时游览真佛山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完全可以搞定,其项目仅有还板凳愿、喝“圣水”、摸“福”字、拴树腰等地方宗教民俗活动可以常年不衰的举办,像唱戏、杂耍等民俗活动时间性强,仅仅是庙会时才有的,平时几乎看不到,甚至在十一国庆节的时候也没有。真佛山旅游开发者应关注现代游客对旅游的多元化需求,利用宗教仪式、宗教杂技、庙会文化、川东民俗等反映川东居民经济、娱乐生活、重要风俗的传统元素,创设具有川东文化内涵、特色及品位的互动式、旅游文化情景体验项目来吸引游客,这种项目的开发对旅游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延续庙会的影响,提高旅游的文化品味,增加旅游的情趣。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川东民俗和民风,体验川东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增进对四川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真佛山缺乏白天可以集购物、游览、美食、娱乐为一体的休闲体验项目。夜间可供游人们洗浴、娱乐、美食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这段时间是人们休闲频率最高的闲暇时段,真佛山本身存在开发晚间休闲娱乐的良好条件,如日月湖的夜景如若开发出来,将十分靓丽,这种景象资源在其他城市十分稀缺的。

第三,景区设置太过呆板,牵强附会得多。依托真佛山的影响,将“三教合一”进行机械化和功利化的理解,强行附会“三教合一”的建筑与信仰布局,花费巨额资金打造了的体现道家文化的问道苑和体现儒家文化的访儒阁景区。进景区一看,仅仅是修建了几处房子,挂了一副门牌和几副门联,里面弄了几处神灵塑像,问道苑门外地板砖被铺成“”阴阳八卦图案;山门外景观标识“三教合一”的徽标等设计缺乏历史感和人文内涵,有生搬硬套之感,也没有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互动项目及相关的旅游辅助设施;寺庙内香炉包新雕刻的二十四忠孝图及图文解说的等有糅合道教太极图、寿字、及佛教成“”字样的装饰纹设计,虽在风格设计方面有所突破,但给人的感觉是“新瓶装旧酒”,太过牵强附会。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让人感觉不伦不类,愚昧不化,有碍观瞻,浅陋庸俗,反映出真佛山景区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僵化、呆板、庸俗和浅陋的不足,难以充分扩大宣传的空间,对游客的吸引力微乎其微,这也是游客回游率低的主要因素。

第四,景区的游览路线太过单一。景区游览只有两条路线,一种是坐游览车,另一种是爬山,两种线路之间没有交叉,一旦选择了,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不能换乘。坐游览车上山,速度快,省时省力,10多分钟就能到达山顶,但沿途不能停息,优美的风景瞬间流过,没有时间慢慢品赏,更没有办法拍照。自己走路游览,登山的路程相当的长且陡峭,速度慢,费时费力,不安全。到达山顶往往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够上山,这种方式只适合身体好、体力好的年轻人游览,但沿途可以慢慢的欣赏风景,拍出自己喜欢的照片。尤其结伴或者组团旅游,更是可以边走边玩边欣赏边交流,边拍照片,相互评点风景照的独特之处,点评游玩项目与其他地方类似项目的不同之处,具有怎样独到的趣味性及娱乐性。

第五,缺乏对文物及古建筑保护性开发意识。真佛山整个景区应提高文物保护责任意识,加大对寺庙等古建筑及古画、古书法真迹等文物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措施,没有对古建筑和古文物进行研究性开发,在修缮的过程中往往造成或“破坏性建设”或“建设性破坏”。如蒋佛爷祠堂的修缮,是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的结合,基本体现不到当时的建筑原貌,里面的家具摆设也是如此。令许多名流大家到此观景揽胜后多会留下大量或言志舒怀,或情寄翰墨,或兴寓诗书,或触景生情,或借物舒怀的诗词、对联等题咏及字画真品,但在游览风景名胜过程之中并没有见到。我认为坚持对古建筑和古文物进行修缮的同时,坚持保留古建筑和文物本体的原始风貌和特性,坚决制止修缮过程中对古建筑和古文物的任意改动和破坏,尽可能多的保留古建筑和古文物的历史性的元信息。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上一篇: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综述 下一篇:兰州市旅游业发展前景分析